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日语专业毕业生去向看日语教学改革

2020-01-10

科教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考研日语毕业生

程 茜

(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5)

近年来,日语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和日语人才的就职状况并不乐观。日语专业毕业生在结束大学四年的学习之后,跨专业考研、出国后重修语言班、本专业考研缺乏研究能力、就业不对口、业务范畴局限于听笔口译等现象屡见不鲜。上述现象是大学在培养人才时,对“应用型人才”缺乏理解,在教学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以“学生”为中心造成的。因此,笔者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希望为大学日语教学改革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

1 日语专业毕业生去向与现行日语教学中的问题

本章将列举日语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的选择和所遇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现行大学日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病。首先,以某大学2017 届-2019 届日语专业毕业生为考察对象,结合同校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学状况,进行了整理分析。

1.1 学生毕业后的选择与问题

2017-2019 届的日语专业毕业生合计156 人。其中,共有35 人选择了出国,留在国内的121 人中,17 人考研,25 人考公务员,79 人就业。以下是对毕业生做选择的出发点和面临的问题。

1.1.1 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情况

毕业后的继续深造包括考研与留学,共计37 人。考研可分为本专业考研(5 人)和跨专业考研(12 人)。留学可分为在国内毕业之后直接申请日本大学的大学院(8 人),和先就读语言班再考虑申请大学院(12 人)。

从人数上来看,多数考研的毕业生没有选择继续学习本专业。从跨专业考研的人看来,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相对狭窄,万一不能对口就业,那么就会造成7 年学习时间的浪费。因为学习成本高于就业收益,所以他们会选择再去学一门其他的专业,以便应对毕业后的就业形势。而本专业考研的学生一样意识到了日语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形势的严峻。日语院校的教师人数已经饱和,研究生毕业依然要面临不能去学校执教,只能去公司就业的现实。而公司对日语专业人才的要求并不需要有研究能力的人,所以日语专业的研究生在公司就职并不比本科生更有优势。

再看留学的情况。有能力通过网络直接申请日本大学院的人占少数,大多数人选择了去日本先读一年语言班,再在语言班申报大学院——这样的选择无疑值得国内大学四年制日语教学制度进行反省。在国内学习四年语言,为什么到了日本还要去语言班学习语言,国内的日语教学究竟在哪方面不如日本的语言班,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并非语言能力欠佳,而是没有学术能力,不明白日本的大学院是怎样做学术研究的,所以报考无门。那么这就涉及到国内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欠佳的问题了。

1.1.2 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情况

去日本就业的人有10 人,国内就业的79 人中,24 人从事和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其余55 人从事非对口工作,还有25 人报考了公务员,这其中能用到日语专业考公务员的人数只有4人。

除日本企业近年来对华投资减少的原因,选择不对口就业的学生一方面是因为日语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企业的发展繁荣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因为日语能力欠佳,在在华日企就业的人中,写作能力低下,不能回复客户邮件;口语能力低下,不能电话接洽是主要问题。这说明,在学期间,写作教学和口语教学的训练不足。

在日本就业的10 人少有入职高端行业的。大多数人的职业是在日本的酒店、老人院、配送业做服务工作,多以体力劳动为主。而这样的行业并不能体现出日语教学的优势。

1.2 日语教学中的问题

日语专业和日语教学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目前的日语教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2.1 课程同质化、不能以学生需求为中心

例如,一些学校在设置日语精读的基础上开设了日语泛读。本意是让学生广泛阅读,理解文体脉络,开拓思路,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但实际上很多日语泛读的课堂组织形式还是让学生读课文、翻译文章。教学方式与精读,翻译等课程几乎一样,并不能体现出泛读的特色,让学生有所收获。

1.2.2 教学评比过于注重形式化

有些院系为了激励老师提高教学质量,会不定期举行教学评比。但实际上,评比标准常侧重于多媒体器材的应用及课件精美程度,从而忽视了教学的内核本质,让形式大于内容。

笔者认为,发达的网络时代确实为学习提供了便利。但现场感强烈、互动性强烈、生动直观的课堂教学永远不可被网络教学所取代。传统教学可以适当应用现代技术,但教师的重心仍应放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

1.2.3 教学与市场脱轨

院系不能及时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机制僵化。虽然每年院系都会提交人才培养方案,也会进行一定修订,但大部分内容还是沿袭过去。对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没有做过调查,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存在一定滞后性,因此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2 解决现存学生问题与教学问题的对策

综上,必须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以便扭转大学日语教学的尴尬局面。大学日语教学必须以学生培养为中心,设置实用且有价值的课程,为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2.1 针对学生的教学辅导方案

2.1.1 就业对口式教学

对那些毕业后有意向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有必要对其进行能够满足相关行业需求的教学。例如,市场需求量较大有跨境电商和日语编程等岗位,那么学校可以以此为立足点,向学生们教授相关领域的课程,让日语的语言教学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对学生的就业有所帮助。

2.1.2 了解考研和毕业生及留学生的去向

有必要对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掌握本专业对跨专业考研有何作用以及需要。因为日语本身只是一门语言,它的就业前景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业后,为了就业而跨专业考研无可厚非。而日语专业也可以为用日语考研的学生和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指导和帮助。

要对毕业生及留学生的去向有所掌握。毕业生及留学生的就业和深造会给未来几年的毕业生提供导向和借鉴。应该与他们建立联系,借鉴经验,使之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标准和参考。例如,可以把毕业生留学生在工作和留学中遇到的的问题整理出来,设计成教学方案,将之适时地融入课堂。这样的课堂内容更加及时有效,会对在校生了解实际岗位与留学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2.2 针对校方和课程的改革

2.2.1 把握市场走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日语+”培养模式,低年级主要侧重语言技能培养,高年级增加了很多方向或专业课,但由于课时有限,容易流于表面,有些重要课程只开设一学期,且理论知识占比较多,学生掌握效果不佳,无法达到市场要求的水平。日语专业应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深化课程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要安排合理,突出实践,更多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例如: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互助共享,与经贸、教育、计算机、介护等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院系实行交叉融合,培养日语复合型人才,比如师范类院校可以在课程中加入日语教育学相关理论和实践;参考兄弟院校经验,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善。

2.2.2 打造灵活的师资队伍

要培养适应市场的日语人才,首先要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目前各高校专任教师多为毕业于国内外高校的日语语言学专业硕士博士,其优势仍在语言学,对一些专业课知识及教育学并不擅长。为了提高日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应进一步完善专任教师的培养机制,提供并创造出国交流、访学深造、企业进修、挂职锻炼的机会,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学习,日语教师可以将最新最前沿教学手段落实到实践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法,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同时,对一些专业性社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高校可以从企业招聘优秀人员作为客座教师承担教学。也可充分利用科技便利,跨校跨专业聘请名师名家开展网络教学。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灵活结合的师资队伍。

综上,本文以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为中心,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各高校应根据毕业生去向和市场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及时调整教学,积极探索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日语人才。

猜你喜欢

考研日语毕业生
我的考研故事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伤心的毕业生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