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改革实践经验总结

2020-01-10吴玉霞何天明

科教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研究法学时园艺

吴玉霞 何天明 田 嘉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

“园艺植物研究法”2000 年全国范围内学科调整后为了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所开设的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农业科学研究课题设计的基本原则、田间试验设计技术的课程。[1]随着原来的园艺学科下的果树专业、蔬菜专业和观赏园艺专业合并为统一的园艺专业后,原来针对各相关专业开设的“果树研究法”、“蔬菜研究法”和“花卉研究法”合并为现在的“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本课程对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科学研究的通用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农林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素养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配合本课程在全国出版的教材主要有廖明安主编的“园艺植物研究法”,[1]刘魁英和王有年主编的《园艺植物试验设计与分析》。[2]有个别院校如天津农学院将这门课程叫“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3]2000 年改革之初,这门课程在我校只针对园艺专业本科学生开设。自2006 年我校开设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后,这门课程也纳入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2000-2017 年,这门课程的授课时数为50学时。2017 年,为适应全国农业高校本科教学改革新形势,新疆农业大学将这门课程由原来的50 学时缩减为30 学时。本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部分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如何在减少学时的情况下不降低教学质量,成为主讲教师亟待下手解决的主要问题。

作为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笔者有幸参与了这门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改效果评价改革的全过程,兹将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总结如下,以资参考。

1 改革针对的主要问题

新疆地大物博,地理气候条件复杂,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园艺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园艺产业的体量大,这在客观上对高水平的园艺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刚性需求。由于地处边疆,园艺产业发展需要的大量高级人才多年来主要依赖于本地农业高校培养。新疆农业大学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的一所高等本科农业院校,培养高水平有创新能力的园艺专业高素质人才义不容辞,建设与培养目标达成度高的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园艺植物研究法”作为园艺专业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骨干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方法论、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方面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是园艺学科重点建设的课程之一,也是现代生命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的重要组成部分。[4-6]

1.1 语言障碍

新疆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成分复杂。目前,我校有一半以上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园艺专业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有一半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不是很高,对这部分学生面言,用国语授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加上“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原理相对复杂,计算工式多,内容抽象,教学内容需不断更新,学习方法有别于其它专业课程,这更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是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实际区情。

1.2 课时数减少

为适应新时代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时农业院校本科教学质量诊断评估工作的推进,以及园艺专业资格认证工作的启动,园艺专业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校为适应新形势,对原有的园艺专业支持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在这轮改革中园艺植物研究法由原来的50 学时的授课时数改为目前的30 学时,教学手段由原来的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实践教学转变。

2 主要改革措施

2.1 课程内容的重新组织

我们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紧密结合本课程在专业技术培养中承担的主要目标达成度,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解构,做到对该门课程的整体优化,重点突出。主要针对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中普遍反映出的共性问题,如试验设计不合理、缺乏数据处理的专业技能、统计分析不规范、论文写作中论证逻辑性不强等,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并编写了新的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大纲适当删减课程中陈旧的内容,增加现代园艺产业相关知识,涵盖了园艺植物研究课题的全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了研究方案设计、课题实施民、指标调查、试验结果整理、统计数据分析到科技报告撰写的全过程。

由于“园艺植物研究法”开设之前,园艺专业与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已修完了“生物统计”“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但由于在修上述课程时,学生的毕业论文还没有着落,对课程的学习仅限于课堂听讲和考试,加上上述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内容相对较难,由于没有实际案例作支撑,学生缺乏实训,对课程的重要性意识不到,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开设“园艺植物研究法”一般到第四学年,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业已确定,个别学生已经开始文献综述的写作与课题的实施,所以在“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学生毕业论文中出现的具体案例教学进行现身说法,参照他们实验中得到的有关数据为材料,用具体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为此引导学生重新学习以前学习过的试验设计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使实践教学与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园艺植物研究程序、科技论文写作以及他们自己课题的深入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体的能力。

2.2 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园艺植物研究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十分必要,因为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主体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以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为目标。在具体教学中,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让学生自讲,如在授课之初,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具体的实验来组织3 个实验报告,组内各成员进行分工协作。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分组在课堂上以PPT形式汇报,汇报人由组内成员推举,汇报过程中回答教师和同学们的提问。教师对PPT 质量和汇报内容适时给予讲评、总结、纠正或辅以穿插讲授,根据每组学生的整体表现接受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评价。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了口才,锻炼了学生的勇气与胆量。此外,学生也学会了小组内成员间如何分工协作,更多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和差距,团队意识进一步加强。

2.3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由于课时数减少到30 学时,我们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考核方式原来的由考试改为考核,不组织专门的学期末课程考试,而时分解为上课过程中若干考核单元,加大了实验报告在成绩评定的权重(70%)。在总评成绩组成中,除了出勤率处,还增加了课堂提问和测验。在实验报告中增加了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培训和考核内容,如将方差分析作为实验报告内容之一,使同学在熟练运用统计软件进数据行分析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分析过程的掌握,为毕业论文撰定中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奠定基础。在课堂提问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个案分析,增强全班学生对某一研究方法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让学生在教学环节唱主角,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实践环节,我们通过具体的嫁接实验,通过嫁接成活率来评定小组成绩,通过各组对嫁接成活的分析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生产的能力。通过种种考核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热爱科研、积极进取的思想。

3 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来评价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效果,以此为根据实时跟进改革方案的调整和完善。对学生的总问卷调查是主要的方式之一。每一次完整的教学流程结束之时,任课教师都要设计若干问题,制定成问卷,发放给学生,然后等学生交上来后进行统计分析。为了保证调查的公正性,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学生反映上来最多的问题是希望学校安排更多的机会参加实习,在实习中学生普遍反映学到了真正有用的知识和能力。

另外,通过学生撰写文献综述的水平,特别是论文格式和文献查阅和分析的水平来评价学生对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掌握程度,以此评价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一方面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虽然有强烈获得能力提升的愿望,但由于时间所限,特别是民族学生语言上对国语掌握程度的参差不齐,查阅和分析文献显得粗糙。这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环节需要加强习题训练和作业,如让学生根据各自毕业论文的题目查阅文献,进行独立的试验设计、田间区划、选择合适的调查分析方法,给出数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方差分析和解释分析结果等。

园艺植物研究法是一门内容庞杂、学科交叉明显比较新且较难讲授的课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教师们不断研究和探索。[7-9]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愿上述积累的改革经验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高能力的园艺专业创新人才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研究法学时园艺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奇葩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园艺
《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07—2016年我国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