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立场关照下的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刍议

2020-01-11陈卫娟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儿童立场

陈卫娟

【摘要】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旨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学习阅读策略。笔者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速度》单元为例,力求避免把阅读课上成学习“快速阅读”方法的机械训练课,注意从学生的思维常态分析,聚焦阅读策略的适切、聚焦文本内容的精彩、聚焦文本语言的特色、聚焦阅读方法的迁移,强化单元内在的逻辑,使“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顺应儿童思维、突出儿童本位。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 阅读策略单元教学 儿童立场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中年级开始,每学年独立设置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即“预测”“提问”“有一定阅读速度”“有目的阅读”,这是部编版教材的一大创新。教材通过对四个单元的集中学习,培养小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获得基本的阅读策略,从而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速度”单元安排了《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和《冀中的地道战》四篇课文。四篇均为精读课文,课后的学习提示提出了每课承担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借助关键词句读;带着问题读。可见,本单元强调的是方法的指导,而不是专注于阅读速度本身。因此,要避免把阅读课上成学习“快速阅读”方法的机械训练课。正如吴忠豪教授所说:“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阅读策略是部编版教材提出的新任务,也是对语文教师的一种挑战;教师要俯下身子,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这样才能实现教材价值的最大化。”吴教授的话语阐明了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教学一定要立足儿童视角。

一、聚焦阅读策略的适切。立足儿童视角

部编版教材在单元导语、课后习题、交流平台等版块对如何提高阅读速度都有明确的提示,有的方法虽然明确,但操作实施起来却没有具体落实的路径。例如,怎样才能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呢?如何做到“一眼看到的内容要多”“连词成句地读”?学生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阅读要求,会很茫然。如何训练这种能力,让学生真正习得方法,就要从学生的思维常态分析,给学生以示范指导,提供路径,让学生学得明明白白。

1.不回看回读

《搭石》一课提出以下阅读提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怎样才能做到“较快”?提示中这样表述:“集中注意力、不停下来、不回读。”这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给学生遮挡读书法,使学生习得不回看、回读的阅读策略。即让学生准备一张和课本差不多大的彩色卡纸,初读课文时,教师做示范:读完一行,就用卡纸遮住一行,学生就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这就叫不回读。由于不能回看,学生阅读时就会神情专注,阅读速度自然就会提高。

2.一目一句读

《将相和》这篇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连词成句地读,学习扫读,扩大阅读视域。教学这一课时,教给学生扩大阅读视域,一目多字连着读的阅读路径。教师告诉学生,阅读时要尽量拉长“一眼看到的距离”,将字连成词,词连成短语,短语连成句子。阅读视域越大,阅读速度自然越快。然后课件上呈现一段课文,按照由词到短语再到短句、长句的顺序,依次增加内容。这样对学生进行训练,非常直观地让学生明白如何扩大阅读视域,再结合课文进行练习。学生逐步从“一目一词”“一目一词组”到“一目一句”转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阅读的速度。

3.依目标寻读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一课要求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这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猎豹奔跑起来的速度之快,但还有比猎豹跑的更快的事物,文章篇幅较长。怎样才能提高默读速度?教学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根据阅读目标,抓住关键词句寻读的阅读路径。学生默读课文时,提出这样的要求:文中列举了哪些比猎豹更快的事物,具体的速度是多少,边读边标画出关键词句并完成表格。带着目标寻读、跳着读,把长课文读成几组关键词句,阅读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4.帶着问题读

《冀中的地道战》一课,要求“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懂文中的问题。”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故事,离学生年代久远,在阅读时学生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由此,开课时,先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初读课文时,带着问题“寻读”。找到答案,就在旁边写上相应的问题。课中,聚焦重要内容,继续提出相关问题,带着问题细读文本,找到答案再写上“问题”。课后,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再次提问,并围绕问题阅读相关资料,拓宽认知范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借助“提问”,能帮助自己快速、精准地提取关键信息,阅读的针对性更强,阅读时也更专注。

当然,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很多,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让学生可以看到,可以感觉到,可以模仿,拿来就能用,用了就有实效。教师教得有方法,学生才能学得有效果。

二、聚焦文本内容的精彩。顺应儿童思维

本单元安排的四篇精读课文,不仅内容精彩,而且教学目标明确,既有内容感悟的目标要求,也有提高阅读能力的策略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语文课的内容变成对阅读策略的机械训练与灌输,而忽视文本内容的领悟。小学生对精彩的内容更感兴趣,所以,阅读策略要从阅读活动中来,以文本为载体教学阅读策略;阅读策略也要回归到阅读活动中,用策略推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者相互融合。这样的课堂,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才会高,从而在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中习得阅读策略。

1.初读感知更精准

“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要贯穿在整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不管是初读感知课文内容,还是精读感悟课文,阅读都要有一定的速度。例如,教学本单元第三篇课文《冀中的地道战》,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并对问题进行归纳:冀中的地道是什么样子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具有什么作用?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用“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和“连词成句地读”等前两课学到的阅读策略,初读课文,并提出以下要求: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②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想一想,你了解了哪些内容,把解决的问题写在对应的语段旁。初读课文后,组织学生交流:自读课文用了几分钟,解决了哪些“问题”,并进行内容的梳理填空: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抵御敌人的侵略,冀中人民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一般挖在()(),非常隐蔽。地道由()()()等几个部分组成,结构齐全,可以()()()等,隐蔽安全,有()之势。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运用阅读策略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带着问题寻读可以快速提取信息,精准把握文章内容。学生切身体会到了阅读策略给初读感知课文带来的推动作用。

2.精读感悟更丰满

吸引学生的还有文中丰满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连词成句地读”,以此提高阅读的速度,促进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如教学《将相和》第二课精读感悟时,按这样的环节体会蔺相如的形象:

①引导学生用“跳读法”,找出表现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的语句,并用一两个词语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

②交流出示的句子,通过画停顿线的方法,指导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短语、由短语到句子,逐渐扩大阅读视域。

③读后理解文字背后的人物形象。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蔺相如的机智、有勇有谋、顾全大局,逐渐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④总结、反馈阅读速度,分享运用阅读策略的收获。

师生总结得出结论:提高閱读速度是为了推动阅读理解向更深处漫溯,失去同步的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就失去了意义。提高阅读速度,不能以牺牲阅读理解为代价。提醒学生,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基础上,还需要把握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三、聚焦文本语言的特色。着眼儿童立场

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有语文味就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学习阅读策略的同时,兼顾语言文字的品味,表达方法的感知,这样的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1.关注不同文体.彰显文本价值

阅读策略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所承载的主题和功能是不同的,这就提醒教师在落实单元目标时要有整合意识,着眼于单元文本的整体性推进,引导学生既关注阅读策略,又能够从不同的文体阅读中展开多维度的训练。比如教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时,通过比较引导孩子们发现文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列数字,通过数字了解了各种事物的速度。列数字可以使文章更加具体、准确、明白,孩子们在阅读中习得了这一介绍事物的说明方法;教学《搭石》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地、有层次地朗读,在读中感受、体会,在读中积累、内化。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搭建“交流平台”,整合两篇课文,关注文章语言表达上的妙处,感受学习阅读策略与品味语言表达的联系。内化语言的同时习得阅读策略,将阅读策略的实践运用推向深处。

2.读写有效联动,融通语言训练。

读与写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交融的。因此,教师要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通过读写结合更好地理解文本,实现读写互嵌,促进读写同步发展。比如教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时,在学生发现列数字是文本表达上最大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事物,活学活用,孩子们掌握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表达更加准确、明了。教学《搭石》,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文本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展开想象,还原文字背后的画面。比如“……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一段,引导学生感受“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四、聚焦阅读方法的迁移,突出儿童本位

1.关注不同单元,强化内在联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和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一脉相承,这无疑是对上学期阅读策略学习的总结与检验。目标是否达到,阅读能力是否得到生长,都将在本单元“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中,得到检验与落实。若有缺损,还可以实施教学补遗。在本单元课文中,四个脍炙人口的名著故事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单元导读中提出“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所指的阅读方法便是要寻得合适的阅读策略,促进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以四篇名著选段为引子,将猜读、预测、提问、跳读、寻读等阅读策略,有意识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同时根据不同的文本选择多种策略交替使用。如,《草船借箭》和《景阳冈》是精读课文,就可以采用带着问题寻读,借助关键词句赏读等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品味人物形象,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是略读课文,可以通过跳读、猜读等策略,大致读懂原著的选段,战胜畏难心理,保护孩子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活动中,指导阅读实践,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养护,打开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窗户。

2.关注阅读实践,建构经验体系

学生通过学习阅读策略单元,学会了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不代表学生就具备了快速阅读的能力,能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自如的阅读了。策略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运用中才能转化为能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不仅要在课内学习中落实,还要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课内外相互结合、反复运用,阅读速度才能真正提高。教师还可以设计“计时阅读表”,安排不同时段:课内阅读、课后提升;不同主体计时:教师计时、同伴计时、家长计时、自我计时等,检测自己阅读速度是否得到提升。通过具体数据的前后对比,不断强化、提高阅读速度的意识。在比较中,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这种成就感将成为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同时,在比较中学生也会不断反思,认清自己的阅读现状,从而实现“计时阅读表”管理阅读速度的功能。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建构起阅读策略的经验体系,实现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双向发展,从而满足学生未来学习、生活的需要。

立足儿童的视角,把阅读策略的适切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关注精彩的内容、语言的特色,不断整合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实践,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教学中不断给学生提供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会愈加高涨,并获得持久阅读的动力。

(本文系江苏省宿迁市教学研究微型课题“构建小学语文童心课堂的实践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编号:SQWK2019-061。)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部编版教材儿童立场
师生共读,以读促读
关于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的初步分析
“趣”教“乐”学
部编版教材到底该怎么教?
论写作教学的不断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渗透教学
数学规定:儿童视角下数学文化的关照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让“手中的画”更美
儿童立场——英语活动课应从这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