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提升策略探析
2020-02-07杨有禄
杨有禄
摘 要:相较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来说,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在教学难度、目标要求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不能快速适应这些变化,久而久之,就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伐,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甚至对课堂产生排斥心理。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是初中必修的基础学科,有很强的理论逻辑性,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较死板,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枯燥复杂。因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效率不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一
数学学科有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应用性特征。在初中数学课程中,部分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快速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直截了当地展开教学,教学方法单调老套、缺乏新意,大多是灌输式教学[1]。此类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
(二)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
虽然新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分数仍然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这种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评价学生的行为,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会在无意间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所以非常不可取。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经历、实际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2]。
(三)师生关系不和谐
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数学课堂效率低的又一原因。鉴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大部分初中生的数学成绩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不太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严加管教,课堂氛围紧张、压抑。当课堂学习中存在困惑时,学生出于种种顾虑不敢提问,不懂装懂,结果考试成绩不理想。之后教师继续加强管理,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师生之间产生距离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意识的。在学习中,学生应自主学习,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情绪,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低落,就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从消极的状态中走出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以提高教学效率。總的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
(二)明确教学目标,强化重点,突出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每节课都要有教学目标。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堂中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顺利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师对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将会达到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学习效果的预期。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进行教学就有了方向。教学重难点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外的、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困难的教学内容。只有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针对重难点内容重点分析,让学生着重学习,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有重要作用。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改变传统僵化、固定的教学模式,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灵活可行的教学方案。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扩充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巧妙将数学中的抽象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后,做到因材施教,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由发展,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展开分层教学;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思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四)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数学思维
要学好数学,就要有发散性的数学思维。数学学科的解题原则是在掌握基础知识原理的前提下“以不变应万变”。但有的学生只是单纯地理解了基础知识,离开课本就不会做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首先,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全面、周密地思考问题,时刻保持思路清晰。其次,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安排反例,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形式多样的题型看到背后的数学信息,从而认真细心审题,反复思考,多次分析,最终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最后,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思路解决问题,在解题过程中,杜绝产生思维惰性,要求学生勇于打破常规解题思维,灵活变通思路,从而培养发散性数学思维。
三、结语
数学作为一门主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有重要地位。就初中数学来说,教师要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教育理念,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