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学习能力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2020-02-04徐伟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培养

徐伟伟

【内容摘要】目前,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我国的航空航天、医疗卫生、教育教学、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不仅提升了生产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国民经济的持续正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成为高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课堂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眼点,不断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模式、转换教学思路,让学生熟练掌握多种类型的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培养  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的技术类型较多,技术原理较为复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逐层递进的方式渗透信息技术知识,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思维导图,夯实基础

思维导图是信息技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围绕着一个关键词组,这个词组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以这个词组为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个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点又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中心主题,并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学生可以通过树枝状的立体结构清晰直观的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①。在教学课堂,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基础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对夯实信息技术基础,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大有帮助。

比如在学到《信息技术及其影响》的单元知识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主要类型,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将信息技术作为第一层的中心主题,围绕着这一主题可以分散出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四个连结点,而这四个连结点又可以成为新的中心主题,由计算机技术延伸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以及计算机组装技术,由通信技术延伸出数字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微波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由微电子技术延伸出半导体制造技术、模拟电路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由传感技术延伸出信号预处理技术、后置处理技术、信号诊断技术等。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信息技术类型,进而为后续学习更加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二、激发兴趣,游戏教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信息技术知识,设置一些小游戏或者小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网络基础知识”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课堂小游戏,首先选择5~8名学生代表来到讲台前,然后,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成语展现在第一名学生面前,此时,其他学生背对着第一名学生,看不到字牌上面的成语内容,接下来,第一名学生利用肢体语言,将成语内容表演给第二名学生,依此类推,当轮到最后一名学生时,根据前一名学生肢体语言回答出成语内容。通过这个小游戏,能够将学生快速带入到课堂教学氛围,同时向学生讲述,其实这些同学之间构成了一个信息传递网络,借助于网络能够将信息内容由第一名学生迅速传输至最后一名学生,最后,处于终端系统的学生将初始信息内容用语言表述出来。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

三、自主实践,能力提升

如何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知识,以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師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在新课程改革方案贯彻实施以来,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仅仅只掌握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当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实物教学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自主实践、自行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实践当中,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原理、基本概念以及应用领域,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讲到计算机技术中“如何制作flash动画”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置学生的自主操作环节,事先提出一个实践课题。比如学生可以自行制作一个“运动员跑步”时的动画视频,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述视频制作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运动员在奔跑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落地的时间,而是依靠于单脚的力量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由于跑步时的速度比较快,因此,时间的精准把握尤为重要。只有掌握住动画的时间与跑步的规律,才能设计出流畅的动作。一般情况下,正常人跑一个半步大概用时半秒,如果转换成“帧”,大约是10帧左右,跑一个完步的时间大约18桢左右。但是,为了突显动画效果,在制作时,尽量按照惯例,将跑步动作设置成25帧。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与摸索,能够慢慢找到设计灵感,进而设计出优美的跑步画面。

四、行业观摩,意识培养

目前,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全面推广与应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始终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采取理论讲述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点,合理选择相对应的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行业,并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观摩和体验,使学生能够感知到信息技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的诸多便利。

比如在学到“大数据技术”的知识点时,学生对大数据的概念较为模糊,为了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当地的图书馆,对图书馆当中数据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进行观摩,让学生清晰直观的了解到整个操作过程,进而对大数据的概念产生深刻认知。比如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资源数据库,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系统的检索功能,输入一个“科学知识”的关键词组,此时,终端操作屏幕上面就会显示出诸多以“科学知识”为主题的相关书籍名目,通过这一操作,学生对海量的图书数据以及大数据技术有了进一步了解,为学好大数据技术打下坚实基础②。这种方法不但针对性强,而教学实效性好,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一条有效路径。

五、资料收集,知识累积

信息技术属于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应用技术,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且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如果仅仅依靠于课本知识远远不够,因为教材当中涉及到的信息技术有限,篇幅较短,包括的范围较窄。所以,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多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并将每一项创新技术记录下来,为后续学好信息技术学科做好铺垫。

在学到“人工智能”的知识点时,学生借助于互联网,查找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的应用案例,比如对于汽车制造行业来说,一些零部件的制造以及安装过程,都需要借助于智能机器人来完成。2012年10月,多伦多大学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在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ILSVCR)中实现了16%的错误率。比前一年的最佳水平(25%)有了明显提高。再比如2016年3月,谷歌DeepMind研发的AlphaGo在围棋人机大战中击败韩国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同时,在2017年又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提升学习能力积累了更多的重要素材。

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既是信息时代也是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期,因此,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借助于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复杂的信息技术类型,为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助力添薪。

【注释】

① 耿有周. 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J]. 情感读本,2019(36):51.

② 陈国军.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讨[J]. 软件(电子版),2019(10):48.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