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下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
2020-07-01王恬,贾玮
王 恬,贾 玮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引言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的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作者心灵世界的艺术,文学这种可以划分成多种艺术形式,具体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等。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以不同的体裁表现作者内心情感,同时也能够再现某一特定时期或地域的社会生活[1]。而文学文本指的是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具体语言系统,是表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将口语化的文字通过接受或文学鉴赏活动细化和深化,实现文学文本的解读工作,这也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实现的过程。由于不同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解读出的文学文本也存在着差异,也就使得文学文本的形式与内容发生改变,而变得更加丰富。文学文本的存在方式作为一个文艺美学问题,在文学艺术活动体系中,涉及到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等多个方面,因此备受理论界的关注。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对同一文学作品的内容不同的是,对学习者在文学收容过程中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比较并以此来讨论阅读文学文本的审美教育价值和意义。
在此次的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方法的设计与研究中,以提高学者的文学文本审美水平为目的,按照文学文本审美的形成与创造过程。利用伊瑟尔“召唤结构”的相关理论,激发学者文学文本的审美潜能,从而实现对相关学生以及读者文学文本审美潜能的再创造。文学文本审美潜能的再创造方法的设计与分析过程中,除了伊瑟尔提出的“召唤结构”理论之外,还需要以相关的审美形成理论为基础,保证再创造出的文学文本审美的高度与深度。
一、文学文本中的审美潜能及理论分析
1.文学文本的审美结构
文学文本是一个多层次的审美结构,综合古今中外关于文学文本层次的理论探讨与结果,可以将文学文本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文学话题层次、文学形象层次和文学意蕴层次[2]。其中话语层次就是文学文本对于读者而言对应的具体话语系统,形象层次就是读者在解读文学文本的过程中,在文字的感染下经过想象得出的文学形象,而意蕴层次就是文本整体所蕴含的深度思想、所要表达的情感等各种深层次的内容。一般来讲文学文本的审美特征包括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以及求解性等。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审美需求,绘画、雕刻、建筑、从文字的出现开始,文学就具有表现的灵活性,内容的宽泛包容性成为人类主要的审美方式,多种多样的主题和主题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丰富人们的心灵和灵魂。为了提升文学文本审美,开发文学文本的审美潜能,提出文学文本审美潜能的再创造方法与分析。通过再创造方法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以及相关学者的文学审美能力,从而实现对文学文本审美潜能的开发。
2.审美反应理论
以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创立了接受美学,随着该理论的深入发展逐渐形成了两个方向分别为接受理论研究和效应理论研究,这两个理论研究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在上述理论研究中接受美学就是关注与文学文本的内容,更加重视对文本实例的分析,而效应的相关研究更加着重文本所发挥的效应潜能[3]。遵循现象学的思路,人为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客体,只在阅读中由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与文本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再创造的结果,因此在此次审美潜力再创造的研究工作中,利用接受美学中的接受理论和效应理论的综合理论,即审美反应理论综合了在接受理论的支持下实现对文学文本的理解,在效应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对相关内容与情感的反应。
3.两极理论
伊瑟尔的阅读理论以文本观念开始,他认为在文学文本的解读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仅关注到了文学作品本身无法接收到作者想要表达和传输的内容[4]。在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过程中,文学文本只是给读者提供一种“图式化的框架结构”,而文学文本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内容,需要通过读者结合自身的理解和知识储备得出不同的审美观点。因此这种文学文本与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文学文本存在的意义来源,同时也是文学作品的核心。由此可以确定文学作品从精神角度来看可以划分成为艺术极和审美极两个部分,其中艺术极就是作者创作出的文学文本,而审美极就是读者对文学文本的实现。
为了最大化的激发与创造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引入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5]。伊瑟尔是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之一,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也是康斯坦茨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伊瑟尔提出了“召唤结构”的理论和概念,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其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力。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将该理论应用到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工作当中能够提高相关学者的文化品位、激发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崇高情操。
二、伊瑟尔“召唤结构”下文学文本审美潜能的再创造
文学文本审美潜能的再创造可以分为多个流变阶段,首先文学作品的作者将其审美理想和审美个性融合到作品当中,形成初始文学文本作品的审美。接着不同的读者接收到文学作品后,在审美接受效应的驱使下接受作者所传达的审美。读者结合自身的情感经历与人生观念,重新对文学文本进行理解,并得出第二艺术空间中的审美观念[6]。通过对原文学作品的反复解读,根据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找寻作品中的“空白点”和“不确定点”,通过对“召唤结构”中空白与不确定部分的补充,得出再创造的文学文本,在激发出读者文学审美创造潜能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文学文本审美。
1.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分析
在伊瑟尔的美学思想中,优秀的文学文本需要具有一些“空白”的内容供读者去联想,进而丰富并实现文学文本的意义[7]。其中的“空白”指的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开放式的结构,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填充故事的内容以及结局,由此文学文本经过不同的读者便产生了不同的版本,文学文本中呈现出的这种开放式的结构,即为“召唤结构”。这种文学文本结构本身随时召唤着读者,也就是审美接受体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文学的创造与探讨工作当中,通过自身的想象加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
2.初始文学文本审美接受
环境、事件、人物、思想等是以长篇小说为代表的叙事性文学文本的框架,文学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在其审美架构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8]。因此在研究文学文本的初始审美时,除了了解基础的文笔、环境等客观因素之外,也需要从细节描写上分析故事情节上的悬念与转折,了解文学文本的深度审美内涵。
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为文学接受的审美发生,文学接受的审美发展和文学接受的审美高潮。其中文学接受的审美发生,就是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的过程中,通过直接接触的文本语言文字,分析文本话语中蕴含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的语言,向读者传达作者的审美与精神感受[9]。所以在文学文本审美潜能的再创造工作中,读者一边阅读一边以文本话语为中介按照文本所描述的情景开始想象、联想和补充,接受作者的审美观念。
3.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的艺术功能
文学文本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精神产品,是精神与文化共同创造活动的结晶。习惯上人们认为文学文本的创作活动只是作家以及写作人员的创作活动,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学也只是作家创作活动的必然结果[10]。然而作家视角与情感经历并不能考虑所有读者的感受,作家给出的文学文本内容以及结局在与部分读者不契合时,就会出现文学作品接受度低的问题。结合伊瑟尔“召唤结构”的相关理论,认为文学文本的诞生并不是作者一个人的思想和创造活动,同时还包含读者在阅读与解读过程中的再创造活动,充分发挥其创造的艺术功能,从而激发读者的审美潜力,在同一个文学文本的基础上实现审美的再创造。
以文学文本为基础进行相关审美潜能的再创造具有一系列的艺术功能,具体包括整体性形象的再创造,人物形象的丰满化创造,发掘深刻含义以及获取新的情感和思想观念等。从文学本身的角度来看,整体文本的各个部分绝不能在任何一个短暂的瞬间被同时感知,而是通过对不同序幕的段落以此阅读的方式来进行想象。也就是文学作品给读者传达的知识分散的[11]、片段式的印象,要想在读者在文学作品中得到感触,需要将文本传达的表象内容深化、重组,融合自身的人生体验,得出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由于不同的读者融入的人生经历与体验不同,因此得出的整体性的艺术形象也存在差异。不仅如此,经过多个读者的重新创造,可以弥补原文学文本中存在的空白和不足,从而得出更加丰满的艺术和人物形象。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文学的鉴赏绝不会停留在作者创造的第一艺术空间当中,而是需要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和意愿,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第二艺术空间,突破读者对文学文本作品语言表面意义的了解,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进而对作品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实现与作者内心世界的交流。当读者对文学文本中传达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后,在原作品中的情感激发下,引起作者对自身生活的情感回忆,将自己的情感与文学文本作品中的情感融汇在一起,显示出个人的情感色彩,同时也能获取新的情感和思想观念。
4.填充文学文本“空白”,激发再创造审美潜能
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下的文学文本中的召唤结构主要就是指文学文本作品中留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成分。在文学作品中诸多层次结构中,再现课题层和图示化层等方面的本身就是模糊的,这个模糊的部分就是文学文本中的不确定点[12]。而文学文本中的“空白”需要读者去填充,从而使读者被文本的结构所召唤,并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出再创造的潜力。伊瑟尔的“召唤结构”是具有丰富潜能性意义的文学文本形式,是文学文本实现多重审美价值的结构方式。
在联结文学文本作者的情感表达之后,读者结合自身对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性格的理解,重新解读文学文本,并利用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在原文本的基础上,确定“空白点”和“不确定点”的位置[13]。文学文本“空白”可以从多个方面找寻与填充,具体包括人物形象的填充、故事内容的整合、故事线空白的填补、超表创新、重建时序、体验情感等[14]。由于原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并未将读者的思维禁锢在同一个模式当中,因此读者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来确定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以及事故的发展走向,得出再创造的文学文本。
文学活动中没有读者个体就没有文学作品,也就无法完整地完成整个审美活动过程,更不能发现、阐释文本潜藏的内容和意义。只有文学文本与读者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后,文学文本作品可以被称为“第二文本”[15]。文学文本作品从“第一文本”转换成为“第二文本”的过程也就是读者审美的再创造过程,在此过程中充满了多种不确定的因素,也就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其再创造的才能,同时激发读者个体的创造欲和审美潜能。
三、实证分析
为了证明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下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性能,将这种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的形式应用到实际的文学文本当中,经过多个读者的阅读与填补,实现对原文学文本的改编,并得出有关于审美潜能再创造水平的实证分析结果。
1.选择实证研究对象
此次选择的研究对象为56名文学专业的学生或从业工作者,其中20名来自中国重庆某大学,最低学历为研究生。另外26名均为从事一年以上文学事业的工作人员。实验中选择的实验对象均具有独立撰写文本的经验,由此来保证实证分析的可行性。
2.确定初始研究文学文本
为避免单一实验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此次实证分析中选择多个文学文本作为初始研究对象。选择的文学文本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3.应用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方法
将选择的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一组在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下实现对文学文本审美潜能的再创造,而另一组在传统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得出对应的文学文本审美潜能的再创造结果。给实证研究对象分发初始文学文本,分别在两种理论基础上让研究对象结合自身的经历得出不同的文本改编结果。
4.再创造文学文本审美评价结果对比
利用文学审美的评价方法,对实证研究对象得出的再创造文本进行评价,并与原文学文本的审美评价结果作对比,得出有关于文学文本再创造结果的审美评价结果,如图1所示。
表1 初始研究文学文本基本信息
图1 再创造文学文本审美评价对比
从图1中可以看出,经过研究人员的再创造,得出的文学文本的审美水平存在或多或少的变化。其中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下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的审美平均提高了两个等级,而在传统理论下得出的再创造文本的审美水平降低了一个等级。除此之外,在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下再创造出的文学文本的种类更多,审美角度更具备多样性的特点,由此可以间接的反应提出再创造方法的审美潜能激发与再创造的能力。
四、结束语
优秀的文学意象蕴涵了创作者的文本多义性和情感丰富性,结合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让读者在不同的审美想象下,得出文学文本的再创造结果,同时也在读者的情感想象张力空间下体现出了不同的价值。通过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的引用,再创造出的文本因为读者意识的参与而再度呈现文字中的隐含意义。读者的认识和体验,增大了文学的容量,增浓了文学的韵味,使文本具备了韵外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