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工业理论到世界品牌:德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2020-01-07温朝霞

探求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德国

□ 温朝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发展,从经济、社会、文化等角度,向世界展示了西方现代化发展中一个成功而又独具特色的案例,德国经验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审视德国的文化建设,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作为世界文化产业概念的源头,为研究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而德国文化产业的实践、国家品牌的成功打造,为塑造德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撑。笔者主要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德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国家品牌建设等方面,探讨德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世界文化产业概念的最初来源

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进入后工业形态下,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一个重要的产业门类,它在带动经济结构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研究文化产业问题,不能绕过去的就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文化产业概念的源头,就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是指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有关的一群德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汇集了以犹太血统为主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文化批评家,他们组成了学术社群,研究的范畴包括哲学、社会学等等。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社会研究所曾先后迁往日内瓦、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迁往纽约。1950年,一部分学派成员返回联邦德国重建研究所,另一部分成员仍留在美国继续从事研究。1980年后随着主要领导人物的相继去世和后继者之间的观点分歧,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学派开始解体。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被称为社会批判理论,其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M.Max Horkheimer)、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赫伯·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等。

“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也即“文化工业”)这一名词,是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1944年所写的一篇文章《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首次提出的,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入《启蒙辩证法》一书。我国学术界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将该名词翻译为“文化工业”。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作者指出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具有大工业的特征,不同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精英文化、贵族文化,这种文化会操纵影响工人们的情绪,是控制大众意识形态的手段。“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装扮成艺术了……它们把自己称为工业”,“整个世界都要通过文化工业的过滤”,“文化工业的地位越巩固,就越会统而化之地应付、生产和控制消费者的需求,甚至会将娱乐全部剥夺掉:这样一种文化进程势不可挡”①。后来,阿多诺在其《重新考虑文化产业》一文中再次就相关问题进行阐述:“‘文化产业’是我和Horkheimer两人于1947年在阿姆斯特丹所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初次提出的。该书的草稿中原来应用了‘大众文化’这一词汇。我们用‘文化产业’替代了‘大众文化’,以便明确地排除它的宣传者们所考虑的内容,该名词会给人们以错觉,似乎它是来自于大众自发创造的文化,是当代大众化文化的一种形式。真正的大众化文化与我们所用的‘文化产业’有所区别。文化产业是把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融入了新特质。其产品是为大众消费而特别制作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的性质并且很大程度上是按计划而制造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都是新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认为由资本家所控制的文化产业可能会操纵并影响工人们的情绪,因此其所提出的“文化产业”具有某种批判性的否定意义。

从主要内容来看,文化工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是一致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这一概念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有所差异。从“文化工业”理论的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仅仅四十余年,人们对于文化产业的态度和评价,已发生了大相径庭的转变。从最初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质疑和忧虑,到今天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的普遍认可与重视,文化产业从概念之争走向实践层面,出现应用文化产业理论。在当代,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其所具有的低污染、高附加值等优点更加凸显,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门类。

二、德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家品牌的塑造

一直以来,德国被誉为“诗人与思想家之国度”,充满着对科学、思想与艺术的悠久崇敬。对于当代德国来说,它既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也是文化产业强国。在德国,文化产业被界定为“文化与创意经济”,主要包括新闻出版、图书市场、电影经济、广播电视业、音乐经济、文化艺术市场、广告市场、设计业、表演艺术市场、软件与电子游戏产业、会展业、建筑业等内容。

(一)德国的文化政策

随着当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迸发出新活力,因此,当代德国人并不被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所束缚,而是有效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在德国,文化归内政部管理。德国联邦文化媒体国务部承担国家文化事务、国际文化交流等任务。德国把文化产业优先发展定为基本国策,提出21世纪德国文化政治的口号是“新文化政策”,强调“文化工作”要更多地服务于“所有公民社会,人际交往和美学需要的发展”。德国的文化政策与英美等国家高度自由主义市场化的文化政策有所不同,更多体现了国家对文化的管理、控制和引导。例如,在每年用于文化建设的总投资中,德联邦占13%,联邦各州占42%,各市政占44%至45%。在强调国家对文化扶持作用的同时,德国也注重发挥私营企业、私人机构的推动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联邦德国为了树立“文化国家”的国际形象,把“文化外交”视为外交的“第三支柱”,十分重视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例如,为了维护稳定的周边环境,德国积极与中东欧国家开展文化交流,“9·11”事件后成立了“欧洲—伊斯兰文化对话”特别项目,2010年在俄罗斯启动“学德语”活动。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和世界格局的调整,德国还将新兴市场国家作为对外文化政策的重点,在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加大推广德语的力度,例如2007—2010年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德中同行”活动。2012年德国出台“建构全球化,巩固伙伴关系,共同承担责任”的全球化方案,促进德语在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传播,以多种举措实现跨文化传播与交流。

德国很重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注意保护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在德国城市里经常可见保护良好的文化设施和文物古迹,大街上随处可见各种雕塑,博物馆数量众多,参观者络绎不绝。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德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数字化的发展,德国制定了相关政策,促进数字媒体发展,应对数字化对文化建设和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和挑战。例如,2016年,联邦教研部在《面向数字化知识社会的教育行动》框架内启动实施了《“职业教育4.0”框架倡议》,旨在研究数字化发展对相关职业资格要求的变化,分析数字化发展对与之匹配的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并对人才培养提出行动建议。

(二)德国主要的文化产业门类

德国主要的文化产业门类包括出版、影视、音乐、体育、会展等等。

1.出版。德国是传统的出版强国,目前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出版大国,出版业在德国文化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促进出版业的发展,德国制定了针对图书出版业的优惠政策:一般商品要征收14%的增值税,但对图书、报纸、杂志则只征收7%的增值税。德国政府还对出口图书、期刊一律免征增值税,以此鼓励图书出口贸易。

德国出版界队伍强大、实力雄厚,贝塔斯曼集团便是其中的代表。它成立于1835年,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崛起。通过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贝塔斯曼集团如今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媒介巨头,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贝塔斯曼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电视(RTL集团)、图书(兰登书屋RandomHouse)、杂志(古纳雅尔G+J)、服务(欧唯特集团arvato)和媒体俱乐部(直接集团DirectGroup)等业务。2018年12月18日,贝塔斯曼入选2018年度(第十五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42位。

德国报纸市场的特点是存在一大批迎合几个区域的出版物。目前,德国共有10份全国性日报和335份地方以及区域日报,其中较受欢迎的国家日报有《图片报》《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报》《柏林报》《汉堡晚报》等,流行的周报是《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和《德国周报》(die Woche)。

德国有780家大众杂志以及3400家专业杂志。《明镜》(der Spiegel)是其中发行时间最长且最受欢迎的杂志。其他的流行杂志包括《明星》(der Stern)、《焦点》(Focus)和德国汽车俱乐部杂志《ADAC-世界汽车》(ADAC-Motorwelt)。

德国流行杂志最大的出版商是鲍尔传媒集团、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布尔达媒体集团和古纳雅尔出版公司。各种印刷出版物除了设有定期的在线阅览版本,可以吸引大批网上读者外,还有一大批每日更新的网络新闻和博客可供读者阅读和下载。

2.影视。德国是传统的电影大国,柏林在20世纪30年代曾一度是欧洲电影中心。从6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以及电视的激烈竞争,德国电影产业发生了严重危机,影片产量下滑,观众锐减。为此,德国政府采取多种应对措施。1967年颁布了《电影促进法》,建立了联邦和州两级电影促进基金,以资助影视业的发展。通过努力,德国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复兴。近十年来,德国经济持续增长,电影产业总体表现向好,票房收入不断增长,本土电影制作数量也不断增加。2017年,德国对《电影促进法》进行修订,调整电影专项基金的资助导向,资助电影数量减少,而集中于对高质量电影的资助。

柏林国际电影节是每年在柏林举办的世界顶级电影节。首届电影节于1951年举办,自1978年开始变成每年一届。电影节上会评出金熊奖和银熊奖,还展示不同种类的400多部电影。该电影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公开出席的电影节之一。在电影节期间,有约50多万人入场。

在电视媒体方面,德国形成了“两种体制、三类频道、四大集团”的格局。“两种体制”,是指公营和私营电视台双轨运行;“三类频道”,是指公营免费电视频道、私营免费电视频道和数字付费频道;“四大集团”,是指两大公营广播电视台——德国公共广播电视联盟(简称ARD)、德国电视二台(简称ZDF),两大私营广播电视集团——卢森堡广播电视台(简称RTL)、Pro Sieben Sat.1集团(简称Pro7Sat.1)。

多年来,德国电视媒体市场一直被四大集团控制。德国最大收视调查公司GFK的数据显示,2017年分属于四大集团的八大全国性电视频道全天总收视份额为56.4%,其中ZDF13%、ARD11.3%、RTL集团三个频道合计17.5%、Pro7-Sat.1集团三个频道合计14.6%。②

3.音乐。德国作为西方古典音乐的重要堡垒而闻名全球,其中著名的音乐家包括:作曲家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施特劳斯和汉德尔等。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和学生们纷纷来到这个音乐圣殿进修,并参加众多的音乐节。在德国大约有80多家音乐厅,其中最重要的音乐厅位于柏林、慕尼黑、德累斯顿、美茵河畔法兰克福、汉堡、莱比锡和斯图加特等地区。柏林爱乐乐团被认为是德国130多家交响乐管弦乐团中最出色的。德国最大的夏季古典音乐节是石荷州音乐节。德国的很多地区也拥有独特的民间传统音乐和舞蹈。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民间音乐就享誉国外,其中岳得尔歌和拜恩州民族舞蹈都是德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象。如今,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期间,为了欢迎游客,人们仍能欣赏到这些表演。

4.体育。德国是一个热爱运动的国家,体育产业很发达。在德国,经常可见小组活动、团队运动和比赛。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德国的职业赛事产业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例如德国足球联赛,已成为欧洲五大顶级足球联赛之一,受到球迷的追捧。德国体育赛事产业依靠其极为惊人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获得了大量的体育赞助。

足球是德国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德国约660万人隶属2.6万家足球俱乐部。迄今为止,德国男子国家足球队共赢得四次国际足联世界杯冠军,分别是1954年、1974年、1990年和2014年;获得三次欧洲锦标赛冠军,分别是1972年、1980年和1996年。德国最出名的足球队包括拜仁慕尼黑、云达不莱梅、沙尔克04、波鲁西亚多特蒙特、汉堡SV、拜仁勒沃库森、法兰克福足球俱乐部和斯图加特1893体育俱乐部,等等。其中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是德国最成功的足球俱乐部,曾获得19次德国杯冠军和5次欧冠冠军。

德国是全球顶级汽车运动的国家之一。众多汽车厂商、引擎供应商、车手、辅助人员以及赞助商纷纷来此,参加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和其他赛事。德国房车赛(DTM)是极富盛名的房车大师赛,在欧洲各地举办分站赛事。房车赛能够吸引众多观众到现场观看赛事,同时比赛也通过电视向观众进行直播。另一个重要比赛是德国纽博格林VLN耐力联赛,比赛由汽车体育俱乐部(motor-sport clubs)组织。

5.会展。德国拥有800多年的展览会历史,在当今世界会展格局中,德国是当之无愧的“展览王国”,是世界会展业的领头羊。德国博览会几乎涵括了所有的行业与种类,较好地满足各个行业厂家与观众的需求。参展商中有一半来自国外,而且近年来国外参展商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目前,全球近七成大型的行业展览会是在德国举办的,全球最大的五家展览中心中有三家位于德国。德国22家展览中心拥有约620万平方米的大厅,可供召开各类商品交易会和展览会。这些大型国际展览会的举办,也促使德国会展展厅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两者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德国众多的大型展览会中,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一直是全球领先的工业技术博览会;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是全球最大的展示家用和办公环境用的信息技术和通信解决方案的博览会;法兰克福书展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展览,也是全球交易图书、媒体、权利和许可的最重要市场;法兰克福国际时尚消费品展览会(Tendence)是国际最大的消费品展览盛宴,展出的商品包括艺术品、礼品、轻工业以及家用玩具、背包等日常生活用品;科隆世界食品博览会(Anuga)是在德国科隆举办的全球最重要的食品和饮料交易会;等等。

(三)德国国家品牌的塑造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越来越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一国形象通常复杂多变,不能仅靠品牌形象来诠释某一时期的国家形象,一个国家的民族标识也是不同时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不同的方面,而时事政治甚至最新电影和新闻都会对民族形象产生影响。”③德国便是如此。例如,2006年德国举办足球世界杯前后,德国民众热情好客、以礼相待,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典娱乐活动,最终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同和好感,德国整体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得到了大幅提升。

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就如同其对“德国制造”一样,深耕厚植,不懈努力。德国拥有不到9000万人口,仅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却具有2300多种享誉世界的品牌。作为“工业4.0”这一概念的来源国,德国制造大到汽车,小到一颗螺丝钉,其产品和服务的高品质深深烙印在世人心中。一个曾深陷战争泥潭、在战后废墟上挣扎着重建工业文明的小小国家却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力量,转而成为工业与贸易出口强国,俨然代表了欧洲的希望。

谈到德国的文化品牌和国家形象,人们往往脱口而出的有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康德、尼采等一大批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熠熠闪光的思想家、哲学家,还有文学家歌德和他的世界名著《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等著名音乐家和德国古典音乐,而德国汽车、德国足球、德国啤酒等等,也成为德国著名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品牌,有力地塑造了德国细致严谨、认真负责、诚信守诺的国家形象。

德国的工业强国之路和文化产业强国之路是如何走出来的?德国的文化精神是如何影响和促进德国品牌塑造的?正如印度学者阿盖什·约瑟夫在其著作《德国制造:国家品牌战略启示录》中所谈到的:德国在全球的成功崛起,得益于其民族品牌影响力的支持。国民性、文化和历史这些关键要素与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德国民族品牌的影响力,同时,民族品牌影响力又不断强化这些要素与核心价值观,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强化循环过程。

“民族品牌影响力能大大提振德国品牌认知,相应地,德国品牌认知在不断提升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民族品牌影响力又得以延续。从本质上讲,是国民、信仰和历史造就了德国品牌认知(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了国家品牌效应(Nation Brand Effect,NBE),进而构成了维持和加固品牌建设的周期循环。”③自中世纪以来的几百年里,德国之所以在锻造品质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正是因为各种各样工艺协会的出现和存在,培训和储备了大量的技术工人,使得追求品质和努力工作的价值观得以延续。多年来,新技术、好品质、勤奋工作、创新与高效的核心价值观,严谨务实、精益求精、执行到位的民族性格已成为德国国家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认知在德国全球著名品牌中可见一斑,比如大众甲壳虫、梅赛德斯—奔驰豪华跑车、宝马以及保时捷系列跑车、汉莎航空、SAP、阿迪达斯和彪马。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形象是由众多元素多层次全方位融合而成的,这些元素包括国家的地理、历史、多样性文化元素、名人、时事新闻以及产品和服务等,所有这些元素的统一融合,造就了国家独一无二的独特标识。

三、德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到国家品牌的打造,德国为世界呈上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日耳曼民族细致严谨、认真负责、恪守信用的文化精神也与“德国制造”一起,获得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考察德国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和德国品牌塑造的实践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以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因素很多,包括国家文化认同、国家文化品牌的打造、国家品牌的传播力、影响力等等。国家认同是一国国民对于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国家认同在国家品牌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国家认同核心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是进行国家品牌竞争的前提条件。这主要是因为任何国家品牌的内涵都不仅来源于国内公司和品牌,而且也来源于最广泛意义上的国家文化,包括语言、文学、音乐、体育、建筑等,所有这些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灵魂。”③文化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体现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其价值无法估量。

如前所述,从德国国家品牌的打造和认知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影响德国国家品牌形成的因素有德国丰富的哲学和大批思想家、文学和诗人作家、艺术和艺术家、音乐和音乐家、体育产业和运动员,以及相关媒体、影视、民俗节日等等。这些因素,构成了德国文化品牌、国家品牌形象的社会和文化元素。

对于中国来说,要学习德国塑造国家品牌的成功经验,着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国家品牌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世界级文化品牌。尽管我们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文化资源大国,但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一直出现严重的“文化赤字”,缺乏在国际上叫得响和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而在“中国制造”方面,目前也还处在赶超阶段。我们应当学习德国以国家文化认同塑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经验,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以工匠精神锻造高品质的产品,着力培育中国自己的文化品牌,推动我们的文化产品和“中国制造”走出去,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切合国情而又符合国际趋势的发展道路。

(二)以跨文化传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国家形象的塑造既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也取决于把这种实力有意识地展示出来的能力,包括传播的战略和先进的传播手段等等。

德国在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利用新科技手段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例如,德国有180多个驻外使馆开设了自己的网站,用近40种语言向驻在国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德国之声”以当地语言或英语与各地听众进行交流,利用全球卫星、网络电视等技术向传播对象国发放视听资料,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短波等传统方式。德国除了善于利用发达的大众传媒来宣传、举办足球世界杯、啤酒节等等活动来传播正面形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举办各种展览会。如前所述,在德国品牌形成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就是在德国举行的各种会展。展览会的召开不仅切实地繁荣了德国经济,而且实现了为各种个体经营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展示平台、扩展市场供需空间的目的。由于展览会本身带有国际化性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德国不仅有在全球观众面前积极宣传和展示“德国制造”品牌的机会,而且也使其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出口国家。

从德国以发达的会展业、大众传媒进行跨文化传播,有力提升国家形象的案例来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对于中国来说,越过跨文化障碍,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举办各种世界级的展览如广交会、进博会等,加强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和对外交流,是实现“中国梦”、提升国家形象的一个重大命题。中国的国家形象应该是立体化的综合体,应当通过各种丰富生动的元素才能建构起来。为此,应正确把握跨文化传播与塑造国家形象的关系,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内容作出总体战略规划,建立有效的、广泛的、长期的跨文化传播机制,努力改善我国跨文化传播的手段。要进一步扩大国家形象的宣传途径,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整合宣传资源,建立官方与民间相结合、政治宣传与文化宣传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的跨文化传播网络。同时,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生产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国际气派的文化精品,推进文化出口平台和海外营销渠道建设,运用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运作规律的文化产品营销方式,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大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上树立起良好的国家形象。

(三)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国大众文化的关系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层次和结构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看待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所阐述的生产论、对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的批判等等,对于理解和认识我国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如前所述,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如今,大众文化成为西方文化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大众文化通过发达的大众传媒进行传播,并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融合在一起,大众传媒由此具有了新的意识形态属性。这种新的文化意识权力话语通过网络、报刊、影视、杂志将成千上万的信息输进每个大脑。大众文化通常被称为“快餐文化”,与传统的精英文化不同,这种快餐文化具有很强的趋众性,注意迎合大众口味进行调制包装,带有很强的娱乐性、实用性,往往让大众在不用动脑的嬉笑中,放弃了理性批判的态度,忽略了对生活世界的反省。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分析、研究和批判,是对西方文化价值危机的深刻思考,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丰富了群众原本比较单调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不同的精神需求;但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平面化、无意义、庸俗,甚至低级趣味等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今天,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研究和审思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成果,要采取批判继承的辩证态度,全面客观地评估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既要看到大众文化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积极一面,也不能忽视其负面因素,特别是低级趣味的负面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正确发展。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提高社会治理的手段和效益,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对大众传媒、文化市场、文化活动等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引导,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处理好“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之间的关系,既以开放的胸怀吸收优秀的国外文化,又以批判的理性剔除其中的糟粕,取长补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注 释]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著,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30.

② 李响、李威.电视媒体转型融合的创新路径——基于对德国电视行业的调研[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1).

③(印)阿盖什·约瑟夫著,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德国制造:国家品牌战略启示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德国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在德国喝啤酒
浅析“大众文化”
“梦梦”“娇庆”德国行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