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五老”群体及其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究

2020-01-18尹德蓉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五老群体精神

尹德蓉,张 甜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2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1]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充分重视“五老”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所显现的特殊优势与作用,并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取得斐然的成效。可见“五老”精神具有值得深入挖掘的重要价值。通过“五老”群体自觉发挥自身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加之人为推动“五老”精神的价值传播,并将其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事业中,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受到特殊的熏陶,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服务于社会全面进步的教育目的。而有效发挥“五老”精神价值的重要前提就在于摸清“五老”精神的主要价值与隐性价值,通过归纳、列举其能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来达到提升各方对“五老”精神应有价值的重视程度,合理利用该价值运用于实践,不仅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利于将“五老”精神的社会效能最大化。

一、将“五老”群体及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必要性

1.理论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将“五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面向整个社会群体,有效利用“五老”精神中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对整个社会群体施加有力的教育影响。“五老”精神既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一,又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以及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意义深远。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首先强调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服人”,即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五老”群体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所具有的“服人”性质。中华民族的传统俗语中便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领悟前贤三两句,除却后患千百条”等表达尊敬老同志阅历与经验的句子在社会中广泛流传,老同志具有亲和力与说服力的教导更易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接纳与信赖。马克思强调了理论的彻底性是“服人”的充分非必要条件,这意味着“五老”精神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保持契合。而“五老”精神中的内核: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都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趋势。

美国社会学系统论专家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为了保证其本身的存在、持续以及有效性,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即以下四种必要功能:A(adaptation)—适应;G(goal attainment)—目标达成;I(integration)—系统整合;L(latency)—维持价值。AGIL 功能分析模式适合于分析各类层次的人类行动体系,同样也可应用于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从社会学AGIL功能模式出发,对“五老”精神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理程度以及重要价值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与讨论。第一,“五老”精神的存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适应(A)。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则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其矛盾的运动趋势,该基本矛盾简单来讲即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与受教育者本身思想品德状况之间的矛盾。除五老”群体本身就可担任起教育者的角色外,“五老”精神中所包含的正确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则是教育者能够用于解决这一基本矛盾,对受教育者进行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道德教育法宝。第二,“五老”精神的存在是社会风气的顺位(G)。社会风气不仅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状况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反映。人作为社会的人既依赖于社会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反作用于社会,推动或阻碍社会的前进。“五老”精神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之一,是从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的精髓,对匡扶社会正义与推动社会朝前发展具有必要性。第三,“五老”精神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整合(I)。“五老”精神具有教育领域的普适性。其内涵不局限于单一的内容,而是通过较为主要的内核进行发散,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可以选取适宜的内容用于学校教育,同样也方便于以其他的文化传播形式进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广泛运用于文教事业中。第四,“五老”精神是传统美德之一(L)。在维持价值功能中,一面补充新成员,另一面又以社会化通过保存、传递文化维持基本的价值规范,从而使社会不受成员更替的影响。即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且内部各部分有控制关系的整体系统。“五老”精神至此“不老”,它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本质体现,又是人民群众不约而同产生的默契,并不断维持,最终形成受人尊敬的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自我维持与均衡。

2.实际经验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也越来越支持,各级关工委(关工委是以“五老”队伍为主体,有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从事教育、服务青少年的群众性工作组织)[4]有序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得“五老”群体在教育的大舞台上发挥价值,有效推动了“五老”精神的继承与传播。通过树立和表彰“五老”先进模范、宣传“五老”的先进事迹等基本方法宣扬“五老”精神,在进行社会治理的同时,引导青少年在健康的社会环境下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和改进贡献了力量。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关工委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思路、扩宽渠道、全面推动”[5],推进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和建设,充分发挥了“五老”的作用,让向社会有力渗透“五老”精神收获了实效,体现了“五老”精神的教育魅力,用最为实际、最具说服力的方式让社会各界相信“五老”的强大力量。“五老”群体风采依旧,“五老”精神则是教育的法宝,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五老”群体及其精神所具有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对“五老”及其精神涵义的分析

“五老”是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类人群。“五老”精神则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五老”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价值理念。“五老”精神可以概括提炼为“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简称“忠诚、关爱、创新、奉献”[6]。该提炼方式较精准地概括了“五老”精神内涵中的重点与本质,其中“忠诚”是站在国家立场上,表示“五老”精神中基本的方向就是忠于祖国,为人民服务;“关爱”则是站在下一代的立场上,强调了“五老”精神的独特之处在于对青少年的关爱与指引作用;“创新”是站在时代立场上,意味着“五老”精神不仅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理,并且具有实践性与时代性;“奉献”是站在“五老”群体自身的立场上,阐明了“五老”精神的最终价值追求。本文沿用“忠诚、关爱、创新、奉献”的基本涵义,但对“五老”精神于发展历程中可收集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其他内涵进行合理添加,并用“四类资源”的方式进行归纳分类。并将“五老”精神划入“中国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之中,在作为“中国精神”的“子精神”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

2.“五老”的人格资源分析

“爱国爱民,忠诚担当”是“五老”精神的首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人行事的旗帜与基础。经历过苦难、积累过经验的“五老”群体是新中国的广大建设者,通过“干”字当头、战天斗地、奋发图强的努力使我国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们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勇于创造,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中国精神”贵在从国家出发,为国家的建设做贡献,新时代“五老”精神中着力涵养担当精神,培育责任意识,以忠诚祖国,敬业人民为重中之重。在参与建设祖国的漫长路途中所积淀形成的忠诚敬业精神是“五老”群体所特有的人格资源价值,方便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进行鲜活的榜样树立,引导受教育者形成基本的道德理念。

“退而不休,无私奉献”是“五老”精神的重要标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提升国民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得人类社会有序、自由、全面的发展。“奉献”是社会责任感的高度表现,是为人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就目前的道德形势来看,社会的价值取向日渐多元化,利己主义横行,社会风气中则冒头“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而广大“五老”退而不休,无私奉献,无疑是不当不正之风中的一股“清流”,能够警醒误入歧途的扭曲价值观,回归理想化的和谐社会。新时代弘扬“五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真诚无私、敢于担当、不怕牺牲、脚踏实地、抓铁有痕、“干”字当头的奉献精神,可以更好地激励社会群体务实创新、奋发有为,通过奋斗和奉献实现青春理想,从而促进社会治理的完善与提升。

“心系群众、为民服务”是“五老”群体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五老”精神更是离退休老同志坚定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的结晶。“关爱”不仅是对广大青少年群体的关爱,更可以延伸至对人民群众的博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五老”从民族大义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取得革命的胜利;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他们始终坚持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始终做到“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五老”精神的价值取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重点,将群众观点视作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之一,与“五老”精神中“为人民服务”的人格资源高度契合。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五老”精神的底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在长期革命与实践中坚持的优良作风,还是中华民族成长壮大的重要精神支撑,它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培养人学会正确“改造世界”的题中之义。“五老”群体相比青年群体要更加踏实,而不过分重视一味地享受生活,浮华于世,反而严守廉洁底线、大兴清廉之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把人民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视金钱如粪土,用一生的艰苦奋斗与廉洁自律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之歌。新时代大力弘扬“五老”的艰苦奋斗与廉洁之风,有利于青年群体拒绝不良风气、消除自身困惑,从而增强危机意识与自我归属感。最终凝聚起引领人民奋进、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3.“五老”的政治资源分析

“五老”队伍党性强,政治立场坚定。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广大“五老”多是老党员,由于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对党始终抱有深厚感情,故具有高度的党性觉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思想素质。“五老”群体的这一特殊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当前,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形势下,外来文化冲击着本土价值,使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复杂。这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承载着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而进行这个伟大斗争的首要前提就是明确自身的政治立场,定好方向,摆正位置。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五老”精神所谓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够确保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敢于亮剑,以坚定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意志应对挑战。尤其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坚定不移,时刻保持政治定力,坚定政治立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对党忠诚,是“五老”的精神特质和鲜明品格。以“五老”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领域、科学文化领域、人文教育领域都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新时代弘扬“五老”精神,有利于将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与艰苦斗争的事业展现在群众面前,让老百姓从“五老”的一言一行中逐步坚定自身理想信念,主动了解党、靠近党、最终加入党,推动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

苦难精神丰富是“五老”群体的重要政治特色。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重在以事实说话,用真实的情感打动受教育者。“五老”群体曾经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以及劳动,是重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丰富的经验阅历有助于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讲述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述好,帮助社会读懂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奋斗”则成为新时代一大主题,以及“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又阐明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五老”通过讲述“初心故事”“红色故事”等,讲好普通而伟大的中国人奋斗的故事,可引领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了解历史,从而有效引导中国青年传播时代正能量,传承红色基因。

政史知识渊博是“五老”精神珍贵的政治教育价值。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人文素养作为现代人文明程度体现的根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培育。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五老”作为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是社区、学校、城市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见证者、传承者,他们渊博的政史知识能够作为人文素养培育的实际内容,使得人文素养培育不浮于表面,而变得脚踏实地。这对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重要作用。

4.“五老”的智力资源分析

“五老”群体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序言中提到“我们党倚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提升工作。为了将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必须从“五老”精神中汲取精华,让“五老”资源发挥重要作用。离退休老同志们来自于各个领域,且科学文化知识储备扎实,理论基础深厚,在各个领域中作出过卓越的贡献,深得人民群众信任与爱戴。并且他们在长久工作与学习过程中不仅具备了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形成了个人的科学文化素养。这些都是当代教育的有效可利用资源,十分有利于广大青年解除自身的思想困惑,倡导正确价值,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养。

“五老”群体社会经验丰富。经验是对客观存在事物发展变化内在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认识必然来源于实践,故要深谙事物发展的规律必须拥有相当的实践经验。“五老”队伍阅历深,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有的曾长期担任领导工作,有的是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有的是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专家和实干家。我们发挥老同志的经验优势,就是要学习他们已经形成的社会经验以及勤于探索的高尚品格,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践当中。

“五老”群体教学科研造诣深。“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是大多数离退休老同志的显著特点。尤其是老专家、老教师群体在高等教育领域所处的地位之高,多为高校青年学子所尊敬的模范形象,他们的教学科研视野广阔,学术经验丰富,在高校中承担着知识的传播与创造的重要任务。并且“五老”群体相比其他经验尚浅的教师,对待教学科研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善于将理论知识综合成体系,具有相当的独立科研习惯与传授经验的能力,有将教学与科研“两手抓”、“一肩挑”的个人能力。将“五老”的治学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利于在高校中带动青年群体摆正学习态度,勤勉学术研究,树立良好学风。

“五老”队伍专业精,理论功底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共产党人综合素质的灵魂。广大“五老”理论基础深厚,有着扎实的知识储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知识水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得更深,尤其精通教书育人之道,使社会产生敬佩感。发挥“五老”群体的这一特殊优势,在学校教育中,专业理论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我们发挥老同志的理论优势,学校专业教育方能保持更加旺盛的活力。

“五老”群体人生智慧积淀深厚。“为政之道,修身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内充分重视个人的修身之道,而广大群众如何在物质需求日益充足、各种社会不良风气迭起的环境之中找寻自己的人生价值,解除价值困惑,沉淀人生智慧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话题。“五老”群体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个蕴藏丰富经验和智慧的人才宝库,可以说在漫长的人生体悟之中,只有“五老”最能够沉湎斐然,笑对人生。利用“五老”资源的特色优势,引导广大青年找寻自身的人生价值智慧,让老同志用真情与信念温暖社会。

4.“五老”的工作经验资源分析

“五老”群体有充足的工作时间与丰富的实际经验。“五老”群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己力,离退休后他们相对具有的时空优势更加充分。且“五老”队伍社会影响力广泛,社会信任度高,同时也更贴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利用好时空优势,让“五老”群体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中来,将“五老”的“道德故事”、“工作感受”等传达给社会,让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始终保持接地气、得民心的良好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情况搞清楚了,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五老”精神绝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改革开放的实际背景下,在长期实践总结中形成的价值理念。“五老”精神能够代表人民,集中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与要求,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与坚实的群众基础。“老有所为”正是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的生动体现,“五老”群体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事业中所积累的丰富实际经验最终能够成为指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前行的明灯。

“五老”群体的工作方法丰富。从各个岗位离退休下来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劳模、老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尤其在高校教育领域起到了开拓者、见证者和继续贡献者的重要作用。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自身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且不同的老同志必然有一套不同的有效工作方法。将老同志们丰富的工作方法加以概括总结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历程中,是将“五老”资源同该领域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并有效利用工作方法的创新之举。

“五老”精神中有着长期形成的严谨之风。“五老”群体丰富的社会阅历、过硬的思想素质、高度的党性觉悟等特殊优势决定了该群体所具有的长期形成的严谨之风。在学校教育领域与社会治理领域同样要狠抓学风与作风问题。在问题出现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老同志们更善于以宽阔的视野、成熟的严谨习惯来作出新旧之间的对比与客观仔细的总结,这对于在学校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显著成效无疑是最有效果的“催化剂”。

“五老”精神能够培养大众的“抗挫折”能力。在漫长艰辛的工作道路上偶遇挫折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一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则着力于培养坚韧完整的人格。“五老”群体淡泊冷静的性格特色与丰富深厚的工作经历决定了他们能够在面对工作挫折的关键时刻,沉稳思考,找对方法,攻破难关,最终战胜工作中的挫折以达成功。通过“五老”群体战胜工作挫折的事迹案例来提炼“五老”精神的“坚韧”,从而达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甚至让“五老”身体力行、亲身教授,用广大群众最能接受的方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提升其战胜挫折的心理能力与实践精神。

三、结语

“五老”群体本身作风一流、劳苦功高、形象亲和,能够产生教育威慑力与教育说服作用,社会影响深远。社会影响则是对社会行为具有影响的能力。让这些具有光荣传统的人讲传统、具有无私奉献的人讲奉献、具有高尚道德的人讲道德,就更容易贴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有效推动人民群众“知行合一”。且“五老”队伍群众基础深厚,广大“五老”在职时贡献卓越,深得群众信任,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更加生动,能够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同样一句话,让“五老”来讲,广大群众和青少年会更信赖;同样一件事,让“五老”来办,他们会更信任。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青少年成长教育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体现出崇高风范。“五老”群体的这些特殊优势,具有极强的凝聚作用,可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甚至环境当中。同样,“五老”精神中的优秀资源广博深邃,经过人为地提炼与归纳后,应当择优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将马克主义的宏大叙事与贴合实际的“五老”精神内核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转化为促进社会道德水平提升的强大精神力量。故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可融入“五老”群体及其精神的有效资源,其具体方式仍需不断探讨与实践。

猜你喜欢

五老群体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拿出精神
茂南区老促会 慰问烈属和“五老”人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五老”育人作用探讨
“五老”协力柔性化解社会难题
发挥“五老”优势助力青年学生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