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流理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0-01-28陈琛
陈琛
摘要:文章围绕影响心流产生要素及教学设计原则,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职教云平台等),对于混合式教学进行改革。强化以学生为主,通过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改进等,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进入 “心流”体验状态,积极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达到混合式学习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心流;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谐员工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越来越多企业知晓人才重要性,为了更好吸引及留住人才,企业在管理中更关注员工关系发展。良好的员工关系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进而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促使员工将个人发展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与企业共进退。我们也见证了员工关系管理之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得越来越不可忽视,企业也亟需相关专业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环,员工关系管理是最重要的模块课程之一,也是涉及面最广、技术要求最全面的模块。员工关系管理涉及沟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压力管理、员工心理援助、纪律管理、申诉管理、离职管理、劳动争议处理等难度较大,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解释了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即探讨《和谐员工关系》课程设计及课堂教学改革。简而言之,如何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打破以“教师授课”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
一、《和谐员工关系》混合式课堂实践现状及基于“心流理论”的教学改革模式
随着“互联网+教育”发展,借助强大的互联网硬件及软件技术,混合式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在课程建设中多次得到实践。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和谐员工关系》是其人力资源专业第四学期的课程,由于该课程较早开始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存在大量的问题。最主要体现在:第一,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学生对于课堂授课依赖性较大,自主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另外,根据调研中的学生反馈,本课程最大的难点在于课前的网络预习中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在网络学习中,外界的干扰较大,无法积极主动完成;第二,由于学习平台的反馈及提醒功能欠缺,在教师额外提醒的情况下,学生很少主动关注课堂的相关作业,导致线上作业的完成率不高;第三,由于员工关系涉及的知识背景复杂,需理解的实践知识点较多,尤其是在情境模拟环节,由于学生缺乏实习实践经历,对案例理解不到位,很难沉浸于角色模拟,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第四,员工关系课堂有小组合作实践作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小组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学生存在搭便车行为,合作学习效果有待提升;第五,高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明显,以往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设计时未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教学项目的难度未做区分,容易出现难度与部分学生不匹配,影响学习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和谐员工关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中,亟需引入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从其构成要素出发,开发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主观主动性,增加参与感,并且基于职教云平台及《和谐员工关系》课程进行改革试点,论证其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二、基于“心流理论”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改革模式设计
心流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专业名词,指我们在完成某一目标时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学者在对心流概念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心流产生的要素进行了整理,归纳出产生心流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九大特征“1.清晰明确的目标;2.准确而即时的反馈3.技能与挑战的平衡4.行为与意识的融合5.注意力高度集中6.高度自我控制感7.自我意识的丧失8.时间感受的失真9.自为目的参与。”[1] 根据学者对九大特征的研究,发现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产生心流状态,可以从“明确目标”、“准确而即时的反馈”、“挑战与技能匹配”、“行为与意识的融合”等来方面来重构“混合式教学”设计。不仅包括线上教学资源呈现、教学活动安排,也包括线下课程教学策略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流,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真正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我们针对课程授课对象2018级人力资源专业的80位同学进行了一项调研,统计发现,78%的同学认为学生知晓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更明确理解线上线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步骤,更有动力去学习。73%的学生认为在课程初期及每次课堂上,教师公布评估制度将促进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有助于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难度的调查中,45%的学生反映由于没有明确知晓教学及课堂目标,线上学习时容易产生游离状态。所以在课程的设计中,尤其是线上资源的设计中,教师就每个章节应发布学习的活页指南,让学生明确本章及每节课堂知识学习的重点及难点。学生通过完成线上资源的预习,再結合线下的教材,通过重点难点提纲及课堂作业指导,引导学生完成课外知识资源搜集。此外在线上资源的制作过程中,除了上传学习活页指南外,必须有明确的课后作业及测试。通过测试,学生才能更进一步掌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考试的激励下明确学习目标。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改革尤其是线上教学资源完善的重点。
(二)准确而即时的反馈
在课程学习难度的调查中,54.55%的学生反馈原因是反馈不及时及反馈缺失。尤其是在线上预习阶段。线上资源建设中缺乏了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反馈。线上资源目前是视频、课堂教学PPT、案例活页等,基本上都是属于知识的单方面输出。针对学生课件学习状况中的情况,61.3%的学生认为网课的视频资源时间过长,学生在自行观看时,由于缺乏反馈,加之学生自制力不强,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生认为教师在设计及制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尤其是视频拍摄设计中,可以增加互动模块,让学生与学习资源产生互动。可以借鉴的方式是在中间穿插测试或者知识问答等内容。除了视频等资源制作中,线上课程由于师生时空差异,教师缺乏活动设计,使得师生及生生之间没有利用平台更好的进行交流互动。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及视频资源等有技巧的设计利用平台互动功能创造交流机会。比如在课程中教师发布讨论主题讨论,学生就此各抒己见,讨论的形式丰富多样,激发生生间的互动。课后的反馈中,布置小组及个人案例作业、测验等。通过课后的作业测验,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及课前预习资料更好的学习。但是对于课后的作业调研中,学生普遍反映能否及时对作业进行批改及讲解十分关键。学生对作业反馈要求,不仅仅希望得到分数的反馈,更期待教师的点评,对优秀作业范本进行展示加分,对作业不完善的同学及时提出修改和改进建议。在课后反馈中,教师定期对于课程授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调研结果反馈,进行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的调整。
(三)教学设计改变,达到技能与挑战的匹配
在心流体验设计中,要使学生自愿主动的去学习课程内容,提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时刻维持学生技能水平与教学难度间的动态平衡。在调研中,学生普遍反映在角色扮演时遇到困难,即便对资深的人力资源从业者而言,员工关系的处理也绝非易事,对经验欠缺的学生更是如此。学生远离工作情境,无法理解某些案例的处理方式。所以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的使用中,教师首先要注重情境设置及案例选择,在演练及分析过程中,也要多关注学生的反馈,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共同来进行解决。此外,应发挥学习互助小组的作用,生生之间进行交流帮助,共同完成案例分析等课程内容。
三、结束语
心流体验是一种人的主观心理感受,往往个体在处于心流状态体验时,会从内在有一种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相关工作,会产生内在的激励。学习课程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主动性。所以本文在研究《和谐员工关系》课程线上资源及线下课程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云班课等),强化以学生为主,通过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改进等,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进入 “心流”体验状态,积极完成教学任务,并产生愉悦感受,进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达到混合式学习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乔月红.基于心流理论的移动MOOC平台体验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8.
[2]蔡晨.基于心流理论的英语听说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6)
[3]朱珂,李冰青,苏林猛.网络学习空间中协同学习的触发机制及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07)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2020年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心流理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云平台和《和谐员工关系课程》为例》(项目基金号:2020YB3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