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分析

2020-01-16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区大学生服务

高 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管理学院, 北京 102488)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俗称“第二课堂”,它不仅对学校教育是重要的补充,也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本文以积极青年发展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探究社会实践对我国大学生发展的实际影响。经验调查基于近年来在京某高校的人文社科及管理科学等门类的大学生,有效样本113份,其中,低年级占22.1%,高年级占77.9%;男性占34.5%,女性占65.5%;参加各类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者占91.2%。调查意在检验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实际影响。

一、社会实践的概念与积极青年发展理论

社会实践是人们投身丰富、生动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实际生活,并有意识地促进社会变革的活动。它不同于军训、课堂讨论、模拟、实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而是在课堂外进行的各种组织、调查和服务等活动。社会实践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既有校内实践,也有校外实践;既有报偿性实践,也有无偿性实践;既有专业技能性实践,也有道德性实践;既有职业性实践,也有服务性实践;既有个体性实践,也有群体性实践。校内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包括组织和参与各种学生社团,参与学校管理,影响学校政策,以及一些无偿的服务和有偿的勤工俭学活动。就具体内容而言,这类活动主要包括文明修身类活动、学术科技类活动、文体艺术类活动、社会工作与社团类活动、校园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类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1]。

校外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多元性、挑战性等特点。具体形式包括:调查研究;专业见习、实习;勤工俭学;公益活动与社会服务,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科技、文化、卫生下乡)”“四进社区(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贫困地区支教计划,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大型经济、体育、文化活动;抗震救灾、抗洪救灾及社会各种救助性服务活动;等等。目前,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比例很高,但主要集中在专业见习、实习,调查研究,大型社会活动,勤工俭学及志愿服务活动等。

始自20世纪90年代末和新世纪之初的积极青年发展(PYD)理论,为大学生发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就概念而言,积极青年发展与积极心理学的原理相似。在对青少年的科学研究中,它抛弃了早期研究中强调的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缺陷模型(deficit model),而受到发展系统视角( a developmental systems perspective)的影响,采取一种整合的关系的视角。积极青年发展的中心哲学是,如果青年人与其环境(社会上的人们和组织)具有互益的关系,他们就会走向有希望的未来,对自身、家庭、社区公民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2]。积极青年发展是指通过社区、政府机构、学校及其他人的努力,为促进青年的利益、技能和能力而提供机会,借助青年资产(assets)的积累,而促进发展的结果。具体而言,就是强调青年发展的潜力,通过各种项目和活动,促进青年积极的效果和理想的发展。要促进青年的发展,这些项目和活动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要素,通过青年身心两方面的投入,使其发现“自我”的认同、利益和优势,培养其自尊、效能感和归属感,培养与同辈和成年人的支持性关系,遵从社会规范,形成新的技能、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参与的取向。这些目标也可归结为5C,即能力、信心、联系、个性、关爱(competence,confidence, connection,character, and caring),并由此实现第6个C,即贡献(contribution)[3]。

根据积极青年发展的模式,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智力、德育及综合素质的发展都会具有积极的功能。在本文中,大学生发展不仅是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增进,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的提高,而且是自主性程度、合作能力的提高,自信心和品格的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增强。经验证据表明,在大学时期,某种类型的社会实践经历,通过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抱负,甚至可能影响一个人的职业发展。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发展状况的影响

高校的任务包括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相辅相成的联系。美国主张教育服务社会的先驱乔恩·瓦格纳在其服务学习的实践中,就特别突出“没有无研究的服务和没有无服务的研究”的主张,而里尔登则强调把社区行动与所接受的教育的结构化反思衔接起来[4]26,从而实现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相互促进。高等教育回应社会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论、实践和创新不断互动的过程,而社会实践正是把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科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即在人们主动参与的探索活动中,不断获取和改进自己的经验与观念[5]。美国教育家杜威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都特别强调“从做中学”“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大学生的学习性实践、成长性实践和社会化实践”[1],是一种连接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和社会改造的形式。社会实践使得学生与政府机关、社会组织、成年人及其他青年人处于互动的关系中。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深入机关、社区、企业,广泛接触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改造社会,同时对大学生专业技能、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调查发现,社会实践对大学生都具有或大或小的影响,除了个别同学具有抵触恐惧社会的消极心理,一些同学产生圆滑世故的处事态度外,大多数同学具有积极的变化。

首先,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运用专业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教育程度与公民参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大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同样有助于其学业的进步。原因在于,公民参与会促进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和目的感,因而有助于学业的进步。Alberto Davila and Marie Mora发现,参与学生会或社区服务的青年人比不参与的同辈群体更可能在学校取得成功并读完大学。他们利用长时段的历史资料研究发现,公民参与和学业进步呈现广泛的正相关性。例如,如果年轻人在高中期间从事过服务以完成学业,那么他从大学按时毕业的可能性多29个百分点。Eccles and Barber的与同伴团体有关的研究也发现,参与学校团体与健全的发展即上完高中、在大学的成功(success in college)、戒毒禁酒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持久性相关性[6]26。如专业见习、实习类社会实践,一般与所学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多为职业性生产实践,与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培养也直接相关。这种实践形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成才创造了条件。在笔者的调查中,参与社会实践者在班级的学习成绩分布中,下游占19.5%,中等占56.6%,上等占23.9%,中等以上者占了绝大多数,也许能体现出社会实践的潜在影响。

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必然会遭遇各种困境或难题,需要调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独立或合作地解决,由此促进研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本身也是对自身智力、意志力和人格的塑造活动。约翰·密尔指出,只有在进行选择时,人类的官能如觉知力、判断力、辨别感、智力活动甚至道德取舍等能力才得以运用。如果只因那是习惯就去做,那他就没有做过选择,不管在辨别或要求最好的东西方面,就都得不到实习实践的机会。智力和道德的能力也和肌肉的能力一样,只有经过使用才会得到发展[7]68。调查研究类实践是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策性建议的研究性实践。这类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有利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济南大学心理学系的教师与学生,在学院和城市社区统一安排下,常年在学校周边社区开展“心理学进社区”活动,学生可同时在专业教师以及社区工作者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服务社区居民,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而且也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获得较大进步[8]。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参与社区服务的本科生比那些仅限于课堂讨论的学生更能将课堂知识灵活运用于新情境,更能深入理解社会问题[9]。Newmann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胜任力,增强自主性,促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10]。笔者的调查显示,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中,学术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分布是,较强者、一般者和较差者分别占15.9%、74.3%和9.7%;从学习和做事的态度看,“认真”者占49.6%,“一般”者占46%,“敷衍”者仅占1.8%。一些同学说,社会实践后,自己的目的感增强,做事更为严于律己,培养了务实的精神。

其次,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自信心和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力的发展。社会实践项目使学生与社会、成年人及各类社会组织处于紧密的互动关系中。在共同协商、集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贡献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沟通交流的能力,也感悟到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培养了换位思考的包容心理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促进了人际之间的信任和社会资本的积累。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自尊心和价值感得到满足;困难的克服、成功的喜悦,成为人生的重要资产,培养了坚强自信的品质、集体功效感和公民态度。如勤工俭学类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的培养有着很明显的作用。Eccles and Gootman总结相关的研究指出,以社区为基础的项目具有促进青年正向发展的潜力;Roth and Brooks-Gunn指出,当这些项目集中在强调青年优势的发展系统观时,通过提升积极青年发展的5C(competence, confidence, character, connection, and caring)内涵,可呈现出积极的发展;Lerner则强调,当这些项目涉及积极的、可持续的成长——青年关系、发展青年技能的活动、为青年提供了参与和领导社区活动的机会时,最有可能导致5C的发展[2]。社会实践的重要功能在于提高学生的群体能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通过与成年人、邻居、各种社会与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增强了个人对与他人、团体、国家联系的认识,有助于促进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团结。笔者调查显示,在面临重大人生选择、艰巨任务或困难时,“没有信心”者占37.2%,“坚强自信”者则高达62.8%;在“与他人合作共事、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能力较强者占35.4%,能力一般者占60.2%,能力较差者仅占3.5%。一些同学说,经过实践后,更勇于面对困难,人际交流能力大大增强,效能感提高。

最后,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与社会的关联,培育了宽容精神,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有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因为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要扮演各种角色,担任不同的社会职务,这时,“他要衡量的不是他自己的利益,在遇到几种对立的主张时,他要根据个人偏好以外的准则去做决定;在每一场合都要运用那些依据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准则……他会从心里感受到他是社会的一份子,凡有益大家的事就对自己有益。”[11]因此,社会实践成为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途径。

1999年对学习&服务美国 (Learn &Serve America)项目的评估发现,该项目对学生的公民态度、从事志愿活动的习惯以及在学校的成功具有积极的影响[6]138。在美国,高校与社区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接近于传统的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成为最普遍的服务形式。这类服务包括教育、卫生保健、社区发展、环境项目、建设等各种活动,具体如帮助病人、残疾人、弱智者、无生活能力的人和孤寡老人料理生活,教贫困儿童识字,为移民子女提供外语训练,解决社区犯罪、家庭暴力等问题。“国际教育评估协会”(IEA)在对28个国家青少年的调查中发现,美国学生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学生更可能声称参与过志愿活动;对大学新生的年度调查也发现,参与过志愿活动的大学生的比例,从1989年的三分之二上升到了2000年的81%[12]。如同要学会游泳只能亲自下水一样,大学生参与各种组织活动,教会了参与的技能,会进一步强化参与的倾向。一些研究也发现,与教育程度或收入相比,课外活动是成年社区参与的更好的预测指标;而参与学生会及新闻社团,与对投票及其他形式的政治参与的积极态度之间,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12]。

一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更具影响力的社会实践形式是“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服务—学习”是美国高校教师在长期服务社区的传统上,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实践模式。“服务—学习”与社区志愿服务有着明显的不同。“服务—学习”的参与者与接受者具有平等性、互益性,是伙伴关系;服务者要投入智力、技能和奉献,解决社区的实际问题,必须理解服务机构的使命、结构、活动和治理状况。而社区服务强调的是志愿精神、技能和习惯。“服务—学习”也不同于实地调查、实习,尽管它们存在着某些共同的要素。“服务—学习”强调,学生不仅是观察者,也是积极的参与者,不仅要从“服务—学习”中获益,还必须帮助服务的社区和机构解决实际的问题。“服务—学习”是一种将经验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反思有效结合的方法,在这种形式中,学生运用自己的学术技能和知识解决社区的现实问题。“服务—学习”模式不仅与课程直接相关,而且能够满足社区的真正需要,建立学校与社区的伙伴关系。同时,“服务—学习”强调公民参与和社区控制,不仅是学生的表达,而且是服务接受者在服务活动方面的深度参与。在“服务—学习”中,双方都能在项目中付出和受益,学生所得到的教育满足了高水平的学术标准,社区服务对社会福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服务—学习”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当地问题的理解和对社区与社会问题相互关联的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对他人的同情心、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合作精神和领导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初步的研究显示,同与课程无关的社区服务或志愿服务相比,“服务—学习”在向年轻人灌输公民技能和价值观方面更为有效,单纯的社区志愿服务对教室里发生的事情几乎没有影响[12]。

在我国,作为无偿的志愿性服务活动,公益活动与社会服务类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国情、奉献社会的重要形式,它本身就基于大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成为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载体。在笔者的调查中也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这类实践眼界更加开阔,认识到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了换位思考,更注重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了自身的价值。面对着陌生的亟需帮助的弱势群体,被调查者中38.9%表示会“积极援助”,58.4%表示“虽同情但不出手援助”,表示“冷漠”者仅占2.7%。访谈中也可发现,多数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培养了自己的爱心,但也有少数学生表示看到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和人际矛盾,吃过亏,个人卑微,对社会无奈、恐惧,一般不出头。调查发现,高达92.9%的被访大学生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生活方式的人表示“理解并宽容”,“反对并排斥”者仅占7.1%,表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文明程度在提高。针对明显违背制度、规则或道德的行为,被调查者中39.8%表示会“劝说并阻止”,“虽反对但不制止”者占57.5%,认为“与我无关”者仅占2.7%;当自己所在的单位或社区面临亟需解决的沟通问题时,表示会“自己主动动员同学一道解决”者占38.9%,“寻找相关领导来处理”者占44.2%,而认为这是“集体的事,让别人来管吧”的占15.9%。可见,参与实践的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比较强的。

总起来看,尽管少数大学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预期,但笔者的调查基本验证了积极青年发展理论有关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的假设。可以说,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深化对自身和社会的理解,有利于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通过社会实践,许多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包容意识和团队意识明显增强。此外,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社会实践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内在机理与机制

经验研究表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人格塑造、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价值观等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社会实践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呢?下面试从积极青年发展理论的视角予以解释。

不同于以往把青少年看作是问题的传统思维,积极青年发展理论强调把青年看作是资产,认为青年的优势(strengths)是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正向的发展的。按照该理论,青年处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之中,在这种交流互动中生态环境的资产会赋予青年,增加青年的资产(assets);而青年资产的增加使得青年意识到所出现的机会,并鼓励各种体验的出现,从而出现积极发展的结果。

Theokas和Lerner识别出四种影响青年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资产,即人力资产、物理/制度资产、集体活动与可接近性,这四个领域的资产把青年环境中的实际资产和机会结合起来。人力资产是指人们的优势、技能、才智和能力,影响到人们的角色扮演;物理/制度资产就是实际环境中的物理与制度资源,为学习、娱乐、与人们周围的任何物理环境接触提供了机会,也为青年提供了惯例和结构(routines and structure)。这些资产的存在给青年提供了经验和机会,接近这些资产增加了青年参与的意识、机会和可能性。集体活动涉及社区成员、父母、青年、学校人员及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接触。可接近性影响个人与情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它表示共享环境中的人力资源和资源机会的能力。这种可接近性既指地理上的近便,也指青年与环境中的成年人互动的可能性(从而为接触人力资源提供便利),还指物理环境的安全性[13]。社会实践活动和参加各类社团,无疑增加了大学生与他人、组织和社会接触的机会。学校安排或鼓励的实践项目,为大学生提供了现成的渠道。从可接近性看,校园生活实践无疑是最方便、最安全的实践形式,为更多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身素质的机会。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通过与成年人的接触和共事,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和友谊,扩大了自己的人脉圈,成为自己寻求发展机会的重要的人力资本。通过组织、项目中的互动,青年与不同人之间的共同努力和行动,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促成集体目标的实现,为自己提供了现实的学习机会,有助于自身和集体效能感的实现。社会实践所结成的社会网络关系和团体生活,为青年理解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提供了机会和渠道,增进了人际信任和社会资本,成为青年发展的关键情境。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围墙内的象牙塔走向社会的万花筒,增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提高了研究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得死板的课堂知识成为生动的改造社会的工具,也发展了已有的知识体系。所有这些社会所提供的资产和机会转化成大学生本身的素质和能力。而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又会重新回馈社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知识与实践互相促进,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实现的基本途径。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社会实践的结构化程度。按照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与导师的接触状况、利用技能及领导有价值的社会活动的机会及整个项目的计划与组织状况,可将社会实践活动分为结构化的实践(structured practices)和非结构化的实践(unstructured practices)。结构化的实践是一种制度化的实践模式,它能够保障大学生与指导教师接触、利用知识和锻炼自身的机会,从而能够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美国的“服务—学习”实践模式,就属于这类社会实践。非结构化的实践缺乏制度的有效保障,虽然也能使大学生接触社会,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但由于没有计划和明确的目标,缺乏组织性,社会实践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未能将所掌握的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就很有限。

就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来说,尽管有些学校也安排了少数实践渠道,但大多数学生却很难得到这种实践的机会。缺乏社会实践的经济、导师和单位保障,使得很多学生并未能参与真正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充满着形式主义,造假现象普遍,从而大大影响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发展的功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增加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但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并没有提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对社会感到恐惧,一些学生变得世故和圆滑,不但没有增进社会责任感,反而滋长了机会主义的投机心理。这些问题既与社会实践的制度化与组织状况有关,也与现实社会的复杂性有关,更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价值内涵的张力有关。例如,学校教育学生要敢于同各种不公正的现象做斗争,要关心社会事务,积极参与政治,但社会现实却使得积极参与者遭受各种压力,从而使得大学生价值观迷乱,产生心理困惑,无所适从,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要使社会实践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机制,需要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需要有效的制度和完善的组织体系的保障。从长远看,社会的变革必须与学校教育的发展保持同步,而不应成为阻碍青年成长的藩篱。

猜你喜欢

社区大学生服务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影像社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