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2020-01-22许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激发初中生物兴趣

许萍

【内容摘要】初中生物与生活联系紧密,本身的实验性、趣味性也比较强,知识内容非常丰富,理论上来讲学生应当对初中生物学习充满兴趣,实际却不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物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在初中生物教学之时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探索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之时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初中生物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激发;兴趣

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生物课堂更加像是教师的一言堂,而且学生本身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课堂氛围也比较压抑,完全无法体现出初中生物课程应有的趣味性,这必然会影响到初中生的生物学习效果。初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的学科,通过该学科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世界,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非常有益。而这一切与初中生对生物知识是否有兴趣关系极大,基于此,本文探索了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之时有效的激发初中生的兴趣。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精力旺盛、爱玩爱动、好奇心非常强,而且性格比较冲动,心理发展不够成熟。他们更加容易将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能够引发自身兴趣的事物上,兴趣可以极大的调动起初中生的自主性,从而对其做事的成败造成影响。在初中生物教学之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生物知识学习当中,并且愿意自主进行初中生物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增进师生关系

初中生物教师是生物知识的传授人员,学生则是接受人员,二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初中生物教学的效果,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将会起到正面促进作用。当学生对初中生物学习充满兴趣之时,其学习效率将会比较高,教师的授课也会非常顺利,此时教师更愿意主动去夸奖学生,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也会更加美好,学习生物的热情将会更加高涨,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比较融洽,而且还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出保障。

3.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同时也是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初中生物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时应当坚持生本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充分激发初中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从而保障教学效果。还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之时注意生物科学素养的培育,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生物知识指导生活,并且在生物教学之时促进初中生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实践操作、问题解决、创新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而做到这些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就是,学生对初中生物学习有兴趣。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几乎完全处在被动的地位,教师为学生划好考试重难点后,通过课堂讲授、习题训练等方式来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固然能够快速促进学生的成绩提升,但是也容易让学生丧失生物学习的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之时应当注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课堂学习之时拥有更多的主动性,这对于激发其兴趣将会起到有效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点、接受能力、认知能力等来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设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等方面的能力,让教学效果更有保障。

例如,在进行“种子的结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单纯运用教材进行教学完全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难以清楚的认识到胚的具体位置、组成情况等。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活动任务,让每个学生带几粒蚕豆、玉米的种子,课堂学习之时让学生先自学相关知识,然后学生可以用工具将种子打开,观察其内部结构,通过小组研究、讨论的方式来探究这两类种子不同的结构特点,最后每个小组将自己的讨论结果分别进行汇报。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展现,教学效果也就更有保障。

2.有效运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有效运用能够很好的唤起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能够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内容展示,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让生物教学变的更加生动,课堂容量扩大,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生物记录了植物、动物、细胞等的生长过程和发展规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让书中死板的知识活动起来,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其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记忆。

例如,在进行“种子的萌发”这一节知识的教学时,教师想要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种子萌发的具体过程,可以通过观察的方式进行。但是,一颗种子的萌发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需要一天甚至是几天才能完成,学生不可能一直盯着看,如果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那么就有可能错过种子萌发的关键阶段。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用视频快放的方式让学生观看种子萌发的过程,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相关知识的掌握也就更加牢固,教学效果也更好。

3.组建生物学习小组

初中生物教学之时,教师的作用固然不可忽视,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而且单纯讲授的方式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建生物学习小组,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小组合作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得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探讨在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生物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组建生物学习小组之后,教师还要指导每个小组做好组内的任务分配工作,指导小组成员通过有效的交流合作方式来共同完成教师安排的生物学习任务,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一节知识的教学之时,教师就可以提前为学生安排调查任务:“我们生活當中常见的食物都有哪些?这些食物当中都包含着什么营养物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咨询他人、查找资料等方式来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要互帮互助,并且按照任务分配来各自完成自己的调查任务,然后将调查资料汇总起来,做出一个最终的调查报告,并将报告结果交给老师。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支持鼓励,小组调查任务就能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效果也将获得有效提升。

4.教学联系生活

初中生物教学之时,部分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通过生活经验的辅助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将教材当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予以分解,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来探索问题答案,这样不仅能过化难为简,还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菜市场观察,放久了的菜是不是会萎蔫,菜贩又是怎么防止这种问题出现的呢?学生经过观察就会发现,菜贩隔一段时间就会向青菜上洒水,这样菜就不会那么快萎蔫了,那这个原理又是什么呢?通过一步步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就会对“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师想要在教学之时充分激发其学生的兴趣,可以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运用多媒体设备、组建生物学习小组、教学联系生活这几方面入手,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主动增进与学生的关系,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喜欢上生物学习。

【参考文献】

[1]唐涛.试论初中生物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资讯,2020,18(7):131-132.

[2]孟庆胜,丁玉奎.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5):118-119+128.

[3]岳一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61-162.

(作者单位:日照市东港区海曲中学)

猜你喜欢

激发初中生物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