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
——论马克思实践观与新时代价值

2020-01-16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唯物主义费尔巴哈

陈 琪

(1.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44; 2.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 太原03000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208。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末尾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是我们理解马克思这一重要文本的基础。《提纲》内容简约小巧却内涵丰富,以精练的文字蕴含了宏伟的世界观。在新时代下,作为马克思世界观的重要思想文本,这一思想时刻与我们处于一种动态的对话交流之中,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思想,更有科学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的实践观解读

马克思在《提纲》第三条中论述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53因此,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或可以说具有一致性,二者的统一性或一致性是基于实践活动这一事实。这一实践活动既是环境(客体)影响限制人(主体)的过程,同时又是人改造环境的过程。

(一)主客观的改变统一于实践。“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55环境既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又包括人为创造的社会、文化、制度环境;革命的实践主要指人的劳动实践活动。通常意义上说,环境是客体,人是主体,劳动实践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是主客体发生关系的中介。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引起客体即环境的改变和主体自我的改变,同时,活动方式和方法也在实践中发生改变,可见此三种改变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统一于实践。在马克思所处的那个年代,无产阶级作为实践主体非常清楚地知道,要想取得自身的改变甚至取得胜利,必须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在革命活动中,无产阶级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环境改变和自身改变统一于革命活动中。

在第三条的前半部分,马克思指出,以往的旧唯物主义在说明人与环境的关系时,认为人的一切差别和变化都是在后天环境中获得的,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即把人看作是由环境所决定的,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教育的产物。针对如此论断,马克思提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片面夸大环境对人的影响,忽视了人对环境和教育的实践性。旧唯物主义不了解环境的形成和教育的形成都需要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肯定环境对人的实践行为的制约作用的同时也肯定了主体的实践能动性。

(二)人类实践活动对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马克思的论断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旧唯物主义把环境的改变看作是少数天才人物的行为,认为只有少数天才人物可以接受教育,突破环境影响,创造出影响和教育他人的新思想,少数天才人物成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人。而马克思在批判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以及半截子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的思想和观点基础上,认为环境的改变是所有人活动的结果,并非少数精英层的特有活动结果。同时环境的改变与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一致的,环境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改变,而人类自身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增长了劳动技能,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了自我发展。因此,马克思提出人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造人本身,实践是环境改造和人的改造的基础。

(三)实践在塑造人类生存环境中起着基础作用。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对环境的改变是主体不断对象化的过程。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人类的有意识的行为不断形成“人为环境”如文化、传统、制度等,使一些先前不存在的或模糊不清的现象变为自然的存在,后代人将此类“人为环境”视为一种自在的存在而加以利用和革新。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不仅形成了一定的人为改变了的自然环境,而且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从长期来看可以认为,客观世界是一种属人的存在。

实践是教育的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教育的实践作用促进人类的自身发展。同时,人类源于自身实践发展需要而产生教育。实践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同时又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从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出发,马克思的思想强调人类实践活动中介和基础作用,同时指出了实践受到环境的制约。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实践观的特点

(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学说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他们肯定环境和教育影响着人的存在和发展,认为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人,这是其合理之处,但是他们过分强调了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认为环境和教育是无所不能的,这是其局限性所在。他们眼里的环境是指社会环境,教育指的是人类全部生活条件的总和,特指社会的政治制度。正如爱尔维修所说:“人们不是生下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逐渐形成的。”[4]271人出生以来就是模仿者, 罗伯特·欧文认为,“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环境和教育才能改变人的性格,只有‘少数天才人物’才能拯救人民。”[5]65马克思对此持批判态度。马克思认为,究竟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决定环境,必须从革命的实践角度出发才能作出科学解释,不能片面夸大人的受动性,也不能片面夸大人的能动性,人的自我改变和环境的改变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是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批判了唯心史观,坚定了唯物史观。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直接导致了意念支配世界的结论,认为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变依赖于贤明人士或者是少数天才人物,因此,这部分人可以凌驾于社会之上,成为天生的教育者,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成为接受教育的无知者,少数天才人物和贤明人士可以左右历史的发展,这种观点和学说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体现。为此,马克思在《提纲》的第一条开门见山地指出:“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3]499唯心主义肯定了人的能动性,这是正确的,但是脱离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抽象的理解人的能动性是错误的。现实世界的变化发展是建立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人通过劳动实践,作用于自然界,获得了物质资料生活的来源;人通过劳动实践,在劳动过程中形成这样或者那样的劳动关系,现实世界因为劳动实践而有了历史性。

(三)从实践的角度阐明人与环境、教育的辩证关系。《提纲》总共有十一条,其中第一条和第二条马克思批判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第三条重点论述了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阐明了“人——实践——环境”以及“人——实践——教育”的辩证关系;第四条至十一条马克思运用了前三条批判费尔巴哈和旧唯物主义哲学,可见,第三条是《提纲》的核心。在第三条中,马克思阐明了“人——实践——环境”的辩证关系,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一方面人不能自由地选择他们所处的环境,环境制约着人的存在;另一方面,人通过实践可以能动地改造环境,人实践的过程也是环境改变的过程。马克思也阐明了“人——实践——教育”的辩证关系,人通过实践改造环境的过程也是人自身改造的过程,教育者教育别人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反之亦然,教育者受到教育之后才能更好地教育别人。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新时代价值

(一)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提出了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并协调统一于实践基础之上。这一思想观点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实现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自身三者的和谐统一,我们提出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仅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顺应了时代要求,而且还将引领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驶向可持续发展的彼岸。这样的和谐统一和发展理念必须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也是《提纲》第三条的展开和具体化,既反映了我国当今的发展受到当下客观环境的限制,又反映了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善当今的发展环境,是马克思关于通过实践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来实现协同发展的真实写照。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断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极端落后的背景环境约束下,我国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下,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频出,雾霾、洪涝、沙尘暴、海洋污染、动植物物种锐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制约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追根溯源是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环境对人实践活动的制约作用。正如马克思的观点,他并未否定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制约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虽然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作用能改变环境,但环境的改变是有限度的,并非任人改变。环境的改变存在一定的边界或临界点,超过该临界点的人类行为将会造成自然环境的不可逆破坏。因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三条实践观的解读为我们当今社会的绿水青山的保护提供了依据。自然环境的制约作用不可忽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必将使人类付出巨大代价,保护当下的绿水青山就是未来的金山银山。因此,发展经济等人类实践活动仍要受到环境的制约。

(三)为教育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经济新常态模式的稳步推进和实现,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做支撑,也需要具体的创业创新环境做支持,更需要成千上万的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培育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做保证。《提纲》第三条所强调的是在实践中,作为主体存在的人同环境与教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提纲》第三条中从实践的角度单独理解“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这句话,表明教育者本人所具备的学识是从后天实践中学习得来的,教育活动本身也是实践的,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及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因此,在看待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既要看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有效推进作用,也要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教育要符合所处的社会发展需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育所处的实际环境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条件,因而教育过程中学习者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培养一流的人才,培养优秀的或高端的创新型人才的实现路径并不能超越所在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大环境而取得成功。换言之,环境、教育以及人的改变必须综合考虑、协调统一。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先进人才的培养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适应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求。

(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指导。2020年1月,新冠肺炎的出现牵动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此次的新冠肺炎都在警示我们应尊重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言,在“人——实践——环境”关系中,人与自然环境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自然的制约。所以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更加文明、更加科学,这是人与自然维持和谐关系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残酷报复;同时应尊重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当前新冠肺炎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抗击疫情实践的过程中,疫情又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认识的,对疫情规律的认识能够为我们抗击疫情提供科学的决策和部署。所以,我们应总结经验教训,秉承爱护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

猜你喜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唯物主义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实践唯物主义对传统唯物主义的终结与超越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哲学理论价值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实践: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费尔巴哈宗教观研究述评
不是自然唯物主义 而是感性唯物主义
——重新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