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

2020-01-16谢延洵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文明

谢延洵

(南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再次引起了全人类的高度关注与冷静思考。恩格斯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38-39作为自然之子,人类本应该有责任、有义务保护自然环境。然而,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人类将世间万物作为人类征服的对象或是服务于人类的对象,生长出了异化劳动及其异化消费行为,使得自然环境频频受害,人与自然的关系失去平衡。事实证明,在SARS、埃博拉、新冠肺炎病毒等重大灾难面前,人类这种认为科学技术可以穷尽世间一切的盲目自信瞬间显得黯然失色。由此可见,新时代深入探讨劳动教育对于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培塑青年学生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绿色生产发展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人类生存境遇与劳动实践的生态价值取向

从人类劳动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来看,“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自然和自然之间物质变量的过程。”[2]207在人与自然交互的过程中,人类借助劳动实践作用于自然并改变自然,同时也改变着人类自身。原本人类在与自然的交互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相互促进、相互成长。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为何生态危机频繁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一)异化劳动与自然关系异化

“人同自身以及同自然任何关系的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使自然界跟另一些与他不同的人所发生的关系上。”[3]165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劳动的异化现象概括为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人与自身生命活动、人与自己的类本质、人与人关系相异化等四个方面。其意义在于揭示: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是人类劳动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生命得以延续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价值取向、精神气质、人格品质则表现出不同的生产方式与结果,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文明形态。

马克思正是在对具有社会历史属性的“劳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肯定“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4]405的巨大历史作用。但同时也指出这种按资本逻辑建立起来的生产方式,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最终必然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换言之,在资本主义创造的异化劳动世界中,人类的生产沦为动物式的片面生产,不再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构造活动。此时,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类能力,都表现出了异己的本质,变成仅仅是“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3]162。因此,在异化劳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异化,工人为了生存,资本家为了逐利对自然界展开疯狂掠夺,是构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而在作为人类自我异化扬弃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不再是异化的、外化的、脱离人的类生活本质的东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占有人本应该具有的本质,在劳动中不断肯定自己,在劳动中创造幸福,在劳动中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劳动活动中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然而,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漠视,“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5]等不利于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增强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理解的倾向。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通过外在的自然修复以维持生态平衡,更需要在劳动实践中引导生态价值取向、生态人格品质的平衡。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除了实行最严厉和最严格法律保护作为刚性要求之外,还需要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育青年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内在信念,践行保护自然的实际行动,从而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异化消费与自然环境恶化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一定形式的消费活动。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从自然界获取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资料,构成人类的消费活动与自然环境问题的休戚相关性。由此可见,消费是迄今为止任何社会形态下共同具有的基本经济行为,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人们的消费行为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事实上,人类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对于各种工业化资源的无止境摄取,形成了以资源浪费、炫耀性消费、过度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异化消费行为,这种消费方式除了维系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之外,还成为满足人类虚荣心和虚假幸福的手段。所以,“异化消费按其本质来说是无度消费,它势必要求经济无度扩张,进而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引发生态危机,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6]

与异化消费相对,绿色消费倡导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对环境有利、不对环境造成伤害的可持续性的消费方式,或者是将消费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的一种负责任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方式不是建立在满足自己虚荣心和虚假幸福的基础上,而是在消费过程中集约节约对资源环境实现循环利用,将绿色环保自觉纳入消费全过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历史奇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青年学生的消费水平也随之迈上新台阶。总的来说,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绿色消费意愿有了大幅提升,但受文化渊源、社会导向、市场诱惑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青年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知能力和践行力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当然这种现象还与劳动教育的弱化、淡化存在着必然联系,正因为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体验,体会不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的铺张浪费式消费。青年铺张浪费的消费方式,不仅与生态文明建设背道而驰,而且还会对自身、家庭、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面对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所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根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变化,劳动教育必须突破被淡化、弱化的局面,从现实社会条件中探寻劳动教育同生态和谐、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劳动教育体系,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只有不断通过劳动实践帮助青年学生体会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提高青年学生生态自觉意识,才能为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提供可能。因此,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是时代赋予劳动教育的新内容和劳动教育价值的崭新意蕴。

二、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诉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形成需要在接受和认可劳动教育的基础上,产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情感。生态价值取向作为劳动教育的目标维度,需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桥梁作用,以劳动实践激发青年学生对生态价值的认知和热情。具体来看,新时代强化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既要在劳动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树立生态价值取向,又要在劳动教育中培塑青年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同时还要以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助力绿色生产发展。

(一)以劳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生态价值取向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5]纵观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文明是在与自然的交流互动中产生、发展并逐步繁荣。在与自然的交流互动中,人类将自身文明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逐步推进。探索人类文明演变的真正动因,劳动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内在动力,而劳动价值取向却是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因素。

诚然,随着人类劳动能力、劳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生产、生活所需资料的能力大大增强,但同时也催生了人们“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异化为对象性关系。这种“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体现在部分青年身上是对劳动价值取向认知的偏差,商品“拜物教”、铺张浪费的消费方式等有损自然环境的现象时有出现,因而需要通过劳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具体而言,一方面,基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帮助青年学生清醒认识“人类不能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7]998,促使青年学生自觉摒弃“天人二分”的异化思维方式,树立起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站在人类共同命运的高度,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劳动实践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开展,而是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与支配,所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抵制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保护的杀鸡取卵、涸泽而渔式的发展思路。

(二)以劳动教育培塑青年学生绿色生活方式

人类生活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生活方式即人们的存在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是对异化消费的积极扬弃,是人类生活方式变革的内在要求。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4]只有当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类才能获得根本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方式的变革与社会发展状况具有一致性。不同的社会发展状况,人对于与自身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物质资料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回溯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变革历程,工业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人对物质无限贪婪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与环境关系的日益紧张;而信息文明则将一些人卷入一个虚拟世界的旋涡,创造的是虚无缥缈的生活方式,在面对虚拟与现实的抉择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疏离的、冷漠无情的。因而无论是享乐主义生活方式,还是虚无缥缈的生活方式都会给人类自身、自然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人类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活方式。

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赋予了劳动教育对于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养成的新内涵。作为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的内在要求,无论社会实际情况如何变化,绿色生活方式将是任何经济形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培塑青年学生绿色生活方式,营造绿色消费的社会风气,是时代赋予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具体而言,在劳动教育理念上,应帮助青年学生理解绿色生活方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逐步引导其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劳动教育内容上,应着重深化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金融、绿色制度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在劳动教育方式上,切忌出现青年学生在课上听劳动,课外看劳动,网上玩劳动等轻视劳动的现象,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劳动条件的创设,使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行为体验。

(三)以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助力绿色生产力发展

绿色发展事关人类生命健康、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在人类文明发展演进历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从宏观层面看,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一步。因为绿色发展是对人类粗放发展、非理性发展方式的超越,从而走向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从微观层面看,绿色发展是现代经济演变的主要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8]28当前,为了克服粗放发展、非理性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我国正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不仅需要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步伐,还需要不断提高绿色创新能力,推动绿色生产力的发展。

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劳动教育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5]。既是对时代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对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贯彻落实。新时代,绿色科技、绿色设计、低碳循环等理念对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社会劳动环境、劳动技能、劳动形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时代机遇锤炼青年一代的绿色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使命。一方面,要立足于绿色发展对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构建青年一代的绿色核心劳动素养,主要涉及劳动过程中生态价值取向、绿色科技创新能力、绿色消费习惯、绿色生活方式等内容;另一方面,要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整合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将绿色科技、绿色金融、绿色设计、绿色制度等相关内容纳入劳动课程,引导青年学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实现绿色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三、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生态价值的实践路径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劳动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引导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激发青年学生的生态自觉意识,需要通过构建劳动教育合力体系,强化劳动教育制度保障体系,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

(一)构建劳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的教育合力体系

青年对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认知亟待增强,这与我国劳动教育体系不够健全有着极大关系。因此,我们要构建协同合作的劳动教育体系。在我国,劳动教育具有公共性和持续性的特征,劳动教育不仅需要学校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而且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齐心协力构建劳动教育合力体系。首先,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我国劳动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特点突出,因而政府要确保劳动教育的广泛开展,即包括正式教育机构和非正式教育机构,使得劳动教育对于青年学生劳动生态价值取向形成全方位的影响。此外,政府还需要不断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以增加劳动教育的供给。其次,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渠道,是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关于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和培育生态自觉意识的重要力量,完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无疑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再次,劳动教育需要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发挥环保NGO凝聚社会参与支持、关爱生态的作用。通过环保NGO充分利用数字化媒介的便捷功能,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或者为主管部门的环保决策出谋划策。最后,家庭劳动教育是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方式形成的基础性教育,对于劳动实践中培养青年生态价值取向具有重要作用。青年的劳动实践参与始于家庭,家庭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家长在劳动中的生态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对青年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比如家务劳动中对青年学生的节水节电意识,家庭环境布置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使青年学生初步形成绿色生产的理念和养成绿色生活方式。

(二)强化劳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的制度保障体系

生态自觉是劳动教育生态价值的具体体现,是广大青年担负起生态责任的内生动力。这种自觉意识不仅需要较高的思想水平、生态修养以及生态道德水平,更需要制度的强化保障。首先,构建劳动教育动力体系,劳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立足于实际,直面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现实问题,找到症结,对症下药,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运用嘉奖记功的机制作为激发劳动教育热情的力量之源;还要加大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力度,精准施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其次,加强劳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力度。劳动教育队伍不仅是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还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劳动教育队伍的生态文明觉悟、理论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中小学劳动课教师、班主任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力度,发挥劳动课教师对生态文明自觉意识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强化劳动教育间接参与者的培训力度,包括学校其他学科教师、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管理人员,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各个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中去,与劳动课保持同向同行,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最后,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对于确保劳动教育中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增强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劳动教育评价机制要遵循价值性与科学性统一,也是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是要将劳动教育中的生态行为作为重要评价因素。生态自觉行为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表现在具体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青年学生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来分析评价劳动教育的实际成效。二是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采用差异性评价和动态评价,保持评价机制的灵活机动性,根据不同的地方实际、不同的评价对象,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三)搭建深入认识劳动实践生态价值的多样化平台

环境权利理论认为,每个公民都有责任也有权利为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年群体参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9]。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实践基地体验活动,不仅使劳动活动参与者收获身心愉悦、品味生态之美的精神体验,而且也成为青年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关系的生动教材。开展劳动教育实践体验活动,要结合地方实际,整合现有劳动资源,将劳动教育与生态环保紧密结合。通过切身体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认识,还可以使生态情感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还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工作,确保学生劳动安全,增强劳动体验。比如,可以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设置专业的讲解员,讲述马永顺从伐树到植树英雄,杨善洲最美奋斗者的故事,前后对照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增强劳动实践生态价值取向的教育效果。还可以广泛开展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一方面通过生活场景的变换体会到别样的生命场景和生活样态;另一方面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青年学生以社会为书本,以天地自然为课堂,在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的活动中汲取更为丰富的成长营养,促使青年学生对于自己存在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人类的生产方式重新思考,增强不同的生命体验。最后,学校定期举办青年学生生态文明论坛。通过论坛探讨学校垃圾整治、校园环境美化亮化、学校周围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拓宽青年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范围和途径,丰富青年学生环境保护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总之,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着培塑绿色生态人的重要使命。为此,各级各类学校要以新时代“劳动观”为指引,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进而推动绿色生产的发展,使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助力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文明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请文明演绎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漫说文明
热爱劳动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