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音乐编辑的职能定位探析

2020-01-08符华婷

科学咨询 2020年18期
关键词:出版物音乐作品策划

符华婷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重庆 400000)

引言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音乐图书文化传播链条上,出版社音乐编辑发挥了重要的职能作用,能够为音乐内容、品质鉴别以及音乐传播中重要的实施者。经过多年发展,音乐编辑的职能定位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作为音乐编辑必须以自身音乐审美、音乐知识素养为基础,践行与传播图书音乐文化,推动音乐在不同媒介中获得更好的传播效应。基于此,加强对新媒体时代出版社音乐编辑职能定位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音乐编辑职业现状分析

音乐编辑职业具有多行业融合、跨媒体交互传播的特点,无论从上世纪唱片、卡带,还是现如今新媒体下的数字音乐,不同类型音乐编辑行为都有着不同方式,以各种名义存在于市场中[1]。也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推动音乐产业的发展,而音乐编辑职业内涵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受到快节奏市场经济影响,各行各业发展中,相关从业者往往注重技术、轻理论,音乐编辑成为了媒体与音乐界之间衔接的主要桥梁[2]。但音乐编辑本身职能是探索音乐理论,同时引领音乐潮流的能力逐渐被世人所忽视。为了能更好的迎合大众审美需求,必须能够准确把握音乐文化的流行方向,如果过度强调音乐娱乐功能,音乐编辑职能也会发生偏差,从社会文化守望者向音乐文化工业创造者的方向转变,也逐渐消磨了音乐编辑的社会责任感,也逐渐养成了“商业利益至上”的思想意识,音乐编辑会更加强调音乐内容的娱乐性,音乐艺术追求反而变得稀薄。另外,新媒体时代下,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网络音乐较为盛行,而音乐作品也不断出现恶俗化、媚俗化以及低俗化的特点,导致音乐作品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显得逐渐薄弱。

二、新媒体时代下音乐编辑职能定位

(一)策划型

所谓的项目策划型音乐编辑,主要是针对音乐类活动、栏目、节目等进行策划、统筹与销售类型的音乐编辑人才,在音乐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项目策划音乐编辑行为的出现,主要是在流行音乐、大众传播趋势下加速发展,继而不断出现更多新型音乐编辑活动方式[3]。对于出版社音乐编辑人员来说,能够学会对音乐出版物的有效策划,是提升音乐出版物满足新时代需求的重要素质,而策划性编辑是新时代音乐编辑全新定位。

(二)音频制作型

这类音乐编辑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高的能力。一方面,在音频编辑过程中,必须能够准确把握音乐和画面的关系、音乐与语言之间结合,利用现有音乐库资料以及积累的音乐素材,通过现代化的音乐编辑技术、制作软件等完成后续施工。将音乐与语言、画面整合中,编辑人员还起到翻译、把关等重要角色。另一方面,音乐编辑不仅需要对音乐素材有效编辑之外,还需要编辑音响效果,保证声画对位、音频与视频结合。这些问题无疑都能够体现出一个音乐编辑人员对技巧的掌握、编辑技术的娴熟。

(三)新媒体音乐编辑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音乐编辑出现了两种类型。其一,是传统音乐编辑类型,充分应用新媒体下的各种技术、设备,优化音乐编辑作品,促进其能够更好的传播。其二,新媒体下越来越多自媒体音乐平台出现,音乐类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不断出现,这些音乐编辑具有较好的项目策划能力,具备一定音乐素养,能够准确的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大众对音乐的感知,具有一定的洞察力与前瞻性,能够用幽默的口吻、犀利深刻语言表达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看法。

三、新媒体时代下音乐编辑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

(一)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常识

与新媒体下编辑人员相比,传统编辑受到印刷、文字编辑技术影响稳定性较强。而新媒体环境下,音乐编辑面对的工作因素较多,除了音频、画面以及文字基本要素外,还必须具有多方位整合的综合思维能力。传统的音乐编辑表达方式以单线为主,与音乐内容之间存在从属关系,但同时具有一定独立性。为了从听觉上提升冲击力,需要更加贴近受众心理,更加追求音乐的质感,让听众明白音乐创作者的意图。而新媒体给音乐领域造成的冲击也相对较大,音乐行业发展迅速也十分迅速,音乐和各大综艺的融合不断紧密,音乐编辑更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同时不断学习,涉猎更多艺术领域,掌握更多的艺术文化尝试,为推动音乐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4]。

(二)具备一定的政治人文素养

新媒体下,各类音乐软件、APP、数字音乐出现,音乐信息传播方式从过去单线特点,逐渐变为分散性传播模式,呈现出巨量化、自由化、分散化的特点,呈现出全民参与以及信息娱乐的特征。音乐编辑人员需要承担起文化传播的使命,具有音乐人、媒体人双重身份,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政治引导作用。新时期的音乐编辑,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能够确保作品具有主流媒体艺术信息传播质量。受众在接收到音乐作品后,对民众政治信仰、态度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要求媒体从业者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能够将高品质、高审美的音乐文化作品传递给大众。

(三)版权保护意识

音乐编辑作为传媒、制作、出版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对于图书、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行业中音乐编辑,必须维护出版者利益,确保相关的利益方能够依法享有相关的权益,具体包括专有使用权、删改权、版本权利、转载权、摘编权等。新媒体下音乐编辑,必须能够明晰版权法中的相关条例,能够树立完善的著作权意识,尊重创造者名誉权,不能肆意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同时,更需要维护自身发行、出版权,合法推广自己的音乐编辑成果。

音乐编辑在使用音乐素材、音乐作品进行加工、出版或再生产过程中,必须能够注意到原作者的版权利益,在没有拿到原作者同意前,不能随意将其散步,或肆意改编他人的音乐作品[5]。同时,对音乐创作者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都需要给予尊重和保护。对于广播电视、新媒体产业下的音乐编辑人员,需要注意,在作品二度创作中,可以在作品中适当标识出原作品来源、出处等。尤其是以商业盈利目的的,不仅需要依法给予版权费用,同时切勿剽窃、抄袭,不能单凭自己主观臆断混淆传播的事实情况。

四、新时期音乐编辑发展途径

(一)强化创新,推出精品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音乐出版物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同时音乐出版物也其他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所关注内容相对较多,不仅需要关注知识内容,同时需要关注音乐出版物自身声、质、色、调等元素,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6]。在音乐类教材、音乐读物等出版物进行策划中,必须注重创新,不断推出创新性产品。音乐编辑人员必须注重出版物内容创新,从生活中选材,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让读者、听众能够通过阅读、音乐出版物欣赏等,获得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必须注重专业形象以及品牌建设,不断退出专业化精品音乐制品,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高品质的音乐出版物,提升其对音乐出版物品牌的认识。

(二) 增强实用性,满足不同层次受众需求

音乐编辑在对音乐类出版物进行编辑、策划过程中,必须做好自身定位,确定自身受众群体。例如,对于音乐教材类出版物,其受众群体为教师、学生,或者是家长;而对于音乐周刊等读物,娱乐性较强,更多受众群体是从事音乐行业的人员、歌迷等。在进行编辑策划中,需要划分受众群体年龄层次,对不同专业、不同年龄层等对象,提升音乐出版物的专业性,切实保证音乐出版物的质量。正如音乐教材编辑工作,需要音乐编辑自身具有较强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有些内容,还需具有一定的音乐改编、创作能力,这样才能保证音乐教材符合音乐教学实践工作的需求。只有保证教材中音乐作品准确性,才能发挥教材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新媒体时代下,还需要提升音乐编辑服务性,提升音乐出版物内容实用性,能够与时俱进,更加能够吸引受众群体的眼球,以便于其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占有率。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音乐编辑是当今社会文化建设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编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影响音乐文化的传播,影响音乐作品的社会效益。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音乐编辑职业定位也必须发生改变,除了必须具有必须的知识修养外,同时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人文素养,树立较高的版权保护意识,才能更好的迎合新媒体下对音乐编辑的需要,推动音乐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出版物音乐作品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2017年出版物
本期策划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