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

2020-01-20贺翔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改革策略中职院校

贺翔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中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职业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生产实践能力以及就业能力。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要突破教材的思想体系,坚持“学以致用”的重要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中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国务院指出,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基础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发挥中职思政教学功能,科学处理教学方式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这为中职思政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中职思政实践活动教学模式,遵循“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学以致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元体系,对多元教学目标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简析现代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通常是指徒弟在师傅的指引下,在手工作坊中共同进行劳动,学习技能或知识的传艺活动,是经常使用的学习技术的手段。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能,通过教师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实施联合传授。教育部指出,要实现终身学习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

创建现代学徒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路径,深化了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实现了劳动就业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的互动,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符合当今人才培养的需求。与传统学徒制不同的是,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可以接受两种不同又相互补充的教育,得到专业教师以及企业员工的双重指导。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用人单位相互合作共同展开的一项教育方式,接受教育的对象可以是在校生,也可以是企业工人。这样既做到了工作也做到了学习,边学边生产,同时还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学校和用人单位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制定实施政策。

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教学理念,开展“双管理、双培养标准、双课程负责人、双指导教师”的教学方针,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相互合作,相互配合,让企业员工进入学校,让学生进入厂房,创建企业全程参与、招工招生两不误的教学方式,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明确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创建企业与院校双主体多元化的育人模式,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

(一)公平对待,取消偏见

在中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教育公平的理念,要注重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中职学生内部相比而言,绝大多数学生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应尽量兼顾培养。与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而言,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应该转变思维,努力探索如何发掘学生的潜在优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要想实现过程公平,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学资源,保证学生可以掌握相应的文化课知识,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

(二)分类设计教学目标,兼顾评价

传统中职思政教学大多是按照教材编写的逻辑体系进行相关教学,无论教师承担的教学专业是否相同,教学内容基本完全相同,教师按照课表计划进行教学。对中职公共课来说,虽然很少涉及技能动作,但是学习能力的软技能需要通过文化课教学进行培养。广义层面上说,学习能力包含社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在认知能力中,用人单位最重视理解力、观察力和注意力;表达能力中,最重视口语表达能力,其次是书面表达能力;在社会能力过程中,最重视的是自控力与合作能力。因此,考虑到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最大化发展,要将软技能纳入中职文化课的教学目标中。除此之外,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是相互交叉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双管齐下,缩小差距

在中职思政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学生之间的认知差距。在教学工作开始前,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教学手段,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幫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文化课知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师要关注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注重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进度差异。教师可以引入分层教学模式,按照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的阶层,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教学。实施个性化教学,让学生学有所用的前提是进行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是如今各个中职院校的办学新理念,其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如果学校只是一味地加大教学规模,扩大招生范围,而没有注意限制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这是无法提升教学效果的。实施小班教学模式,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小班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大班教学是有所差别的,早已适应大班化教学的教师,在短时期内很难适应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因此,要强化对小班教学模式的探讨。

(四)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入真实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学习机会,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升课堂参与度。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重要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应用,对思政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将书本上没有生命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声音和跳动的图像,能形象生动地让学生去感知和接触思政知识。如何推进思政教学现代化,具有倾向性的观点是增加思政电教课课型、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和重视电教队伍建设等。除此之外,还要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具有密切关联,所以要构建满足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

(五)完善教学评价模式

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要正确使用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手段。比如,在新学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诊断性评价,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以及情感准备状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相关形成性评价,详细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在期末教师要对学生实施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形成性评价的使用,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整改功效。

综上所述,在现代学徒制教学背景下,在中职思政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学生之间的认知差距。在教学工作开始前,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教学手段,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要突破教材的思想体系,坚持“学以致用”的重要原则,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慧君,李琪.现代学徒制视阈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4(03):59-61.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改革策略中职院校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