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扶贫档案管理的思考

2020-01-28童娜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扶贫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

童娜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化。拿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农村地区的扶贫档案管理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以手工模式为主的档案管理工作在这个新时代已并不适用,这不利于农村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技術可以为扶贫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许多帮助,笔者将会在本文从当下农村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入手,针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扶贫档案管理改进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扶贫;档案管理

扶贫档案管理在扶贫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贫困户的真实生活状态能够在扶贫档案中充分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在开展扶贫工作时需要以扶贫档案为重要作证。从传统意义上的扶贫办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地域、时期划分与扶贫类型划分等为扶贫档案统一管理的重要手段,工作量大、查询困难大等为主要的工作特点。新时代下的信息技术发展为扶贫办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与挑战,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改革工作十分重要。

一、当下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1扶贫档案管理水平不高

现阶段多个地区的扶贫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传统意义上的人工管理阶段。档案主要借助政府临时聘用的兼职人员进行管理,多数兼职人员并非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庞大的扶贫开发数据档案(文书、科技、实物档案等)来说,这些工作人员往往会在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等方面遭遇困难,所出现的管理问题也是多个方面的,档案整理不规范、扶贫档案管理水平不高等是比较多见的,这些问题都会阻碍扶贫档案管理水平提高。

1.2扶贫档案保密性不强

扶贫档案主要记录各时期的扶贫对象、经过、成果,其本身具有的参考价值十分巨大,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现阶段许多工作人员对扶贫档案的保密性认识程度不高,他们认为此工作就是简单的抄抄写写,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会导致保密措施不足,档案泄密甚至遗失会对扶贫对象的正当利益产生消极影响,这不利于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1.3扶贫档案数字化转型緩慢

现阶段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速度十分缓慢,信息化程度低是显著特征。很多地区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没有实现信息共享,扶贫档案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发生概率就比较高,政府也会在此因素影响下遇到大量的应扶未扶、重复扶贫等问题,这些都会对我国的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各领域工作都体现出了信息化、数字化特点,而仍然以纸质档案为主的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安全性差的问题,对于还未同步到信息系统中且年份较早的扶贫档案来说,随着储存时间越来越长,档案的利用效率就会越来越低。

二、建立档案管理长效机制,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对策

2.1引入自动化管理系统

对于现阶段的档案管理问题来说,自动化、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相比于传统的纸质管理来说具有优越性,而档案管理与自动化办公系统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在标准、格式具有差异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档案信息的数据交换。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引进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相应的数据接口可实现扶贫档案材料及数据的导入与移植,可针对进行历史数据有步骤的数字化转换。除了最为基本的纸质档案之外,将实体档案资源如证书、证明等进行转换后也可存入系统,声像、音频等档案资料必须要接受数字化处理,最终要保证音频与声像可在线播放。自动化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档案系统的运行维护效率,系统更新难度也比较低。

2.2建立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大数据环境下的扶贫办档案管理工作已逐渐数字化,现阶段的扶贫档案信息资源需要借助联网来实现信息共享。一方面,管理机构可以地方为中心建立完善的档案数据库检索、服务中心,该地区所有的扶贫档案都要包括在内,当搜索某一时期、某一类的扶贫信息时,只需在搜索栏中输入用户姓名即可,相应的家庭状况、脱贫情况等信息就可及时掌握,这一操作建立在将以往的第一手档案资料转化为数字化模式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中还可记录贫困户帮扶措施、帮及家庭人均年收入等,对于重复归档这样的问题来说,数据检索功能可完美避开。对上级下发的文件来说,下属单位可借助数据检索中心搜索、下载,避开归档工作可有效减少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

2.3加强扶贫档案安全管控工作

在扶贫档案的安全管控这一工作上,首先要做好工作人员的档案安全教育工作,这一工作可以在人员培训活动中再次开展,管理机构可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宣讲,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有利于提高档案采集、储存和利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动态化监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每一行为,对违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绝不可出现因工作人员贪污而导致扶贫工作不公平这样的情况,不法分子、非法组织对扶贫档案的盗窃、篡改等行为要特别注意。管理机构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强化扶贫档案的安全管理,可通过加大信息安全系统建设、配置专业信息安全人员对档案信息进行安全管控。

2.4积极开展工作人员培训活动

大数据背景下的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多角度的转变,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本的专业技能与素质是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的。在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的情况下,无论已经引入了多么先进的信息系统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扶贫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工作人员的培训活动,主要的培训内容为基本的管理技能、现阶段国家对扶贫工作所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其中借助信息技术的管理模式、对数字化档案的处理能力是培训重点,同时还要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管理意识。

三、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的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工作已与时代显得格格不入,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大数据平台可为扶贫档案管理提供更多支持,笔者从自动化管理系统、扶贫档案的安全防控等角度对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发展进行了分析,希望广大扶贫工作者能够转变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携起手来为新时期下的扶贫工顺利开展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牛立燕.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精准扶贫审计实施路径解析[J]. 新农业, 2019, 000(013):83-85.

[2]章捷捷. 浅谈如何依托大数据背景进行陕南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r——以陕南Y县为例[J]. 福建质量管理, 2019, 000(001):238.

[3]裴红.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问题研究[J]. 锋绘, 2020, 000(001):P.192-192.

猜你喜欢

扶贫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证监会“扶贫”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管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