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思考
——基于制度建设视角
2020-01-08朱宇峰
朱宇峰 徐 炯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杭州 310053)
一、高校提升治理能力需构建制度规范体系
2019年10月28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高等教育而言,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应对标世界一流,深化综合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体系。2017年1月,国家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进一步明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1]。高校应该主动对接国家宏观政策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构建以一流质量标准为核心的制度规范体系。
二、高校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现状
(一)基本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完善大学治理结构。近年来,各中高校大力开展内部治理能力建设,深入梳理政治、行政、学术、民主四大权力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的现代大学制度,初步建构起适合自身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依法治校理念得到全面普及,逐渐成为学校办学、办事的基本理念和工作目标,大学章程建设基本完成,一系列规章制度基本建立,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基本实现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亟待建立高水平规范性的制度体系
《纲要》指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这为高校建立高水平规范性的制度体系确定方向,但实践证明,高校在治理体系建设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仍未建立高水平规范性的制度体系。从宏观层面来讲,高校治理体系建设成效仍然受制于国家宏观法律法相对滞后的制约;从学校内部治理角度来讲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内部权力边界不清、党政权力不协调、学术权力弱化、民主管理机制运行不畅、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等[2]。
三、高校构建制度规范体系的三个着力点
(一)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特征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这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尊重了我国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高校优化内部治理结构,要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以党委为领导的政治权力、以校长为主体的行政权力、以学术委员会为主体学术权力、以各类监督机构为代表的监督权力。要以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为出发点,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并实施动态调整,既保障权力有效运作,又防止权力被滥用。推动四种权力均衡协调,相互制约,既确保党委领导的核心地位,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又发挥校长治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行政效率提升;还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主导作用,推动学术繁荣;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二)推进大学章程落实
现代大学治理与现代社会治理一样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现代社会的治理智慧和法治精神。制定大学章程是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高等院校制度的顶层设计,是高校的“宪法”,大学治理能力能否提升,关键在于章程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执行是否到位,是否围绕大学章程打造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范制度;应该按照“依法办学”“依章治校”要求,稳步推进章程落实。与此同时,对标世界一流,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党政议事决策程序及清单,制定实施各类议事《章程》,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及时制定或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开展。
(三)推进“放管服”改革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指出,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实质是顺应规律、激发活力、促进创新,这是由高等教育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来讲要做到三点:推进“放”,赋予高校更大办学自主权;创新“管”,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优化“服”,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从高校层面来讲,应当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良性发展机制[4]。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在“放管服”改革中进行积极探索,调整和优化内部机构,厘清校院两级管理职责,不断提高办学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