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1-06李利阳孙晓旭
李利阳,孙晓旭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具有明显季节性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多表现出发热、咳嗽、痰多、气喘,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属于中医学肺炎喘嗽病范畴,具有发病急、传变快、危害严重的致病特点,极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1-3]。据我院本科室2019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罹患支气管肺炎的住院患儿人数占同时期各类住院患儿总数的20%,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和住院率较高。患儿一旦确诊,及时有效的医治和护理才能防止患儿病情恶化并恢复健康。作为我院中医特色治疗手段之一的小儿推拿在改善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小儿推拿可通过推揉相关腧穴或部位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身体各项生理功能[4]。本研究就我科室对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针对性实施小儿推拿辅助治疗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回顾性梳理分析与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推拿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个月至14岁,平均(5.3±2.8)岁;病程5~12 d,平均(7.0±0.5)d。同期选择本院收治的未接受小儿推拿辅助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个月至14岁,平均(5.5±2.5)岁;病程5~13 d,平均(7.1±0.8)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5]中有关支气管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中有关风热闭肺证的诊断标准,“主症:发热,咳嗽,气急,咽红;舌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6]。
1.3 纳入标准 (1)符合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的影像学及实验检查;(2)年龄6个月至14岁;(3)西医治疗方案均采用头孢呋辛静脉输液抗感染;(4)无其他各类基础性、先天性、器质性等病症体征;(5)临床资料完整,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炎患儿;(2)合并心血管疾病;(3)合并免疫系统疾病;(4)合并异物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5)肝肾功能不全者。
1.5 辅助治疗 对照组采用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做好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病情观察与记录、休息与体位护理、营养护理、用药护理、专科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护理等基础护理工作[7],提供良好的住院治疗环境。
观察组患儿则在以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根据患儿生理特性,疾病传变与预后,在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对患儿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各腧穴推拿方法一般以7 d一个疗程。因小儿素体娇嫩,推拿力度方面一般要求手法柔和,平稳,力度适中,不宜过重,坚持中病即止的施治原则。针对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施治肺穴、掌小横纹穴、八卦穴等腧穴。其各自推拿手法概述如下:肺穴位于无名指掌面,施治常用推法,由指根推至指尖,每次施治需推1 000~2 000次(5~10 min);掌小横纹穴位于掌面,小指根纹下小横纹处,施治常用揉法,每次需揉300~1 000次(2~5 min),揉此穴,具有清郁热、化痰涎的功效;八卦穴的定位需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划一圆圈,八卦即在此圆圈上,施治常用运法,每次需逆运八卦穴1 000~2 000次(5~10 min),常与掌小横纹穴合用。除了以上3个腧穴之外,天河、一窝风、劳宫、天突等腧穴亦是小儿推拿中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发热或咳嗽等症状常需配合施治的腧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小儿推拿方式实施过程中严格遵照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对证选取相应腧穴以及配套手法,注重各腧穴之间的功效配合,遵守中病即止的施治原则,严禁机械套用或过度施治,以避免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机体损伤。
1.6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湿啰音消失时间)、临床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胃肠反应、静脉刺激、皮疹等)发生率。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6]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临床疗效标准,评估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的一般疗程(1周)内的临床疗效。(1)痊愈: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咳嗽、气喘与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呼吸频率恢复正常并出院;(2)显效: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咳嗽、气喘与肺部啰音等症状已不明显但尚未完全消失,呼吸频率基本恢复正常;(3)有效:体温降至38 ℃以下,咳嗽、气喘与肺部啰音等症状显著减轻但仍明显存在,呼吸频率未恢复正常;(4)无效:入院后原有症状体征没有明显减轻,甚至病情有所加重。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气喘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临床抗生素类药物使用5 d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使用7 d及以上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表3 两组临床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时间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表4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素问·痿论》:“肺主身之皮毛”,肺与皮毛在生理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协调完成人体的气机的运行,津液的输布,维持人体正常体温,抵御外邪等功能。肺气通过宣发作用,调节皮肤、汗孔、毫毛,控制出汗,辅助皮毛以呼吸;同样,皮毛通过宣散肺气,以调节肺之呼吸。皮毛功能的正常施行离不开肺的主宰协调,而肺的功能的正常完整的运作,亦需要皮毛的佐助[10]。因此,每当小儿外感风寒、风热或疠气等致病因素,易从皮毛而入内犯于肺,肺失宣降,水津失于敷布,郁闭于肺,将会导致小儿罹患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等不同证候的肺炎喘嗽病。一旦失治误治,迁延传变,耗伤正气,导致肺气不足、肺阴亏虚,邪气留恋肺脏,则会出现正虚邪恋证或虚实夹杂证等难治性重症肺炎[11],更甚者将会危及患儿生命。因此,需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以宣肺止咳、化痰清热、通络理气为主[12-13]。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学辨证论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患儿的临床生理病理特性,在其体表特定的腧穴或部位施以特定推拿手法,通过经络传导,调动患儿相应脏腑与经络的气、血、精、津等精微物质在全身的输布运化,从总体上激发五脏六腑等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增强小儿体质,以期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小儿外治专用疗法[14-15]。
本研究以两组风热闭肺证支气管肺炎患儿为例进行对照性统计分析。从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首先,在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头孢呋辛静脉输液抗感染治疗方案和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中医特色疗法——小儿推拿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有效地提高患儿的治愈率(P<0.05),且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差异(P<0.05)。这表明小儿推拿在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方面有较佳的临床疗效。具体临床治疗表现可以从患儿临床主要症状——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等症状的消失情况来观察比较。从我们观察与分析所得出的数据结果来看,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缓解乃至消除患儿的临床主要症状,且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次,小儿推拿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是目前西医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必选药物之一,临床疗效显著。但其过度使用所产生的细菌耐药以及体内菌群失调等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医护工作者以及患者的关注和担忧。因此,我们观察比较了两组患儿在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方面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小儿推拿可以显著减少患儿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时间,从而避免过度使用各种抗生素类药物所产生的危害。最后,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研究指出:临床所用西药易刺激肠胃,长期使用多损伤患儿胃肠功能,给患儿造成免疫力下降、厌食腹泻等不良影响[16]。小儿推拿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身体功能,避免出现临床使用相关西药所引起的肠胃不适等不良反应,进而避免因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引起家长和患儿对药物治疗的抗拒等情况发生[17-20]。
中医小儿推拿的施治需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思想。正如涂蔚生在《推拿抉微·推拿代药赋》中所述“寒热温平,药之四性;推拿揉掐,性与药同。用推即是用药,何可乱推。”人体各处腧穴皆分属于不同的脏腑经络,具有多种西医解剖学无法解释的生理功能。加之不同的推拿手法,可发挥出或补、或泄、或清、或消等不同的主治功效。此外,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耐受性偏弱,在腧穴选取、推拿力度、推拿时机等方面更需遵循中医学因人施治、因证论治的辨证论治理论思想。对于罹患风热闭肺证肺炎患儿常需宣肺止咳,应推肺穴,以期达到止咳平喘的功效。正如我国清代医家骆如龙在《幼科推拿秘书·卷三 推拿手法》中所言:“凡小儿咳嗽痰喘,必推此。”若发展成痰热闭肺或湿热闭肺等重症肺炎,患儿急需清热、涤痰(化痰)、开肺,揉掌小横纹穴,常有奇效。运八卦穴,可实现顺气化痰,调和五脏,升清降浊之功效,是治疗肺炎恢复期患儿常选取的腧穴。针对小儿的推拿护理干预,考虑到小儿的皮肤、四肢百骸及各脏腑器官较成人来说娇嫩许多,因此在推拿力度上亦较成人患者轻柔许多,多由轻至重逐步加力,以患儿自身疼痛反应承受力为限,并坚守中病即止的施治原则。
综上所述,针对性的小儿推拿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具有显著的功效。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支气管肺炎患儿各项病症体征,防止病情恶化,而且可以相对缩短患儿治疗期间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时间,避免出现细菌耐药现象,总体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绿色环保无副作用,进而降低患儿的住院医治费用及其家庭的看护负担。除此之外,小儿推拿简单易施,见效较快,患儿耐受性好,可以增强医护人员与患儿之前的亲密关系,从而有效降低患儿病痛感以及因拒医、拒药乃至抗药所带来的痛苦[21],预后良好。因此,应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中医学辨证论治思想理论指导下的小儿推拿,充分发挥其治疗优势,护卫小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