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创造性思维》中日编译指谬

2020-02-03潘国欣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误译教材编写翻译

潘国欣

摘要:本文以初中语文课文《谈创造性思维》(原名《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角度考索文本的源流:美国作者罗迦的著作《当头棒喝:如何激发创造力》是原本,经日本作家节译改编、中国学者转译修改后进入我国教材;对英、日、中不同版本的异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现有课文所存在的论点不明、思路混乱、论证不严、用语不当等问题,并非源自原著,而是由日语、中文编译谬误导致。

关键词:《谈创造性思维》;教材编写;翻译;误译

教材编写中,外国作品的文献来源要明晰,文本翻译要严谨,课文改编要合理,但个别课文的现状还不如人意。统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课《谈创造性思维》就存在比较严重的文献来源不明、编译失误等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深入研究,明源流,正谬误,为修订课文提供参考。

一、课文文本源流考索

《谈创造性思维》被编入初中语文课本始于2001年,见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与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原标题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至2018年被编入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标题改为今名。三套教材都标注本文的来源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中外母语教材选粹》,原作者为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中译者为郭常义、胡晓丁。

笔者发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出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日本语文教材选粹”部分,文章并非直接译自罗迦的英语原本,而是从日本小说家城山三郎的日语译本转译而成。据《中外母语教材选粹》编者介绍,《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物事の正解は一つだけではない)作为新课文,于1992年第一次进入日本教材,编在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初中《国语2》第1单元“讲求学习方法”第3课。那么,作为课文的城山三郎日译本出自罗迦·费·因格的哪本著作呢?笔者查考日本教材《国语2》发现,课文是城山三郎专门为教材编写的,依据是罗迦·费·因格的英语著作《当头棒喝》的部分内容。

罗迦·费·因格的著作《当头棒喝:如何激发创造力》于1983年由纽约华纳书局出版,是一本倡导“创造性思考”的全球畅销书,2008年已发行至第25版,至少有黄宏义、孔京京、范文毅等三种中文全译本。全书内容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言:打开心智枷锁”,篇幅虽短,内容却很重要:作者对“为什么要创新”“什么是创造性思考”与“有哪些妨碍创新的心智枷锁”这三个核心问题作出了精要的回答;第二部分包括10个章节,即10个心智枷锁,作者逐一阐述打开以上心智枷锁的重要意义与可行办法,帮助读者激发创造力;第三部分包括一份学习评价表、一套创意小测试和“最后一棒”,作者希望读者能学以致用,既能在思维中产生新点子,又能在行动上实践创新。城山三郎节选原著以编写课文的篇幅约相当于全书内容的二十分之一,节译改编情况如下:

1.节译:课文第1至4段对应原著《当头棒喝》第二部分“1.正确答案”章节的一部分。改编:原著中的图形选择题共有5个图形,因为第5个图形属于非欧几里德几何的范畴,对于一般初中学生来说不易理解,所以被译者删去。

2.节译:课文第5至9段对应原著第一部分“何谓‘创造性思考” 章节的一部分。改编:第5段第1句“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是译者增加的,这是由于译者改变了原著的章节顺序。译者要从“正确答案”重新回到“何谓‘创造性思考”的话题,就需要这一句作为过渡。另外,第9段开头“有人是这样回答的”中的“有人”其实对应原著的“以富创意知名的阿利·加加诺广告公司创办人卡尔·阿利”,因日本学生对此不熟悉而用“有人”替代。

3.节译:课文第10至14段对应原著第二部分“10.我没有创造力” 章节的一部分。改编:第10段第1句“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译者增加的,这同样是由于译者改变了原著的章节顺序。译者要从“何谓‘创造性思考”连接到“我没有创造力”的话题,就需要这一句作为过渡。

二、日譯节选改编指谬

由上述考索可见,课文《谈创造性思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经过日译者的节选改编而成的,与英语原著的内容有较大差异;中译本是根据日译本转译而成,完全保留了日译本的原貌。中译本课文长期引起在读学生、一线教师和大学学者的争议,其谬误其实始于日译本,笔者尝试就此加以指正。

(一)日译本漏译导致论点不明

学界对《谈创造性思维》的中心论点有争议,主要分为三种看法:1.原标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即论点;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3.“努力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查英语原著《当头棒喝》,统摄全书的论点在作者序言中已经摆明:“make you more creative”(让你更具创造力),同时也体现在副标题中:“to unlock your mind for innovation”(解放你的思想来创新)。这个中心论点对日译本课文依然适用,但很可惜,日译者城山三郎却没有直接编译原著的中心论点,导致了学生、教师、学者的长期困惑。据此,以“努力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为课文的中心论点,可以成为确论。

(二)日译本改编导致思路混乱

南开大学徐江教授指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存在思路混乱的问题:课文第1至4段是谈“为什么”;第5段是过渡,第6到13段是谈“怎么办”;第14段是结论,比较明显地出现论点“是什么”。这样一种写作思路不符合典型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文本构建模式。

笔者查英语原著,发现其写作思路是比较清晰和规范的。就全书而言,第一部分对“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论述既简洁又完整:1.先谈创造性思维“是什么”——所见对象相同,“想法与众不同”;2.再谈 “为什么”要创新:原因一是旧方法不可行,不得不创新;原因二是有人喜欢通过创新来寻求乐趣;3.最后谈要更有创造力可以“怎么办”:要激发创造力,就要打开10个心智枷锁。就讨论每一个心智枷锁的章节而言,作者的思路也很常规,基本上按照以下模式来论述:1.先提出这一章节所谈的心智枷锁“是什么”,它使人们有什么表现;2.再分析“为什么”要打开这个心智枷锁,打开它之后会产生什么好处;3.最后提供各种有针对性的诀窍,告诉大家打开心智枷锁要“怎么办”。

日译本课文只是节选了全书的3个章节,而且重新调整了原著内容的先后顺序,以致出现了徐江教授所指出的思路混乱问题。笔者建议统编教材编者在修订中译本课文时,重新查考英语原著,尊重作者的原意,按正常顺序进行编译。

(三)日译本增译导致偏离原意

课文第1段图形题的设问是:“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性质”的提法很含糊,并没有说清是对称性、完整性还是组成特性,这让学生产生疑惑。

查英语原著,设问则更含糊:“挑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连“性质”这个词也没出现。笔者联系原著第二部分“5.避免模棱两可”的内容后发现,这种含糊设问并非因为作者用语不慎,而是他刻意为之。在这一章中,作者认为:“不明确的语句可能会引起沟通上的困难,使大多数人都学会‘避免模棱两可。这个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很重要,它可避免由一连串误会引起的严重错误。……(但是,)在创意的萌芽时期,指示过于明确,可能使想象力无由发挥。……(因此,)给予别人一个可用创造性方法解答的问题时,请以模棱两可的态度表示,使其想象力不会受限。”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确会对这个模棱两可的问题作出各种不同选择,因而比较容易接受“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让作者的意图得以顺利实现。因此,日译本课文加上“性质”一词是没有必要的。

(四)日译本因过度解读而增译

徐江教授认为课文第14段除了最后一句,其余句子都是重复多余的,应删去;部编教材编者则认为此段是“归纳全文,指出拥有创造力所需的诸多要素”。笔者发现,此段前半部分“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是日译者增译的。

此外,英语原著并没有出现“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个过于绝对的判断。作者在第二部分“10.我没有创造力”的章节中要表达的想法是:人类的思想世界与行为世界是交互重叠的,如果一个人所拥有的某种意愿特别强烈,这种意愿就极有可能成为现实。根据这个理论,一个人越是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他就越容易产生新创意;一个人越是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他就越难想出新点子。日译者对此进行了过度解读,从而增译了过于绝对的语句。

三、中文转译改编指谬

(一)中译者未查原著而造成误解

徐江教授认为课文第5段“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中用“要素”这个词不恰当,下文谈的不是要素,显得文意脱节;部编教材编者在此处不写“要素”,而写“条件”,并认为下文一共谈了3个条件,文意没有脱节。

笔者发现,这一句是从日译本“创造性思考所必需的是什么呢”转译而来,完全不必纠结是“要素”还是“条件”。英语原著在此处的原文是“what makes the creative person tick”,即“什么能刺激创意人员想出新主意”。可见在这点上,日译忠实于原著。笔者还要强调,此处用动词make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makes,说明作者要谈的只是“哪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不是“哪些”要素或条件。“哪些”这个提法是中译者的误解。

在原著中,作者罗迦引用“有人”(广告大师卡尔·阿利)的话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阿利的观点是:丰富的知识导致创意人员想出新主意,但罗迦并不同意,而认为:“知识只是创新的素材,有很多人学识渊博却不懂创新。创造性思维需要一种态度或视野,允许你搜寻各种想法,熟练地运用你的知识和经验。有了这种视野,你会尝试使用不同方法,先试一种,再试另一种,不过经常会一无所获。”在此,作者真正强调的只是“视野”的重要性,自始至终只谈了一种“要素”,下文举例论证也是要强调寻找一种突破常规的“视野”,而没有强调“丰富的知识”与“持之以恒的尝试”。但中译者则把这一段译为“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最终把“丰富的知识”“活用知识的态度”与“持之以恒的尝试”凑成了3个具有递进关系的要素,完全误解了原意。

(二)中译讹误一直沿用,尚未修订

课文第6段引文中说:“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最后一个分句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事实,引起学生质疑。因为历史上无数事例表明,一个人精通了一种或几种知识,就能有所成就。

笔者发现,日译本这一句明明是“不精通所有知识就不罢休”,英文版原著也是“这种人想知道所有的事情”。作者原意只是强调富有创造力的人的主观意愿,中译却误作一种客观判断,过于绝对,应加以修订。

(三)中译几经纠结,依然用语不当

教材编写者在中文版课文个别词语的使用上存在纠结,笔者对之加以辨析如下:

1.苏教版课文第8段的开头是:“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形式。”人教版把“新形式”改为“新产品”,部编版则改为“新机械”。此外,有学生质疑“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这个表述太绝对,既然它们都是依靠力学原理制造的机械,客观上就存在相关性,不应说“毫不相关”。

笔者发现,此处的“两种机械”“一种新形式/产品/机械”是明显的中文误译。原著是“谷登堡所做的是结合了两个原本没被联系起来的想法,即葡萄酒压榨机与硬币打制器这两个想法,形成一个新创意”。可见原著并没有说“两种机械原本毫不相关”,只是说“两种想法(原理)原本没有被联系起来”,这种表述是符合事实的,没有绝对化。此外,本段结尾所说“由此组合而成的就是印刷机和排版”不能简单地说成“一种新形式/产品/机械”,而说成是“一个新创意”则合适,因为这两个发明是同一个创意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句的翻译,日译本基本上忠实于原著,但中译者却误解了原意,以致教材编写者一再糾结,却依然不得要领而用语不当。

2.課文第8段结尾在《中外母语教材选粹》中表述为:“由此组合而成的就是印刷机和排版。” 苏教版把它改为“组合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人教版、部编版则改为“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排版”是对日文“組み版”的翻译,在英语原著中是“movable type”。日译本对此专门添加了注释:“为了印刷,根据原稿编排的铅活字版。另外,也指这种排版技术。”还特意配了两幅插图,一幅是据说为谷登堡制造的印刷机(复制品),一幅是铅活字版。这注释和配图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本段的创新原理:每一个铅活字是借鉴硬币打制器,在小平面上打印字迹,把多个铅活字排好版,形成大面积,印刷机就借鉴葡萄酒压榨机,在版上均等加力。这就是现代印刷术创始人谷登堡的划时代发明!笔者认为,此处中译定为“铅活字版”会比“排版”或“排版术”更准确,意义更明晰。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有中译本课文《谈创造性思维》(原名《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存在论点不明、思路混乱、论证不严、用语不当等诸多问题,都不是英语原著之过,而是由中日编译所造成的谬误。本文对课文的文本源流进行考索,并对中日编译进行指谬,旨在为学生、教师、学者与编者提供参考,使教材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Roger von Oech.A Whack on the Side of the Head: How to Unlock Your Mind for Innovation[M].New York: Warner Books,1983.

[2]罗杰·冯·伊区.当头棒喝:如何激发创造力[M].黄宏义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

[3]罗杰·冯·欧克.在脑袋一侧猛敲一下:打开思维枷锁,提高创造力[M].孔京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罗杰·冯·欧克.当头棒喝:如何让你更有创意[M].范文毅译,台北:滚石文化股份发有限公司.2004.

[5]粟原一登.国语2[M].东京:光村图书出版株式社.1994.

[6]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中外母语教材选粹[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7]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8]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9]徐江.《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0(29).

[10]贺燕妮,王宁.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心论点的再认识[J].都市家教,2012(5).

[11]董显宁.跳出教参桎梏,大胆评说经典——《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笔记[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5).

猜你喜欢

误译教材编写翻译
史铁生小说日译本中的误译分析
试析《易经》英译本中专有名词的误译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之浅见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浅析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高中数学教材的心理学探析
日语连体修饰语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