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柏地黄汤合白虎汤在阴虚火旺型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2020-01-09王冬梅
王冬梅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10.4%,其中以2型糖尿病(T2DM)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常常合并高血压、肥胖症等代谢综合征,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需进行有效的降糖治疗[1]。目前临床中多采用药物疗法,首选二甲双胍,效果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糖,但长期使用极易产生胃肠道反应等不良症状[1]。中医提倡辨证分型治疗T2DM,诸多研究发现,中药在调节糖脂代谢、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方面效果稳定,且中药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2]。本次研究旨在观察知柏地黄汤合白虎汤在阴虚火旺型T2DM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阴虚火旺型T2DM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为46~69岁,平均(57.23±4.15)岁;病程为2~8年,平均(5.14±1.23)年。观察组中男性38例,女性37例;年龄为45~70岁,平均(57.42±4.09)岁;病程为1.5~8年,平均(4.96±1.35)年。2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WHO(1999年)提出的诊断标准[3]。1)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任意时间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2)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PG)浓度≥7.0 mmol/L;3)空腹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中,糖负荷后2 h血糖(2hPG)≥11.1 mmol/L。以上3项标准在不同时间点检测2次方可确诊。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阴虚火旺证的辨证标准,主症:口干咽燥、盗汗潮热、骨蒸发热、五心烦热、喜渴冷饮、多食易饥;次症:心悸、耳鸣、耳聋、头晕、腰酸、溲赤便秘,形体消瘦;舌脉:舌红苔黄、脉细滑数,或细弦数。
1.3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的西医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并确诊者;2)入院前3个月内未参加其他药物研究者;3)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性疾病者;2)合并其他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者;3)妊娠、准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5 方法
1.5.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即给予患者二甲双胍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161),首次服用0.25 g/次,2~3次/d,依据病情逐渐增加,每日剂量保持在1.0~1.5 g。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知柏地黄汤合白虎汤治疗,药方如下:生地黄30 g,黄柏20 g,玄参、葛根、天花粉、牡丹皮各15 g,山萸肉、山药、茯苓、知母、泽泻、粳米、麦冬、石膏各10 g,炙甘草6 g。加水煎服,一次1剂,分早晚2次服用,2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治疗药物,还需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按时检测血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5.2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阴虚火旺证候并测量血糖。2)血糖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3)糖化血红蛋白(HbAlc):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的HbAlc。4)不良反应:统计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5.3 疗效判断标准依据《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5]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评估,显效为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显著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恢复正常,证候指数≥70%;有效为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所好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接近正常,证候指数为30%~70%;无效为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未见好转,证候指数≤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45%,观察组为96.36%,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治疗后,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 (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
2.3 2组患者HbAlc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的HbAlc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HbAlc水平比较 (例,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观察组为5.4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T2DM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等因素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即“三多一少”的症状,随着认识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其发病率逐渐增高,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治疗,甚至会累及其他组织器官,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6]。临床中常采用西药治疗,其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并发症是其主要的缺陷,如临床中常用的二甲双胍片,长期使用会引起胃肠的不良反应[1]。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总有效率为85.45%,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均显著降低,但相比之下观察组的效果更优,可能与其加用知柏地黄汤合白虎汤治疗有关。
依据T2DM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及“体质量减轻”等临床症状,中医将其归属于“消渴症”的范畴,发病原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加上后天调摄不当,脾胃受损,气血亏虚,发为消渴,依据其证候、病机及具体病情辨证分型治疗,以燥湿清热、活血通络、益气养阴为治疗原则[7]。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许多经典药方得以传承,而知柏地黄汤合白虎汤是在知柏地黄丸和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减而成,主要由生地黄、黄柏、牡丹皮、葛根、玄参、天花粉等中药制成,药方中的生地黄味甘苦,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的作用,黄柏、玄参、天花粉、牡丹皮、葛根等均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且天花粉可退热解郁,玄参可滋阴凉血,麦冬可润燥生津,黄柏可泻火解毒,葛根可生津止渴,牡丹皮可活血化瘀,玄参可滋阴解毒,山药具有健脾养胃、降低血糖的作用,茯苓药效平和,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石膏具有清热的作用,与知母共用可产生清热燥湿的功效,粳米可润肠胃,泽泻可利水泻热,山萸肉补肝益肾,甘草具有中和药性的作用,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可产生降火清热、生津凉血的功效[8,9]。故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36%,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这与刘青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证实知柏地黄汤合白虎汤在阴虚火旺型T2DM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