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步探索
2020-01-13张立飞李鸿文
张立飞 李鸿文
摘 要: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医药类专业的专业相关课程,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实验动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中,教师自身的思政和职业素质修养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本课程思政元素的初步挖掘,以及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对接等问题,同时也初步探讨了课程思政在本课程中进行的必要性,有效性等问题。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课程思政;探索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 年3月,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
课程思政即是依托现有的专业课程,把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并融入到学科教学体系中去,通过思想引领,价值导向,精神塑造,情感激发等方式培养培育学生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爱岗敬业的热情,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实现德育育人与专业育才的相辅相成。
实验动物学是医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类课程,课程致力于支撑药学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标准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操作,是进行药物研发,药物质量控制等相关专业领域所必需的一门课程。课程组老师从三全育人的目标出发,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初步探索。
一、教师的学习与自我提高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类课程,课程组的教师的学科背景学术性,科学性较强,人文性相对较弱,作为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教师自身思想政治修养的提高和培养是首当其冲的,教师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端正,引入的思政元素也会出现偏差,甚至起到反面的教学效果,课程组的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期间,利用课外时间,坚持每周参加党组织的业余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政修养,同时我们也反复探讨课程的职业内涵,包括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等。
二、课程内容中思政元素的开发与深挖
课程思政的实质是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领相结合,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则体现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共同开发和引领,实验动物学课程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课程组初步挖掘了实验动物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一)利用动物,善待动物
实验动物是经过人工饲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实验动物是活的试剂,活的精密仪器,是人类的替身,在课程中我们引入利用动物,善待动物的理念,提倡动物伦理,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课程中对比引入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虐待动物的材料以及国内外关于缅怀实验动物,纪念实验动物的新闻,比如武汉动科院草坪上的慰灵石,那是2003年非典时期为了纪念为研究非典型性肺炎病毒而付出生命的实验动物,还有引入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动物保护者的理念和行为,引导学生建立感恩实验动物的思想。
(二)适度原则
在科研、教学等过程中,实验动物的合理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同样的实验内容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实验动物进行实验,那么在选择动物的过程中,适度,适当原则就很重要了,比如大鼠和家犬都能达到实验效果的情况,择优从简从小从经济的角度取选择实验动物,适度原则是一种有效的生活原则,不仅在学习上能用,也同样适用于生活,工作等方面,我们的学生不仅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也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课程,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大多是跟生命和健康相关,不管是建立标准的动物品系,还是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及疾病控制,以及实验动物的常见操作技术,实验动物的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无一不跟我们的生命和健康相关,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则无法建立科学有效的体系,在饲养,控制,操作练习等方面,特别是操作练习,每一次的试验练习都是以尽量小的误差率为目标,如果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但枉费了实验动物的生命,还会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埋下祸端,生疏是可以通过练习矫正的,但是态度不严谨而导致的问题则无法通过多次练习而矫正,如同一个定时炸弹,会随时随地爆发,而无从防范,在生命和健康领域和行业中,后果尤其严重。
(四)对生命的敬畏
实验动物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当下,大家都知道野生动物是需要我们保护和爱护,其实实验室里的实验动物,他们对我们人类的意义和牺牲更大,我们出于药物的研发,外科手术的实践等等原因,不得已使用大量的实验动物,但是要时刻记得,这也是一条条生命,给予饲养过程中的尊重,给予实验过程中的尊重,给予生命的敬畏和死亡后的尊重,都是我们课程中必须贯穿的理念和宗旨。
(1)課程组织中思政内容的植入
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我们发现思政内容的植入是个跟思政内容的挖掘一样重要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理论知识点中都可以随意植入思政的内容,如何把思政和理论知识无缝对接,自然过度,即不让学生觉得生硬,也不让学生觉得突然,更能接受,就要思考植入的点,有的放矢。
(2)总结和思考
实验动物学课程思政的探索进行了一学期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不足之处。
首先,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思政元素存在,这个思政元素不应该局限于独立的思政课堂的理论知识点,而是一种广义的,结合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文精神,能有助于学生建立更完整的人格,更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次,专业体系课程的思政元素是思政课程的有效补充,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不等同于一门马哲课程,也许这门课程中没有一个字是讲马哲的,但是它是具体的,跟专业,学术和知识密切相关的,是一种职业道德的引领,职业责任的引领,是专门的思政课堂所无法到达的,是思政课堂的有力补充,我们的社会不仅仅需要专业的人才,还需要有责任感,需要职业道德,需要有职业底线,而我们高校的专业课堂就应该,也能够在将学生引入专业领域的时候,给予专业的思想引领。
再次,课程思政的推进需要有组织有安排的进行,从先后秩序上来看,需要先着力提升教师自身的主观认识和觉悟,教师本身若是专业的思政修养有偏差,那么对学生的教育也必然存在偏差,而作为学生进入专业的领路人,课堂作为专业知识的第一步的引领的阵地,引导方向是对是错是很关键的,所以课堂思政的引入,必须要十分慎重,教师先自省其身,增加课外学习,提升自我;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有意识的挖掘思政的元素,思政元素的挖掘不能随意而行,不是来自于课堂上的灵感,不是来自某个时刻教师的灵机一动,临场的发挥如果不当,反而会造成反作用。
当然,我们在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和挖掘是不够的,在思政的导入中也比较浅显,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比如我们还比较单方面的处于传授的角度,对于学生的引导是否有效,怎样来评价和验证这些思政元素导入的效果等等问题,都是下一阶段需要我们慢慢摸索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鹏程.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的哲学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9-12.
[2]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侧记[N].人民日报,20190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