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 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探究

2020-02-05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型协作高中语文

◎ 秦 岭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用“互联网+”推动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面对着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化时代的来临,以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等为代表的在线学习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学习理念(即“混合式学习”)已经被人们所认同。笔者所在的项目组于“基于SPOC 与在线合作学习的高中语文探究”课题中提出:对于高中语文学科,要实现基于SPOC 的高中语文混合式学习,教师需要关注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四个问题:①教学以知识性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拓展,形式单一;②学生对单纯观摩微课缺乏兴趣,参与热情不高;③教师对在线学习应用模式认识不足,缺乏相关教学指导经验;④学习平台无法满足师生学习社交的需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将问题聚焦为混合式学习的两大实施难题:一是突破教师对于混合式学习的认知局限,将混合式学习融入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检测评价之中;二是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混合式学习作为学习理念而非仅仅是学习方法应用在日常学习之中,注重发挥混合式学习理念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渗透影响,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项目组认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相关的信息技术,更需要的是师生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对教与学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师依据学科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设计与学习流程管理指导。

鉴于此,我们立足SPOC 平台,探究符合高中语文教学需求的、基于信息化智慧教育环境支持下的日常混合学习模式,并将之系统化、规范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教育应用案例。

二、SPOC 平台概况与混合式学习内涵更新

(一) SPOC 平台概况

SPOC 模式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相较于MOOC模式,SPOC 模式更强调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与组织管理,更适合大中学教学的实际需求。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与企业参与开发SPOC 平台。在此我们以Enrichist 学习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作为研究实践的基础平台。该平台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设计,采用Web App 的模式,支持接入微信等社交媒体,提供在线微视频播放、文本阅读、资料分享、点评讨论、作业测试和协作备课等SPOC 平台功能,适合中小规模课堂的混合式学习需求。

利用平台,教学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在课前预习,教师提供或制作教学视频材料线上发布给学生观看学习,学生观看后完成自测等预习作业;在实体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后巩固中,教师依据学情,调整课程进度,补充教学资料供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或补缺补差学习的需要。

(二)混合式学习的内涵更新

过往研究主要聚焦学习方式的简单混合,仅将线上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用以完成课前预习与课后检验。而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接受了系姆(Harasim)的“在线协作学习原理”(Online-Collaborative Learning,OCL),认识到混合式学习应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组织策略,是教师依托SPOC 等信息化环境对于课程学习全过程的设计重构。教师应运用SPOC 等教学信息化手段来指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打破传统课堂学习模式的时空束缚,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因此,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应更新为:混合式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师生共同参与构建的学习模式。这里的混合关键点在于对课型混合式学习属性的区分和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

三、课型混合式学习属性与课型设计举例

(一)对于课型的认知与分类

课的类型,简称课型。对于课型的理解,我们可以认为它既是指课的类型(即指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或按一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来划分课的类别),又是指课的模型(即对各种类型的课在教学观、教学策略、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型或模式)。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基于教学内容的课型分类,我们将语文课型分为六大类,即“阅读鉴赏”“语法语用”“归纳整理”“习题解析”“写作表达”“评价分析”。

(二)高中语文不同课型的信息化属性特征

在基于课程内容的课型分类实践中,我们观察到不同课型对于信息化的需求程度也存在差异:“阅读鉴赏”课型中对文本背景知识介绍类微视频的需求,明显大于“写作表达”课型中对写作技巧微视频的需求;而“习题解析”课型中对微课讲解的需求,明显超过“评价分析”课型中对评价方式介绍的微课需求。又如“归纳整理”课型中的互动交流需求明显不及其他课型;而“评价分析”课型中,学生的小组合作意愿相较个人学习意愿更强烈。

鉴于此,我们以“在线媒体学习”“自主选择学习”与“互动交流分享”作为属性特征,依照不同课型所表现出的属性强弱,对高中语文课型的信息化属性整理如下(见表1)。

表1 高中语文不同课型的信息化属性

(三) 基于Enrichist 平台的SPOC 混合式学习案例

高中语文教学接入融合慕课、SPOC、在线合作学习等线上学习方式,但“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改变。教学手段的应用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和丰富教学活动,而并非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线上学习方式的引入是对现有语文教学手段的丰富和拓展,不能忘记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应根据课型的信息属性特征进行活动设计,按需而用。

依据语文教学中课型信息化属性的认识,我们于2016 年9 月利用Enrichist 平台开设“高中语文混合式学习”研究专题,从语文教学的实践出发,探索不同课型下应用SPOC 与在线合作的模式,以教学实例分析不同课型下运用的线上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

1.“阅读鉴赏”课型的应用形式与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讲读课”和“精读课”是“阅读鉴赏”课型的典型代表,“鉴赏工具习得”作为该课型的教学重难点。结合课型信息化属性中对在线媒体学习的较强需求,我们通过SPOC 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并自测的方式,解决“文学常识讲解”中教师讲解内容有限与“鉴赏工具习得”中学生掌握水平不一的难题。以《老王》教学为例,如图1 所示。

图1 《老王》教学设计

2.“语法语用”课型的应用形式与案例分析

文言文语法专题学习与语用表述专题学习是“语法语用”课型的典型代表,结合课型信息化属性中所注重的“在线媒体学习”与“自主选择学习”的特点,我们以教师线下集中讲解知识框架与学生线上利用SPOC 进行自主学习评测相结合。以“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专项学习为例,如图2 所示。

图2 “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教学设计

3.“归纳整理”课型的应用形式与案例分析

复习课是“归纳整理”课型的典型代表,以训练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并构建完善知识架构为主要教学目的。结合 “自主选择学习”与“互动教学分享”的特点,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点归纳整理能力,以小组文档协作方式撰写学习报告、共享学习成果。以“修辞手法表达效果鉴赏”专题学习为例,如图3 所示。

图3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鉴赏”的教学设计

4.“习题解析”课型的应用形式与案例分析

考后的习题讲评课与高三文体复习专题的练习讲评课是“习题解析”课型的典型代表,教学中关注如何针对学生习题错误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依照 “在线媒体学习”“自主选择学习”与“互动交流分享”的课程信息化属性特点,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我们将课堂学习分成三个板块:教师精讲典型习题、学生同伴辅导以及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以“议论类文体习题评讲”教学为例,如图4 所示。

图4 “议论类文体习题评讲”教学设计

5.“写作表达”课型的应用形式与案例分析

写作指导课、口语表达指导课是“写作表达”课型的主要形式。结合课型注重互动交流分享的信息化属性特点,我们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利用文档协作与微视频制作等方式呈现小组学习成果,形成读写联动,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效果。以“议论文写作中例证的有效运用”教学为例,如图5 所示。

图5 “议论文写作中例证的有效运用”教学设计

6.“评价分析”课型的应用形式与案例分析

主题阅读、读写结合学习专题为代表的“评价分析”课型具有极强的互动交流分享属性特征,因而我们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结合学习平台提供的数字阅读器提供的数字笔记与协作编辑功能进行线上合作交流,形成小组学习报告,并利用课堂进行交流分享。以“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主题阅读”教学为例,如图6所示。

图6 “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四、混合式学习中的协作模式与管理策略

(一) 混合式学习中的角色认识

如前所述,混合式学习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涵盖教学环境布置、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成果评价和教育技术支持等整个学习行为过程,因而我们需要改变传统学习行为研究中教授者、学习者这样二元角色认识,应该根据不同课型的混合式学习特点将学习行为中的角色进一步细分为讲授者、聆听者、自学者、发起者、协作者和技术支持者等。

在此,教师突破“主讲者”的定位,更多承担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的角色要突破“听讲人”的角色,可以利用SPOC 平台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学习内容,成为学科知识的“选择者”,甚至成为知识点的“讲解者”。同时,学习角色细分也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依据混合式学习中不同的学习角色要求组织学习活动。

(二) 混合式学习中的小组协作特点

混合式学习中的小组协作,其协作驱动力来自教师依据课型设计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中的学习任务(群)要求。

在小组协作活动中,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个体之间通过在线社交的方式进行对话、商讨、争论,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

在这一模式中,可视化的文档协作与标签化的讨论分享是小组协作学习的关键。我们借助Enrichist 平台提供的多人文档协作编辑器,鼓励学生通过“一键分享”或“成员提示”等方式进行文档阅读与编辑交流,教师则可以通过“划词评论” “话题管理”等方式及时引导管控学生的协作学习过程。同时,所有在线讨论的内容与文档都支持“话题标签”与“成员提示”等功能,并支持导出分享,便于打印后在课堂进行交流与指导。

(三)混合式学习的管理策略

根据对混合式学习角色认识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特点,我们提出以下五项混合式学习的管理策略。

(1)针对课型特点,灵活配置教学组织方式。

(2)依托学程数据分析,做好过程性学习资源的二次开发。

(3)引入标签化管理,明确混合式学习操作流程。

(4)创新评价方式,综合小组项目与个人成绩。

(5)倡导“生活化”学习,强化学习过程的仪式感。

五、成效与反思

(一) 研究成效

我们从2016 年起采用Enrichist 平台开展混合式学习研究,截至2019 年5 月,先后有超过200 名师生参与使用。现有83 名学生自2018 年9 月参与“2019 届高中语文混合式学习”研究实践项目以来,累计完成263 个课件学习,在线互动近3000 次,在线学习超过71 小时。

(二) 反思

在基于SPOC 混合式语文学习研究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决定基础教育中混合式学习成败的关键是人,技术方案或学习平台则是工具;而依据学科基本教学要求,针对课型信息化属性设计的应用方案以及有效的学程教学管理才是学生学习能力与成绩显著提升的秘诀。

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乃至教育技术企业意识到教育信息化中“拿来主义”的危害,类似这样依据课型、学情特点自行整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方案或是企业提供SAAS 定制服务的项目不断涌现,加之云端化教育平台部署,物联网支持下的纸笔互动、VR、AR 等技术的不断迭代创新,相信混合式学习会成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

猜你喜欢

课型协作高中语文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协作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