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六经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2020-01-09韦细连朱晨晨李湘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病证少阴厥阴

韦细连,朱晨晨,李湘玉

慢性心力衰竭指在适量静脉血回流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一种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瘀血,属于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1]。慢性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且发病率居高不下,日渐成为公共医疗事业的一大负担[2]。西医目前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有限,而中医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方面作用突出,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多采用脏腑辨证,主要围绕心、脾、肾三脏进行治疗。通过临床观察与收集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症状,其符合六经辨证法则与规律,现从《伤寒论》与中医理论方面等对六经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意义进行探讨,以明确六经辨证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1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知

中医学无“慢性心力衰竭”这一病名,但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悸、喘咳、水肿、乏力等症状,将其归为中医学“心悸”“喘证”“痰饮”“水肿”“虚劳”等范畴。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遍布全身,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心功能下降时,无力推动血液运行,继而出现体循环瘀血、水肿等全身症状。由此可见,心自身虚损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关键和根本,其他症状为继发症状,所以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学上总体属本虚标实之证,心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瘀血痰饮为标。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阳气占有重要地位。藏象学说认为,心属火,为阳中之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这些均说明阳气对心功能的维系至关重要,也是决定慢性心力衰竭病情顺逆的关键。阳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液,水液代谢异常易加重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堆积,而病理产物又可消耗阳气,造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出现心阳暴脱、阴阳衰竭等危险证候。

2 六经辨证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六经辨证起源于古人对自然界光照变化的概括,至东汉张仲景时,将外感疾病的各种证候群进行归纳总结,并以六经命名,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疾病,用来阐述外感疾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每一类疾病的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关系、预后转归等均有差异,以此指导治疗,临床将这种方法称为六经辨证,统领外感疾病的治疗。时至今日,六经辨证仍是中医临床中的辨证大法之一,柯琴《伤寒论翼》中阐述“六经为百病立法”观点:“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证立法。”这一观点与目前六经辨证在临床中的作用相符,六经辨证不仅可用于外感疾病的治疗,亦可用于各类内伤杂病的治疗[3],上述拓宽了六经辨证的应用范围,也是六经辨证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基础。不仅如此,如上文提到,阳气盛衰是慢性心力衰竭发展、预后的关键[4],而《内经》又根据阳气多少划分三阴三阳,故从阴阳角度观察,六经辨证适合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主要出现心悸、气喘、咳嗽、水肿、失眠、少尿等症状[5],与张仲景《伤寒论》六经病描述的“悸”“短气”“咳嗽”“蓄水证”“不得卧”“小便不利”等描述一一对应,故六经证候群涵盖了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因此可以采用六经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3 六经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3.1 太阳病证与慢性心力衰竭 太阳主一身之卫表,阳气分布一身之肌表,抵抗外来之邪,太阳病证则为邪气侵袭机体,正气初起抵抗阶段形成的一类病证,故张仲景论述太阳病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肺主皮毛,太阳病证与肺密切相关,肺与心同处上焦,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若邪犯太阳,肺气壅塞,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但由于太阳病证机体阳气充足,心气损耗较少,故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或较轻微,如“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中的“微喘”,或表现为实证,如“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或心阳初见损耗,膀胱气化功能初见不利,如“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这些证候临床常见于前心力衰竭阶段或临床心力衰竭初期,实证可用小青龙汤、大陷胸汤、五苓散等祛邪,虚证则用桂枝甘草汤一类较平和的补益类方即可。由此可见,心力衰竭的太阳病证阶段,因机体阳气消耗较少,故应及时治疗,驱邪扶正,可延缓甚至截断病势。

3.2 阳明病证与慢性心力衰竭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病“胃家实”三字,既反映了阳明病的证候特点,又揭示阳明病的病机特点。阳明经为机体多气多血之经,本气多燥,而阳明腑证多以燥屎结于肠中,大便困难为主症,其邪热与糟粕结于肠中,腑气不通,上扰于心,长期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并伴有“喘”“潮热”“小便不利”“不能卧”“谵语”等证候。《伤寒论》描述为:“脉迟,身重,腹满而喘,潮热,手足截然汗出,大便硬”,“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久则谵语”,“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等,故慢性心力衰竭的阳明病证实证宜以通下法治疗,诸多学者采用大承气汤类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6-8]。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发黄疸多为阳明燥热夹湿,熏蒸心胸,且心力衰竭病人小便不利,湿热不得下行,熏蒸皮肤而发黄,《伤寒论》阐述此机制为:“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阳明病……色黄者,小便不利也”,此证应清热利湿。《伤寒论》曰:“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故临床心力衰竭合并黄疸多用茵陈蒿汤,但茵陈蒿汤药物较苦寒,易伤阳气,应中病即止,并可在处方中加入白术一类药物,即能利水,又能健脾益气,防其阳气耗伤。

3.3 少阳病证与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由于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堆积及机体阳气推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机体气机失调。张曦光等[9]认为调节气机升降之法需贯穿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始终。少阳为气机调节之枢纽,《素问·阴阳离合论》指出“少阳主枢”,足见少阳在气机调节中的重要性,故而有“少阳为之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描述,气机壅塞少阳同样影响心功能,伤寒论将这一机制描述为:“伤寒,脉弦细……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伤寒五六日……心烦,或胸中烦而不呕……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咳”,故而从少阳调节气机,加速病人病理产物的清除,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益处。临床部分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缠绵难愈,耗伤气血,气滞血瘀,胸胁苦满,抑郁焦虑,食欲不振,均表现为少阳病证,临床常用柴胡类方进行调治,效果甚佳[10-11]。

3.4 太阴病证与慢性心力衰竭 《伤寒论》对太阴病证提纲的描述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此条反映太阴病脾阳不足,寒湿内盛的基本病机。脾阳虚则水谷精微失于运化,气血生化不足,心失所养,且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上泛至心,影响心功能,发为心力衰竭。临床病人多有畏寒怕冷、食少腹胀、肢体浮肿、小便短少等证候,此证当以温脾散寒、运化水湿为要,《伤寒论》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即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太阴病证阶段,宜服用四逆汤类及理中汤类方。若病人太阴病证较轻,可用理中汤类方,以温脾散寒,黄衍寿等[12]运用附子理中丸为基础方治疗心力衰竭效果妥当。若病人病情较重,已有涉及心肾趋势,则使用四逆汤类方较妥当,临床大量使用四逆汤类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报道[13-14]。慢性心力衰竭在太阴病阶段可并发黄疸,《伤寒论》记载:“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提示心力衰竭并发黄疸的机制为太阴寒湿,小便不利,郁而发黄,临床当用茵陈术附汤治之。太阴病证出现标志着机体阳气衰退,但其只是三阴病的开始,相对而言较好治疗,故慢性心力衰竭在太阴病阶段需合理治疗,避免传入少阴,转化成心肾阳虚证。

3.5 少阴病证与慢性心力衰竭 少阴病是六经病中危险证候最多的一类,其提纲描述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提示机体阳气衰微的病理状态,且张仲景《伤寒论》中有“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不得卧寐者,死”等死证描述,这些均由于心肾阳衰的缘故,心阳不足导致心不能行血,心功能下降,元阳不足同样影响心阳,且导致膀胱气化不足,水饮上泛或泛溢,出现全身水肿、尿少、咳喘等心力衰竭证候,且心肾阳虚、阳虚水泛证型是慢性心力衰竭终末心肾综合征的主要证型[15],故而少阴病证多见于慢性心力衰竭的难治性终末阶段,此阶段病人心功能衰竭情况较严重,中医药应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伤寒论》曰:“少阴病……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故临床多用真武汤以温阳利水,太少两感者,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真武汤治疗,而少阴热化证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所见极少,故在此不做讨论。

3.6 厥阴病证与慢性心力衰竭 厥阴病证是六经中较特殊的一类病证,张仲景论述为:“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伤寒指掌》指出:“此皆厥阴自病之热证,并非伤寒传经之热邪。盖厥阴内藏相火,其消渴,火盛水亏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肝火乘心也”,故而可知厥阴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性,厥阴病证阴阳各趋其极,如《诸病源候论》记载:“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寒”,从而形成寒热错杂的病证,治宜清上温下。临床部分心力衰竭病人由于阳气亏虚而发为心力衰竭,又合并肺部感染,出现痰黄、口苦等热象[16],此时应寒热并用,《伤寒论》厥阴病篇记载乌梅丸,乌梅丸不仅是治疗蛔厥证的主方,也适用其他寒热错杂之病症,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见到寒热错杂之厥阴证,使用乌梅丸治疗,并根据文献报道,乌梅丸尤其适用于充血性和隐性心力衰竭[16-17]。

4 典型病例

病人,女,65岁,2018年11月16日初诊。主诉:心慌2年余,加重1个月。病人2年前出现心慌心悸,伴气短乏力,忽视未治疗。1年前双下肢出现水肿,心悸加重,夜间气喘不能卧,遂赴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家人要求中医诊治,以真武汤为主方,熟附子剂量用至90 g,症状减轻后停药。2个月前病人心慌、心悸再次加重,下肢水肿,咳嗽气喘,腰痛膝酸,再次服用真武汤后效果不佳。刻下除心慌心悸、气急气喘、下肢水肿外,同时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咽干咽痛,心烦不寐,大便干燥,小便白天不利,夜尿频多,舌质淡,有齿痕,苔水滑微黄,脉沉细。西医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中医诊断:心悸,水肿,不寐(厥阴证)。治法:调和寒热。处方以乌梅丸加减:乌梅15 g,炒黄连6 g,黄芩10 g,熟附子15 g,干姜10 g,桂枝15 g,细辛5 g,生白术30 g,炙甘草20 g,茯苓30 g,熟党参15 g。7付。二诊:病人水肿消退明显,小便白天通畅,夜尿减少,咽痛减,夜寐较安,但仍心烦,大便较干,心悸未改善,前方加当归30 g、生龙骨30 g(先煎)、生牡蛎 30 g(先煎),7付。三诊:病人双下肢未水肿,小便白天通畅,夜尿1~2次,无咽痛,夜寐较安,心烦大减,大便通畅,心悸时有发生,考虑病人心气不足,前方去熟党参,加红参10 g(另炖),7付。四诊:病人诸症均明显缓解,故守前方治疗,嘱均衡饮食,加强营养。

按:病人心力衰竭起初表现为心悸心慌,气短乏力的心气虚证候,未加干预,气损及阳,心阳不足,累及于肾,出现下肢水肿,夜间气喘等心肾阳虚证候,属少阴证,前医使用真武汤得当,故症状得到控制。然前医熟附子剂量使用偏大,温阳同时耗伤阴液,火热内生,已由少阴证转化为寒热错杂之厥阴证,故前医再次运用真武汤,效果不明显。刻下就诊时病人存在明显的阳虚证候,但又有心烦不寐,咽干咽痛,大便干结,苔微黄等热证,故用乌梅丸调和寒热。二诊时病人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心悸,大便干结,加用生龙骨、生牡蛎安神定悸,并用大剂量当归润肠通便,兼养心血。三诊时病人仍时有心悸,考虑起初心气不足,气短乏力,故用红参以补气以安心神。四诊时病人诸症大有缓解,嘱其注意饮食起居,回家调养。

5 小 结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中医优势病种之一,中医药治疗方面有广阔前景,较多学者在治疗方面进行诸多探讨,并积累了一定经验。然中医辨证论治有多种辨证方法,现主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辨证方法为脏腑辨证,但慢性心力衰竭的转归和预后与机体的阳气盛衰息息相关,而阳气盛衰为六经辨证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故六经辨证可能适合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因此得出慢性心力衰竭每一经的证治要点,慢性心力衰竭病在太阳,以祛邪为主;病在阳明,以通下为要;病在少阳,治宜调气;病在太阴,需温脾散寒;病在少阴,温阳利水;病在厥阴,调和寒热。六经辨证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慢性心力衰竭病在三阳,阳气尚足,多为实证,需及时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甚至阻断病程。然病入三阴后,阳气衰弱,虚证居多,慢性心力衰竭的太阴病证阶段是关键节点,应积极治疗,避免传入少阴,慢性心力衰竭进入少阴病阶段则预后不良,而厥阴病尚有转机,也需重视其治疗。总之,六经辨证给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在今后临床中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猜你喜欢

病证少阴厥阴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基于复杂网络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病证结合人群分型研究
刍议俞根初对厥阴病证治的认识与发展
马年生人初之气运气养生
厥阴病篇再论
论少阴“三急下”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四逆散开阖以运少阴枢机论治抑郁症❋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感冒咳嗽之浅谈
《伤寒论》第282条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