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合力下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探讨

2020-01-28唐玉娟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家园合作阅读

唐玉娟

摘要:3-6岁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奠定期,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通过家园合作,幼儿园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家长掌握培养方法,可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阅读;习惯培养

引言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关键期,所以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家长已经意识到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而且为此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索,但是事实上,由于方式方法等问题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形成依赖,偏离了培养习惯的初衷。所以,需要针对目前幼儿阅读习惯养成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现状与问题

(一)对的阅读习惯的认识不足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已经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未充分认识[1]。具体而言,家长认为幼儿不认字所以没办法阅读或者认为阅读是小学阶段的事,跟幼儿没什么关系;老师认为音体美智力发展对于幼儿更重要,从而更主张让孩子动起来,忽略了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没有优良的阅读环境

正是对幼儿阅读习惯养成的忽视使得幼儿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其中物质环境中,在幼儿园更多的一个简单的书架,而没有固定的图书角,也很少有针对幼儿阅读创设的活动。对于家庭而言,虽然父母会购置图书甚至有很多,但更多的是随处乱放,任由孩子自己翻阅、丢弃。精神环境而言,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对于阅读氛围的营造都比较欠缺,尤其是现在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电子产品的应用。比如幼儿园中提前到校的幼儿,教师不是组织阅读而是让孩子看电视。在家庭中,尤其是年轻的父母,自己舍不得放下手机,又怎么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幼儿早期阅读兴趣、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不能合理实施指导策略

幼儿阅读不同于中小学生的阅读,对于幼儿阅读而言,不是幼儿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教师和家长与幼儿的合作。对于教师而言,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有效活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带领幼儿一起阅读,并且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把阅读和其它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让幼儿阅读的内容得以应用。对于家长而言,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方式上,一些家长只是朗读故事,对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技能并不关注或不知道关注。对于幼儿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只有少数家长会启发孩子思考。甚至还有家长把阅读寄于电子产品,只是在睡前打开“凯叔讲故事”app或者火火兔等,认为让孩子听故事就是阅读了。笔者认为电子产品的泛用既不利于幼儿注意力的养成,也不利用幼儿阅读专注于纸质书的阅读。

二、教师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幼儿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把生活中的情境代入阅读中,事实上,广义的阅读并不仅仅是阅读书目,还包括阅读生活。比如在阅读《没关系没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角色,把自己看到的人物、情境表演出来,而且通过恰当的提问“如果你生病了、受了欺负、被“狗”咬了怎么办?”这就是生活中幼儿会遇到的事情,自然能想象出自己理解范围内的,积极踊跃的回答更能给予幼儿成就感和心理暗示,从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2]。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阅读资料灵活多变,不能用某种固有的方式让幼儿阅读,这样只会使他们失去阅读的兴趣,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游戏方式,调动幼儿阅读图书的积极性。

(二)打造阅读角,营造阅读氛围

在教室中专门设置一个区域进行阅读,但是不仅仅是一个书架上摆放几本书便可,而是根据阅读主题创设环境,进行体验式阅读,比如阅读的书目与“海”有关,可以把阅读角布置成海底世界;与“动物”有关,可以把阅读角布置成森林等,尤其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可以让幼儿在情境中进行阅读,把情境和绘本相结合,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给予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鼓励幼儿自愿、自主地去阅读图书,这个时候需要给幼儿创设光线充足、板凳舒适的环境,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充分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感受图书里面的信息和资料,学习书面语言的知识,使幼儿逐步在阅读过程中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输入与输出相结合

阅读不只是一味的“读”,而是在读的同时说,也就是让幼儿把自己读到的可以加工并且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幼儿读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个性特点,让幼儿在表达的同时提升自信心和思维能力。老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幼儿都可以直接输出,而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循序渐进,并且能够认真倾听每一位幼儿的表达。通过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让幼儿更好地发展,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幼儿来说,能受益终身。

三、家长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有效方式

(一)亲子共建良好阅读环境

家长需要给幼儿提供阅读的硬环境,包括书桌、书柜和足够的图书够幼儿随时自由翻阅,而且这些图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家长为幼儿提供阅读的软环境,也就是家长有阅读的习惯和固定阅读时间。复旦大学教授朱永新曾说:“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的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身教大于言传,爱阅读的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父母的陪伴阅读让幼儿慢慢地喜欢阅读、学会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创造与幼儿一同进行阅读的机会,为幼儿创设愉快的阅读氛围,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成为幼儿的阅读榜样。

(二)家长为幼儿合理地选择与固定好亲子阅读的时间

自主自由阅读与固定阅读相结合意味着对于幼儿的阅读时间没有限制,在幼儿阅读时不要轻易打扰,破坏幼儿的注意力,只要幼兒阅读的环境安全,就无需纠正、调整。另一方面,每天都自由阅读以外的固定时间进行阅读,可以是睡觉前的15至30分钟,不轻易因为其它事情停歇、中断,而且尽量让父亲陪读。传统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随着社会、思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亲融入到了亲子教育中,但相比较而言还是少,所以,可以让爸爸每天抽出睡觉前的时间完成亲子阅读。

四、小结

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幼儿受益终身,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大胆尝试,让幼儿在阅读中不断探索、体验和发现,帮助幼儿在阅读中得到乐趣。

参考文献

[1]张红.家园合力同筑幼儿阅读空间[J].福建教育.2019(50):53-55.

[2]戴燕芬.浅谈培养幼儿阅读品质的课程内容选择[J].新智慧,2019(34):126.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家园合作阅读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