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28冯笑蓉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冯笑蓉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数学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还不够成熟,自制力也不够强,因而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他们很难接受和理解,加大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难度。因此本文将针对这种现象,阐述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方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一、营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

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还不够成熟,自制力也不够强,他们对于事物更多的是出于好奇,同时他们在这一阶段处于好玩的时期,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这一特性展开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比如学习《比多少》一节时,为了引出课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趣味性的导入。通过播放小猴子玲玲请好朋友到家里为她过生这一场景,让学生找出她请了多少个好朋友,桌子上摆了几种水果,每类水果各有多少个?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水果是不能够平均分给大家,也就是不够吃的,从而引出课题使学生对于多少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又比如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为了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情节进行趣味导入。某天灰太狼捉了5只羊,喜羊羊也在其中,当灰太狼当灰太狼去烧水的时候,喜羊羊挣脱了绳子放走了两只羊,自己则留下来救剩下的羊,请问现在还剩下几只羊?通过喜羊羊救同伴的故事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在好奇和有趣的故事性的引导下,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由此可见,营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

二、将知识结合实际加以趣味性进行教学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他们难以理解更无法掌握。如果只是对学生利用文字和语言来进行表述,他们不仅不能理解,甚至还会降低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因而教材在进行编排时,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性,大幅度的穿插了各种图画,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具有趣味性。但是这些图画也只是一种平面型的,学生只能够用眼睛看到,而不能够触摸到。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合理的利用数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利用各种实物,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1]。比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学生对于长度单位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甚至不知道分米和厘米之間的差别。因此为了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差别,可以拿一个硬币和一根一分米的长杆,或者是借助教室中的灯管以及其他的物体。让学生用尺子来测量一个硬币是有多长,而一根长杆是有多长?这根长杆的长度可以用多少个硬币来代替长度?从而使学生明白1分米等于10厘米,同样的分米和米之间的概念,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学生掌握。又比如学习《克和千克》的概念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重量意识,同时使学生明白克和千克的概念,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弹簧秤以及黄豆粒和苹果等实物,在上课时先粗略的讲解克与千克之间的重量关系和概念,随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物体,分析哪个更重,哪个更轻。随后预估它们的重量分别是多少,再用弹簧秤进行验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践操作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不由自主的进行重量比较,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三、利用趣味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他们具有极强的好胜心。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展开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在这一时期的学生急需他人的认可和赞美,因此教师在开展竞赛活动时需要鼓励学生,提供给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使他们在竞赛活动中激起对数学的兴趣,获得自信[2]。比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开展一场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竞赛,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看哪个小组回答正确的次数最多,然后依次给予奖励。或者是在学习认识图形时,举办一场图形拼接竞赛活动,向学生提供几块图形的散片,让学生进行拼接,哪位学生拼接的最快准确率最高,同时要说出这一图形的相关特点。通过这种竞赛活动,能够充分的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在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借助趣味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玩的心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借用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3]。比如在学习位置的前后左右时,可以让学生轮番说出他们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然后选几个同学在讲台上,以一个学生为中心,其他同学包围着中心点自由移动,当老师说出你的前方是谁时,中心点的学生能够快速并准确的回答出来,其他方位也是一样的。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并且掌握相关的知识。又比如在学习认识几何图形时,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导入。先准备一个魔术箱,在魔术箱中放置一本长方形的图书,当学生抽出来之后,询问他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在教室中还有什么是跟它图形相似的物体,从而引出课题认识图形。当学生初步掌握这4种图形之后,请4位同学分别带上一种图形的头套,当老师念到的哪种图形时,哪个图形就高高的举起手。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激起对学习的兴趣。

五、小结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不仅好胜心强,同时他们的好奇心也特别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活动。数学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比较深奥,很容易会使他们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使课堂变得有趣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的参与进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珂.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6(31):151-152.

[2]张俊芹.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6(8):76-76.

[3]王雪涛.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02):44.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