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朴炳奎教授益气养阴法辨治大肠癌思路

2020-01-10张海山郑红刚花宝金

中医药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津液大肠癌大肠

张海山,郑红刚,花宝金*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安庆市立医院,安徽 安庆 246000)

朴炳奎(1937-),全国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会长,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科研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扶正培本法治疗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朴炳奎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1 大肠癌病因病机

1.1 本虚标实是大肠癌发病的根本原因

朴炳奎教授认为大肠癌病因病机与气阴亏虚及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互结密切相关[1],本虚标实是发病根本原因。大肠归属于中医六腑,是管腔器官,与肺相表里;通过与脾气运化、肾气蒸化固摄、肺气肃降及胃气通降共同传化糟粕、主导津液。脾、肾及肺为主的三脏气阴亏虚为本。气虚致气机失调,气机郁滞,由气及血,血停不行,瘀阻脉络;气虚亦无力运行水液,致水液代谢失调,水湿内生,内生痰浊;且湿郁日久,郁而化热,内生湿热,灼津亦可为痰;痰浊阻滞,内生瘀血,瘀久化热,瘀热内结,久成积聚。阴虚则致肠燥,从燥化热,热毒内结,血热致瘀,久聚成积。标实以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诸因互结,致脏腑不调,久成癌毒;癌毒热盛,伤阴耗气,又加剧阴液亏损、正气亏虚,致癌毒愈猖。

1.2 气阴亏虚是大肠癌发病的核心本质

朴炳奎教授认为大肠癌的发病根本是气阴亏虚。气虚以脾、肾、肺三脏为主。脾为生气之源、后天之本,《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肾为生气之根、先天之本、五脏阴阳之本,《医碥·杂症·气》曰:“气根于肾,亦归于肾。”《医旨绪余·命门图说》曰:“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肺为生气之主,与大肠相表里,肃降宗气及津液,《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素问·五藏生成》曰:“诸气者,皆属于肺。”阴虚以脾胃、大肠及肾肺亏虚为主。脾为太阴湿土,胃为阳明燥土,脾胃之阴足则通降下行,受纳腐熟水谷,《临证指南医案·卷二》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大肠主津,为传导之官,以降为顺,《灵枢·本输》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肾阴为一身阴之本,《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曰:“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肺为阳中之阴,水上之源,《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脾、肾、肺三脏为主气阴亏虚,致气血阴阳失调,病邪内生,诸因夹杂,久则发为积聚。

2 大肠癌的治则治法

2.1 调补气血阴阳,以“气”以“阴”为主

朴炳奎教授治疗大肠癌,治则为调补气血阴阳,协调脏腑经络,以“气”以“阴”为主,益气养阴法改善诸脏气虚,存津液,扶正培本[2]。《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调补气血,以“气”为主。气虚当补是为扶正,气实当调是为祛邪。补气当以脾、肾及肺三脏为主,《理虚元鉴》曰:“理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知斯三者,治虚之道毕矣。”益脾气充生化之源,布散全身脏腑经络,脾气升转,上输心肺以布水谷之精,化血化津液,下降谷气及水谷精微充养肾精,后天养先天;益肾气护先天之气,目的仍是增养后天之本而强脾,先天资助后天;益肺气以结合清气及水谷之气生成宗气,主一身之气运行及调节全身气机。《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曰:“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类证治裁·喘证》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补益三脏之气,扶助正气以祛邪[3],脾肾肺相互促进,以补脾气为主要关键点,正如《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调理气机当以脾胃肺肝为主,《重订灵兰要览·积聚属性》曰:“治积之法,理气为先。”调脾胃气机升降、调肺胃气机上逆、调肝气郁滞及上亢,疏通脏腑气机阻滞,调节经络气机运行及气血津液平衡协调,祛除邪气以扶助正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大肠癌患者阴阳两虚,以“阴”为主,养阴当以养脾胃、大肠及肾肺之阴为主。《灵枢·本输》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脾胃与大肠同属阳明经,统括为“胃家”,以腐熟、通降下行水谷及糟粕。“胃家”多气多血,阳气昌盛,从燥化热,耗津伤液,当以养阴为要。脾弱飧泄,胃强便难,脾胃伤则促进结直肠癌变。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与脾先后天互资,脾胃互为表里,阴阳相济,肺肾金水相生,养诸脏腑之阴目的实以充养胃肠之阴为要,既养阴扶正,又清胃家之实,达水足火自灭之效,亦可抑制大肠癌进展防止癌变。

2.2 分期治疗,诸法合用

朴炳奎教授治疗大肠癌根据不同时期,早期主以祛邪解毒,中期扶正与祛邪并重,晚期主以扶正培本为治则[4]。扶正以益气养阴为基本治法,兼以补血温阳;《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祛邪以调理气机、活血化瘀、祛湿化痰及清热解毒为基本治法。活血化瘀,能够散血瘀,通脉活络,瘀散气通,瘀散水行;祛湿化痰,能够改善脾、肾、肺三脏及三焦的气化功能,疏通水道,代谢津液,达调津液的目的;清热解毒,多与其他治法合用,清热毒,消除炎症与感染,达解癌毒之功;临床治疗大肠癌,上述诸法,多结合运用,需综合考虑,要因人制宜,能辨证论治。

3 用药平和,合理分配,缓缓图之

朴炳奎教授遣方用药多中正平和,少用猛攻。大肠癌患者中医药治疗多周期漫长,甚则终生服用,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像一些虫类药物,如:全蝎、蜈蚣等需慎重择之,宜少宜轻,用药当以中正平和为主;同时,同类的抗癌解毒中药长期使用也应当合理的分配运用,以降低药物的蓄积,减少人体的耐药性,抑制药效的下降。此外,大部分患者年龄偏大,脾胃功能不佳,且多经过手术、化疗、放疗及靶向等一种甚至多种治疗,耗气伤阴严重,人体处于一种极度脆弱的状态,故治疗上需缓缓图之,切忌激进强攻,不以消除或缩小肿瘤为目的,当以稳定的病情控制为基础,更好的生活质量为追求[5]。

4 验案举隅

张某,男,78岁,2013年5月23日初诊。现病史:2012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未予重视。2012年12月腹痛再次发作,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肠镜:距肛门7 cm见肿物。术前CEA:44.74 ng/mL,CA19-9:224 U/mL;术前胸CT:右肺下叶小结节;术前腹盆腔CT未见转移。2012年12月25日于当地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直肠)中-低分化腺癌,侵及肠壁全层达外膜脂肪组织,淋巴结转移:1/14,pT3N1aM0。术后复查CEA:4.83 ng/mL,CA19-9:42.13 U/mL。术后FOLFOX方案化疗3周期,加局部放疗25次、同时配合口服单药希罗达化疗。初诊症见:大便不成形,2~4次/日,周身乏力,偶气短,稍口干,纳少,眠可,小便调,体重较术前增加2 kg。舌略暗,苔黄,脉弦滑。中医诊断:肠蕈,气阴两虚,癌毒内蕴。西医诊断:直肠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化放疗后,中-低分化腺癌,pT3N1aM0。治法:益气养阴,解毒抗癌。处方:白术15 g,山药15 g,枳壳10 g,益智仁20 g,半枝莲20 g,藤梨根20 g,土茯苓20 g,仙鹤草20 g,陈皮10 g,炒山楂10 g,炒神曲10 g,炒麦芽10 g,木香10 g,砂仁3 g,沙参10 g,枸杞子15 g,黄芪30 g,太子参15 g,苏梗10 g,肉苁蓉20 g,女贞子10 g,甘草6 g。14剂,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配合消癌平分散片。

2013年8月15日二诊:复查胸片:双肺结节影。复诊症见:大便成形,3~4次/日,纳眠可。舌淡红,苔薄黄,脉缓。处方:前方去藤梨根、仙鹤草、肉苁蓉、女贞子,加生薏苡仁20 g,白英15 g,乌药15 g,白豆蔻5 g。14剂,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配合消癌平分散片、西黄解毒胶囊,中成药隔日交替口服。

2018年4月12日十三诊:复查胸部CT:双肺小结节,同前。腹部B超:脂肪肝。复诊症见:无明显不适症状。舌稍暗,苔薄黄,脉弦滑。处方:白术15 g,山药15 g,枳壳10 g,益智仁20 g,半枝莲20 g,白英15 g,土茯苓20 g,生薏苡仁20 g,苏梗10 g,白豆蔻5 g,陈皮10 g,炒山楂10 g,炒神曲10 g,炒麦芽10 g,黄芪30 g,当归10 g,肉桂10 g,太子参15 g,枸杞子15 g,绞股蓝15 g,乌药15 g,甘草6 g。14剂,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配合软坚消瘤片、参一胶囊。

按:该患者老年男性,直肠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化放疗后,病情较为复杂。患者因术后、化放疗后致气阴两虚,气虚脾伤,脾病及肾致脾肾两虚,且放疗损伤肠道,引起肠道刺激征,故见大便次数增多;正气亏虚见周身乏力;脾虚不运见纳少;阴液亏虚见口干;脾虚不运,水谷不化津液而成湿,湿郁日久,郁而化热,热灼津液,化而为痰,血行不畅为瘀,故舌略暗,苔黄,脉弦滑。术后阴液流失,且癌毒、化疗、放疗本身皆为热毒又进一步耗损阴液,伤及脾肾肺之气,加剧癌毒侵袭,故朴炳奎教授治疗上注重益气养阴,培补先后天之本,兼清热解毒化湿。方中白术、山药、黄芪、太子参益脾、肾及肺气,枳壳、陈皮、木香、苏梗调脾胃、肺、肝气机;沙参、枸杞子、女贞子养脾胃、肾、肺之阴;益智仁、肉苁蓉补肾精;半枝莲、藤梨根、土茯苓、仙鹤草、砂仁清热解毒化湿;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甘草注重护胃气。二诊患者大便次数仍多,去肉苁蓉、女贞子减轻滋阴补阳之力,防止阴盛湿缠,故加生薏苡仁、白豆蔻侧重化湿之力;加乌药增强行气之功;解毒去藤梨根、仙鹤草改用白英以防耐药之弊,同时配合两种中成药共奏解毒之效。三诊、四诊至十三诊均以益气养阴法培补先后天之本,辅以祛邪解毒治法,辨证论治,随症加减。通过一系列治疗,该患者病情控制稳定,未见复发转移迹象。

5 小结

朴炳奎教授临床辨治大肠癌,认为本虚标实是大肠癌的致病之所在,脾、肾、肺为主的三脏气阴亏虚为其核心本质;临床上多采用益气养阴法为主要治法,以调气血补阴阳,协调机体平衡,扶助正气,培本固源;同时分期论治,合用诸法,祛除湿、热、痰、瘀互结之毒,调畅全身气机,平衡气血阴阳。同时,临床用药应中正平和,合理化裁,缓图徐进,不以彻底消除肿瘤为治疗目标,而是以稳定的病情控制为基础,以高质量的生活品质为目的,以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为追求。“稳”“高”“防”为贯穿始终的治疗理念。

猜你喜欢

津液大肠癌大肠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