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2020-01-20张美玲
张美玲
摘要:在融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对于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来说,网络舆情分析课程是新兴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现有的舆情分析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舆情分析技能为目标,舆情案例积累为过程,媒介素养提升为导向,实践技能培养为结果”的教学改革目標和实践课程改革经验。
关键词:融媒体;网络舆情;教学改革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网民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大学生网民在网民中又占据了较高的比重。大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如何面对新媒体舆论引导和信息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在融媒体时代,新媒体舆论的变革也在不断发生。因此,网络舆情课程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专业的核心课程。舆情就是舆论的实际情况,又称为社情民意,是公众的意愿和态度,包括公众对各种政治和社会现象及问题的认识或看法,是群众心理、情绪、意见、要求和思想的综合表现。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众多网民对社会(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简言之,即网络上的社情民意。网络舆情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充分利用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具体网络舆情事件的演变规律并判断舆情发展态势,能够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熟悉相关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能够完成基本的舆情信息报告写作。
在传统的舆论学教学研究中,往往更倾向于国家政策层面的舆论的宣传引导,以及舆论理论的发展历程,非常注重理论素养;而融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课程既有理论层面的要求,也有舆情研判和写作等实践层面的要求,并且需要整合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科学等跨学科知识。可以说,舆情分析课程是一门注重学科学术综合能力、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
2. 网络舆情类课程教学现状和不足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新闻传播专业都开设了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也有一些综合性大学开设了网络舆情分析选修课,更有在课程思政的政策主导下,建构出课程思政的网络舆论引导的思政主题课,综上所述可以把舆情分析课程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与思政教学配合的舆情类课程;作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专业课程“网络舆情理论与业务”;以技能为导向的舆情调查与分析课程。本文将沿着这三种类型的网络舆情分析课程,分析目前网络舆情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分析三种具体情况,以《跨媒体舆情分析》课程为例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2.1 网络舆情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
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基础课,网络舆情分析课程在第二学年上学期开设,一般为每周两课时,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舆论的产生背景、过程和特点,不同事件中舆情发生的特点等,侧重理论授课,网络舆情研判和舆情分析报告不作为本课程的重点讲述内容。考核方式采用集中卷面考试的方式。这种理论基础课,以教师的主要讲授为主,多采用经典舆情案例,但学生上手操作的时间较短,对网络舆情分析了解的不够深入。考核重视理论掌握程度,对于学生的舆情分析和写作报告的实践技能并未有全面展示。
2.2 网络舆情课程作为实践技能课
作为实践技能课的网络舆情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舆情研判和舆情报告写作分析上,重点强调舆情调查、综合分析等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处理文本、抓取数据和舆情分析的能力,需要学习网页数据处理和舆情大数据分析等软件。该课程期末考核主要采取平时成绩为主的方式,通过完成小组和个人作业获得成绩。这种实践课,一方面对教师的授课要求较高,需要掌握舆情监控系统等分析软件,以及舆情平台数据抓取;另外一方面需要舆情分析实验室等技术平台支撑。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等在这一领域是翘楚,也有些省部共建的新闻传播学院建立了舆情数据实验室。
2.3 网络舆情课程作为思政主题课
目前,高校教学改革已经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网络舆情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部分建设内容,可以被借鉴于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当中。众所周知,大学生的舆论引导已经成为高校重视的思政领域,在这一部分的讲授内容多为网络舆情案例分析,在选择案例上要注意选择正面和积极的,重点在于讲透舆情是如何在网络中被引导和使用和反转的。这种以思政为主的舆情分析课程,主要涉及社会中的热点时事舆情内容,是以辅助思政教育为主要目标,于课程而言缺乏理论体系,也缺少实践技能的培训。
3. 教学改革建议和创新实践
以《跨媒体舆情分析》这门课程为例,重新整合和分析,针对网络舆情课程提出“舆情分析技能为目标,舆情案例积累为过程,媒介素养提升为导向,实践技能培养为结果”的教学改革目标。课程则将立足于网络社会中的现实案例进行实证测量和科学分析,通过课程改革,舆情将以数据的面貌出现,从而教育学生对舆情进行引导分析和干预。在对舆论学研究方面,使用了新的教学研究范式,主要采用案例法教学,对已有的舆情分析教学研究方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发展。在实际应用方面,可以为网信部门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监测模型,学生可以学习并借鉴最新的舆情分析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的网络舆情引导教育,使得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得以提升。
3.1 课程目标确立为舆情分析、研判、写作的能力培养。
本课程在每一轮教学后都会修订教学内容,授课形式多样,音视频等多媒体要素涵盖全程。在授课形式上,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现的方式,课程中有部分内容,例如“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章节,要求学生们积极参与,在课堂上展开“新闻发布会”的实景练习,同时小组根据发布会现场的实景,进行舆情分析和风险建模。本课程注重采用实践教学,课程过程中结合网络中的舆情热点事件和经典案例,会安排学生根据现实社会中的突发新闻事件,观察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如何应对,并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完成“舆情分析报告”。
3.2 课程教学过程注重舆情案例积累
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将用较少的章节讲解理论,通过前期的课程设计,《跨媒体舆情分析》旨在使用案例教学,通過梳理出十六种突发舆情状况,作为典型案例。带领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继而寻找新的舆情热点。学生在这一部分,需要掌握对国内外十六种舆情突发状况的应对和分析模型。网络舆情案例库是每一轮教学改革后,都需要增补,本课程的舆情案例教学集是一大教学亮点所在。
3.3 课程导向注重媒介素养的提升
网络舆情分析课程,除了作为网络新闻和舆论的业务基础课程之外,还在授课和实践过程中起到了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作用。每一个大学生,既是网络的使用者,也是舆论的制造者。课堂中,讲授网络舆情分析,对大学生在日常的网络生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的积累和运用,对大学生进行的网络舆情引导教育,使得学生的媒介素养得以提升。融媒体时代,舆情分析课程只有跟上技术潮流,提升网络网民的媒介素养,才能充分利用好技术给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新的机遇。
3.4 课程考核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跨媒体舆情分析》这门课程通过几轮的教学改革,完成了从最初的集中试卷考试,到“试卷+实践”考核,再到以实践写作为主,重视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在实际教学考核过程中,学生通过日常小组作业进行网络舆情案例积累,这部分内容占期末考核成绩的60%,3-4人为一个小组,小组内有具体分工,在学期初始,根据课程内容中对网络舆情的分类,小组进行选择16种突发舆情状况,每个小组集中收集2个类型的舆情案例,并且做展示分析。期末考试的内容为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写作,老师指定案例题目。
4. 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课程教学改革过程看,《跨媒体舆情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实践课教学、课程考核等阶段都完成了既定目标,但是结合融媒体时代背景,以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个具备融媒体技术的舆情实验室的建设将是下一阶段的任务。在本阶段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缺少数字化技术的呈现,更多的是着重在文本分析和类型化报告的写作上。因此,网页数据抓取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层面的缺失,将是下一轮教学改革中急需重视的问题。
其次,在本轮教学改革实践中,由于课时量的关系,教师作为主讲,占用的教学时间较多,而学生展示案例分析的时间较为紧凑。因此,在互动中,得到学生的反馈较少,在下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将会把学生反馈作为重点突出。
最后,《跨媒体舆情分析》囿于实践课程平台不足,课堂讲授和学生们实践课多数以已经发生的舆情案例作为学习内容和分析对象,经过数轮的授课,发现学生们对时事舆情关注度也较高。在下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将会把更多动态化的案例内容补充进来。同时,本课程将积极筹建舆情实验室,熟悉搭载相关数据分析软件,继续完善和优化网络舆情报告的分析和写作。
【参考文献】
[1]秦名娟.网络舆情课程考核形式改革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旬刊,2018(04): 28-29.
[2]乔雪颜,翁书婧.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现状初探[J].求知导刊,2016(1):145-145.
[3]徐迪.《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实践的可行性方案[J].教育教学论坛,2014 (45):152-155.
[4]王国华,曾润喜,方付建.解码网络舆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