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运用 EAP 模式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2020-01-20田彬
田彬
摘 要:高校的教师承受的压力是由他们工作强度和职业特殊性所决定的,高强度的压力导致高校教师的心理状态出现超负荷现象,进而导致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严重下降。员工援助计划(EAP)的推广和普及,可以充分发挥人本管理思想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本文在分析员工援助计划(EAP)内涵的基础上,首先从人事管理阶段与EAP萌芽、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与EAP开端、人力资本管理阶段与EAP扩展三个方面入手,指出员工援助计划(EAP)是人本管理思想的高级阶段。其次研究了员工援助计划(EAP)是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力手段。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运用;EAP模式;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
最近几年,随着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在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人们的幸福感急剧下降。特别是高校教师,由于需要担任教书育人、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其承受的精神压力更大,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人本管理的优势和价值,确保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得到大幅度提升,全社会应该关注和重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一、員工援助计划(EAP)内涵
员工援助计划(EAP),顾名思义,主要是指专业人员通过员工援助计划或员工帮助计划,为全体员工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进行诊断、评估、培训和专业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绩效,实现全体员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还能有效修正、优化和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1]。通常情况下,员工援助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员工援助计划可以为那些出现心理问题的员工提供相应的指导;第二,员工援助计划可以为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援助;第三,员工援助计划有利于确保员工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潜力;第四,员工援助计划可以科学合理的控制成本,实现全体员工福利的最大化;第五,员工援助计划可以有效地提升全体员工的工作效率,保证全体员工实现高产能、高产出的平衡。由此可见,为了有效地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需要重视对员工援助计划(EAP)的应用。
二、员工援助计划(EAP)是人本管理思想的高级阶段
员工援助计划(EAP)在实际的发展和应用中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分别是人事管理阶段与EAP萌芽期、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与EAP开端期、人力资本管理阶段与EAP扩展期,以下是对这三个发展阶段的详细介绍。
(一)人事管理阶段与EAP萌芽
人事管理阶段与EAP萌芽属于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所处的时期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在这个阶段中,社会的科学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一些企业开始逐渐成立工资管理部门、医疗管理部门和改善工作关系部门等各种各样的部门。从企业部门的成立情况来看,这个时期的企业在人本管理方面仍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水平,与此同时,从员工援助计划(EAP)的角度来看,企业内部出现了员工酗酒等问题[2],对全体员工的整个工作状态和企业的整个绩效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人本管理初级阶段,企业开始对员工的酗酒等现象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惩罚,并科学合理地制定了帮助员工戒酒的计划。因此,处在这个时期的企业处在员工援助计划(EAP)发展的初级阶段,又叫员工援助计划(EAP)的早期雏形阶段。
(二)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与EAP开端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与EAP开端属于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所处的时期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在这个阶段中,企业开始淘汰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度转变,从而很顺利地进入了企业员工行为的科学时代。随着组织行为学的不断实施和普及,人本管理思想开始向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过渡,在这个时期中,美国出现了工作压力、家庭暴力、离婚诉讼等一系列的社会变动[3],导致美国企业的员工情绪急剧恶化,进而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造成美国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现大幅度下滑,严重影响了美国企业的发展。在这个时期,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不良现象,有的美国企业通过科学合理地建立EAP项目,聘请专家,对员工出现的一系列个人问题进行解决,而处在这样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是企业的EAP的开始。
(三)人力资本管理阶段与EAP扩展
人力资本管理阶段与EAP扩展属于企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美国洛杉矶最先成立了EAP专业组织,如今EAP专业组织已经发展为国际著名的EAP协会。随着EAP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从最开始的心理咨询中心逐步向出租车呼叫中心发展[4],极大地提高了解决员工问题的专业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EAP的全方位服务。总而言之 ,通过不断地提高EAP项目规模,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服务,以达到人本主义关怀的目的,为更好地实现员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员工援助计划(EAP)是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力手段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改革,与此同时,高校教材知识更新比较快,且教材知识容量比较大,尤其是那些升入本科初期的高校,需要重视对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教师除了做好教学工作,还需要加大教学科研力度,但是由于高校学生素质还有待提升,高校教师时刻面临着学生的评价压力。无论是对高校教师知识水平的评价,还是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都针对的是高校教师的人格评价。因此,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挑剔性,这样一来,高校教师不得不面临着更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5],导致高校教师经常性地出现疲惫、厌倦、沮丧等负面情绪。长此以往,这种负面情绪将会给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进而导致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出现下降趋势。幸福感,顾名思义,是指人类根据自身所拥有的客观条件和需求价值因达到了内心中的预期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幸福感主要包含三种感觉,分别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而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与员工援助计划(EAP)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通过应用员工援助计划(EAP),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教师身体和心理的幸福感体验[6],从而有效地满足高校教师的精神福利和心理薪酬。由此可见,员工援助计划(EAP)是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力手段。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需要加大对员工援助计划(EAP)的实施力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充分发挥出员工援助计划(EAP)的应用优势,高校要重视人本管理思想高阶段的发展,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员工援助计划(EAP),有效地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因此,对于员工援助计划(EAP)的实施和推广,高校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琼,曾健,温东娣.EAP模式对改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28(24):85-86.
[2]张新娜.基于EAP的人本论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幸福指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02):112-114.
[3]黄旭辉.EAP: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12(2):38-41.
[4]杨蓉,张莉,周虹.浅析针对高校教师队伍员工援助计划(EAP)的实施[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7(06):46-48.
[5]王万民,佀黎明.高校实施青年教师EAP的调查与建议——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J].山东工会论坛,2017(02):51-53.
[6]余桦,李士明.高校教师压力管理与EAP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