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倪菊秀治疗小儿百日咳痉咳经验探析

2020-01-08孙婷沈佳颖韩海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董氏井穴百日咳

孙婷,沈佳颖,韩海琼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末吸气时伴有特殊的鸡鸣样吼声为特征。如未有效及时的治疗,病程可持续2~3个月之久,故称“百日咳”。重症或体弱婴儿患本病时易发生肺炎、脑病等严重合并症[1]。倪主任专注儿科临床治疗50余年,对于难治病百日咳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临床多见的痉咳期的治疗,倪主任采用内服汤药结合多种外治法,大大缩短病程,效如桴鼓。笔者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分期辨治

百日咳在中医学中当属时疫范畴。倪主任认为百日咳病位在肺脾,病因分内外两方面,内因属外感时疫,内因责之于伏痰内蕴。小儿“五脏六腑,成而不全,全而未壮。”“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脾虚湿胜而生痰,时疫之邪引动伏痰,相互搏结,阻遏气道,继而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典型百日咳分3期,初咳期、痉咳期、恢复期。初咳期,类似感冒咳嗽,可有发热、咳嗽、流涕及喷嚏等,舌尖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临证时需辨邪的寒热属性,临床上以风热为多,倪主任拟方银翘散加减,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恢复期,痉咳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逐渐痊愈,伴随纳谷减少、夜寝汗多、舌苔淡薄。倪主任认为脾肺常相互影响。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肺内水湿不化,凝聚成痰,导致肺内痰浊存留;疾病末期,正邪相争日久,肺气耗伤,子盗母气,由肺虚累及脾虚。故倪主任以“肺脾同治”的思想[2],补益脾肺,脾胃机复,肺气得展,则痰浊即化,咳自瘥也,方拟异功散或星附六君汤加减。

倪主任认为应当重视痉咳期的治疗,痉咳时,其状十分痛苦,重者面赤腰曲,牵引两胁,颈引舌伸,涕泪交流,眼泡浮肿,目睛出血。且年龄愈小,病情愈重。西医一般予以抗生素治疗,若已发生痉咳,抗生素的疗效则不能肯定[3],而此痉咳期多依赖中药,且治疗效果显著。痉咳期外邪已然入里化火,痰火胶结,气逆更甚,故痉咳连连不已,需待吐出痰涎方可暂缓。邪热内扰,灼伤血络,故口渴心烦,面赤唇红,目睛出血,衄血及痰中带血。若痰热之邪犯胃,则胃火上逆而呕吐;若犯肝,则肝郁化火而目赤胁痛。《幼科发挥》云:“凡咳嗽有痰有气,痰出于脾,气出于肝,皆饮食所化,脾总司之也……故治痰咳,先化其痰。”倪主任以此为据,认为痉咳期的治疗当宣肺化痰,使邪去正安,方拟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 宣肺化痰,邪去正安

倪主任认为年幼或体弱小儿罹患此病,由于不耐疫邪之侵,在痉咳期容易导致邪热内陷的变证。小儿在百日咳痉咳期虽顿咳连连,即使咳已数月,而邪未尽者,切不可见咳止咳,急于敛肺收涩,当宣肺化痰,令邪不至深入,避免闭门留寇,损及脏腑与正气,使邪去正安。夏禹铸《幼科铁镜》曰:“治病不可关门杀贼,脏腑之病,必有贼邪,或自外出,或自内成。祛贼不寻去路,以致内伏,是为关门杀贼。如伤寒贼由外入,法宜表散……”且小儿肺脏娇弱,难任峻利而尤宜轻剂也。故倪主任以三拗汤合止嗽散,清灵之方,轻而入肺,擅祛上焦之邪,且轻可去实,不使伤正。

三拗汤方中麻黄辛温微苦,为肺经专药,功可散寒宣肺,利水平喘,杏仁性苦微温,功可宣降肺气,与麻黄相须为用;甘草为佐使,益气调和,三药相合疏风宣肺,止咳平喘。其中,麻黄需用水炙或蜜炙,以缓其温升之性。止嗽散,其组成为桔梗、荆芥、蒸百部、蒸紫菀、蒸白前、甘草、陈皮。方中荆芥辛香解表,桔梗苦辛开肺,百部、紫菀润肺止咳,陈皮、白前化痰降气,甘草和中甘缓宁嗽。功能疏表宣肺,止咳化痰。程氏指出:“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两方合用共奏宣肺透邪之功,润肺化痰,痰祛咳自瘥也。

3 灵活应用外治法

3.1 针刺董氏“十井穴” 对于痉咳、咳嗽而痰不活的患儿,倪主任常用针刺董氏“十井穴”来治疗,屡获奇效。董氏“十井穴”非针灸学的五输穴之井穴,而是取其十二井穴中的十穴,具体包括少商穴、商阳穴、中冲穴、关冲穴、少泽穴,双手共十穴。此十穴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因董氏儿科董廷瑶教授首创针刺此十穴来治疗痉咳,故本文中简称董氏“十井穴”。《针灸大成·卷五·十二井穴图》篇指出:“人病臌胀,喘咳,缺盆痛,心烦,掌热,肩背疼,咽痛喉肿……可刺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也。”“人病气满,胸中紧痛,烦热,喘而不已息……可刺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商阳也。”《针灸大成·卷七·手厥阴心包络经穴歌》:“脉起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针灸大成·卷七·手少阳三焦经穴歌》:“脉起手小指次指之端……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针灸大成·卷六·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脉所出为井金……主疟寒热,汗不出,喉痹舌强,口干心烦,臂痛瘛瘲,咳嗽,口中涎唾”故凡见有咳喘,胸宇不适,咽喉肿痛,目疼耳聋都可选用这些井穴,且这五条经络并非随意取之,它们或为肺经或络于肺或经过于肺,百日咳病位在肺,远道取穴皆以此为据[4]。故针刺董氏“十井穴”以宣开肺气为主,清热泻火,兼以利咽解痉,使上逆之气得平。

3.2 穴位敷贴 倪主任在临床上常用穴位敷贴法治疗咳嗽痰多难祛的患儿。药物组成:白芥子、细辛、甘遂等药物,研成细末,用蜂蜜、醋调成直径约1 cm大小圆饼状,敷贴于天突、肺俞、膈俞、脾俞共7穴,每周2次,每次45 min,因婴幼儿皮肤娇嫩容易出现过敏症状,故可适当减少敷贴时间,一般30 min为宜。方中细辛性温,温肺化痰;甘遂苦、甘、寒,有驱逐痰涎之功;白芥子辛温,温肺祛痰。三者合用,祛痰力强,去除宿根,疗效显著[5]。穴位敷贴通过特定穴位的药物敷贴,咳加速穴位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之气随穴入经归脏,透达病所[6],且儿童依从性好,副反应小,疗效显著。本案患儿并非穴位敷贴疗法的常规对象,倪主任将此法应用于痉咳期,针对性地祛痰,同样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4 病案实录

患儿男,3月龄,2019年4月20日初诊。主诉:阵发性鸡鸣样咳嗽12 d,加重1周。患儿于2019年4月9日因阵发性咳嗽1 d就诊于静安区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当时腋下体温37 ℃,咽红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未闻及啰音。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9.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25.3%,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59%,C反应蛋白<8 mg/L,甲、乙型流感病毒阴性。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予以头孢克肟、美普清、仙特明等治疗。4月15日,患儿咳嗽加重,夜咳为主,咳则面红,可自行缓解,遂前往市儿童医院就诊。查体:无发热。两肺可及少许湿啰音。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22.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19.7%,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70%,C反应蛋白35 mg/L。细菌培养百日咳鲍特菌阳性。诊断为百日咳,予以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口服,每次75 mg,每日2次,服药5 d后,病情无明显缓解,故来本院寻求中医诊治。

刻下,患儿咳嗽频频,咳时面红,每日发作十二三次,夜间咳甚,偶有呕吐痰涎。腹胀满,纳乳减少,大便每日3~4次,不成型,小便清长。舌质红苔厚腻,脉浮数。西医诊断:百日咳。中医诊断:顿咳。辨证:外感风热,痰热内阻。治则:宣肺清热止咳。方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炙麻黄、生甘草、厚朴、橘红络各2 g,杏仁、象贝母各5 g,射干、葛根、紫菀、百部、天竹子、炒川连、桑白皮各3 g。2剂,水煎服。另针刺董氏“十井穴”,并穴位敷贴1次。

2019年4月22日二诊。痉咳略瘥,但夜咳尚剧,舌红苔仍腻,脉滑数,大便每日3次,小便清长。前方去象贝母、葛根、川连,加川贝母2 g,姜半夏、鸭跖草各6 g。5剂,水煎服。并穴位敷贴1次。

2019年4月28日三诊。咳嗽声减,夜间咳嗽已少,痰声已松,舌红苔仍白腻。治拟清热止咳化痰。方用炙麻黄、生甘草、厚朴、川贝母、橘红络各2 g,杏仁、紫菀、百部、天竹子、鸭跖草各5 g,黄芩、姜半夏各3 g,桑白皮6 g。7剂,水煎服。并穴位敷贴1次。

2019年5月6日四诊。患儿咳嗽基本已无。拟方星附六君汤加减:党参、甘草、陈皮、青皮、制南星各3 g,白术6 g,茯苓、半夏各9 g,竹节白附子2 g。7剂,水煎服;并穴位敷贴1次。患儿告愈。

按: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故感邪以后易夹痰。患儿初时感受风热之邪,侵袭肺卫,继而与伏痰相互搏结,痰热蕴肺,阻遏气道,以致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痉咳。倪主任认为该患儿经过西医抗生素治疗,热度已退,正处于痉咳期,虽顿咳连连,但咳声不爽,痰声不松,舌苔白腻,示肺气不宣,痰热内阻,故予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清热宣肺。

其中三拗汤疏风宣肺,止咳降逆。橘红络、紫菀、百部、象贝母化痰止咳;天竹子功善止咳化痰。《福建中草药》中记录:南天竹干果实三至五钱。水煎调冰糖服。可治百日咳。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南天竹在止咳平喘、抗菌、降压等方面均有明显活性[7]。故倪主任将天竹子作为治疗百日咳的主要药物。又因顿咳经旬,肺气上逆,故佐桑白皮、厚朴泻肺降逆;葛根与黄连合用清热燥湿,既能清透邪热,又能升发鼓舞脾胃清阳之气[8]。2剂后顿咳略瘥,但舌苔仍厚腻,痰多未松,为风痰未尽也,故去象贝、黄连、葛根,加川贝、半夏、鸭跖草清热燥湿,祛痰止咳。三诊时顿咳转和,唯尚留咳痰,故予原方巩固7剂。药后肺气宣顺,以星附六君汤益气健脾化痰而治告愈。

5 结语

自我国实行计划免疫以来,百日咳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可近年来,百日咳的流行有上升的趋势,甚至出现局部的暴发[9],虽然接种百日咳疫苗能有效预防百日咳的发生,但未接种疫苗或未完全免疫的儿童仍是百日咳的易感人群[10]。且百日咳患儿普遍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加之年龄小,病程长,容易合并感染[11],缺乏快速有效的治疗而导致病情迁延难愈。在临床上也时而见到经西医抗感染治疗后,痉咳症状仍较严重而来中医治疗的患者。倪主任认为此时应以宣肺化痰,“开门逐盗”,待其症状缓解,更应重视顾护脾胃,杜其生痰之源。“调治儿病,勿忘脾胃”是董氏儿科重要的学术观点,倪主任更提出“肺脾同治”的重要理论。患儿肺病后期,痰浊内生,困遏脾阳,脾胃运化失常;且邪正相争日久,肺气耗伤,子盗母气,肺脾俱虚[12]。故倪主任以健脾杜痰之方收功,培土生金,治在当下,利在日后。笔者随访半年,患儿自病愈后体健无恙,易感之态犹未复现,多仰倪主任顾护脾胃,治病求本之果也。

猜你喜欢

董氏井穴百日咳
类百日咳综合征与百日咳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肺功能比较分析
从“阴井木,阳井金”浅析井穴的主治
井穴诊疗法的研究
“意”与“法”—董其昌的书家维度
电针井穴结合颞三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NSE的影响
小心百日咳
跨越八省区市的爱心接力
跨越八省区市的爱心接力
——记董氏膏方微商爱心团队
此情应是长相守
百日咳再现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