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01-13马冲
马 冲
(台安县恩良医院,辽宁 鞍山 114100)
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病症,而周围型肺癌作为其中的一类,它是指病灶均分布在肺段下支气管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1];由于该病症在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因此诊断较为困难,使得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因此提高对该病症的临床诊断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将对CT与MRI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2.5±17.5)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5.5±3.5)个月;病理分型:腺癌11例、鳞癌9例、腺鳞癌7例、肺泡癌7例、分化癌6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取病变组织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术后组织细胞学确诊为周围型肺癌;对其CT与MR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1.2 方法。CT检查:选用Philips MX 8000 Dual螺旋CT机进行扫描,并设置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80 mAs、螺距1.0、层厚10 mm、层距10 mm、窗位-450 Hu、窗宽1380 Hu、纵隔窗位10 Hu、窗宽400 Hu;若出现可疑层面或病灶,要行薄层CT扫描,层厚为5 mm。首先协助患者呈仰卧位状,屏气,随后对其肺尖至肺底进行常规平扫;以100 mL碘比醇造影,用注射器经静脉行推注,推注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5 mL,注射完成后30 s,即可进行增强扫描[2]。
MRI检查:选用Philips Achive 1.5T磁共振扫描仪及SENSE XLTorso线圈,让患者保持平静呼吸,并行常规序列平扫,图像采集完成后,指导其屏气,然后快速序列扫描图像。T1WI SE(横断位扫描,层厚5 mm,TR 10 ms,TE 4.6 ms)、T2WI(横断位加冠状位扫描,层厚5 mm,TSE TR 381 ms,TE 80 ms)、稳态进动快速成像(横断位与冠状位扫描,层厚5 mm,TR 3.4 ms,TE 1.7 ms);获取图像后,进一步了解周围型肺癌病变情况。
1.3 评判标准:选择两名影像科医师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作出诊断;对比所有患者经不同方式诊断后的周围型肺癌检出情况与病灶显示。
1.4 统计学方法:组间观察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情况:所有患者经不同方式检测后,其中CT扫描共检出26(65.0%)例周围型肺癌,MRI检出23(57.5%)例,计算结果:检出率(χ2=1.185,P=0.276)。经两组数据对比,CT与MRI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种检查方式对周围型肺癌病灶显示情况:所有患者行CT检查后,其淋巴结65(72.2%)个、侵袭24(68.6%)例、积液20(62.5%)例、血管断面19(63.3%)个;所有患者行MRI检查后,其淋巴结76(84.4%)个、侵袭31(88.6%)例、积液28(87.5%)例、血管断面25(83.0%)个 ;同手术病理结果比较,CT与MRI比较差异明显,淋巴结(χ2=4.380,P=0.036)、侵袭(χ2=11.890,P=0.001)、积液(χ2=16.667,P=0.000)、血管断面(χ2=9.880,P=0.002)。经两组数据对比,MRI检测方式对周围型肺癌的病灶显示情况优于CT诊断,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周围型肺癌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在临床中多表现为胸痛、发热症状,无特异性,且发病过程中具有隐匿性;因此容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只有做好对该病症的准确诊断,确保患者在早期能够得到有效治疗,才能提高周围型肺癌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在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下,CT、MRI等诊断技术均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CT作为其主要检查方式之一,它能提高影像图的分辨率,对病变情况清洗显示,通过三维立体重建与回顾性重建,能使患者的肺内病变部位得到全方位观察,进而提高了其检测准确率与检出率。MRI具有多参数、无损伤、高分辨率的特点,且在诊断中用时更短,成像速度进一步提高;尤其在对淋巴结转移、积液检测等方面,较之CT能对其更加清晰显示。在本次研究中,患者行CT与MRI检测后,两种诊断方式在其准确率上均相差不大,均有待提高,但MRI在对周围型肺癌的病灶显示上更加由于CT诊断方式,若将两种方式结合,则能为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将CT与MRI联合用于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进一步提高其检出率与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