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视野中的新时代与价值思考

2020-01-07刘德中

探求 2020年1期
关键词:时代发展

□ 刘德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这实际上提出的就是重新审视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任务。

一、正确认识新时代及新历史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这一重大论断内涵丰富,对于我们认识新时代的历史坐标具有关键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发展的结果,要动态去看。新时代本身是一个新的历史坐标,从旧到新的过程中也有几个阶段性历史坐标。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的五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发生伟大变化,顺利完成了时代变换。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台阶,相对于下一个五年的历史交汇期,这五年完全称得上历史跃升期。

这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领导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全面跃升。跃升以后,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有重大创新,党推动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有重大转变。在这个基础上,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才能顺利进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新时代的序幕。新时代是奋斗的结果。而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改革意义而言,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其划时代意义,显然是希望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阶段划分为两个时期,前面一个时期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我们不必时时追溯到40多年以前。要放下历史包袱,才能轻装前进。我们正在做的是全面深化改革,要以此为中心,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十八届六中全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不仅确立了新的领导核心,而且在正式文件中使用十八大以来的提法,具有确立新的历史坐标的含义。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宣告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的中国要不断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也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解决了这个矛盾,其他矛盾才能迎刃而解。我们要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新的多样化需求,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着力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新进展。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应该深入到具体分析其主要方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可以发生阶段性变化的。当前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可以说是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同较大的分配差距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患寡”为历史起点,“寡”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必然,主要是生产能力的限制,不是政策的失误和治理的失败。在“寡”的前提下实行一定的平均政策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公平的优越性的体现。当前主要应该解决“患不均”的问题,更要贯彻真正的社会主义原则,促进共同富裕。

新时代的中国成为新国际秩序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已不再是旧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全面、深刻、长远。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牢牢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追求,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二、关于五四精神新论述是价值重估的典范

100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五四运动的三个维度,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冯友兰先生在1957年1月8日《光明日报》上发表《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提出了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哲学遗产和继承中国哲学遗产的方法。他认为,某些中国古代哲学命题可以区分为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其抽象意义往往可以为一切阶级服务,因而可以继承。抽象继承法具有普遍意义,五四精神也是如此。

抽象继承法适用于传统文化,也适用于五四精神。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这可以说是历史定论。如果对此陷于泛泛而谈,许多人可能对五四精神的实质还是不甚了了。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时的爱国要反对腐朽、卖国的政府,反对“国土断送”、利益出卖,人民不愿意低头。这是当时的民族矛盾。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解决民族矛盾、民主矛盾的关键,在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今天谈爱国主义,国家和政府能够统一起来,爱国爱党能够结合起来,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今天的青年人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要听党的话、跟党走,不能崇尚个人单打独斗,要把个人的力量汇入伟大的历史潮流!这样才能把报国之志与个人成长成才更好结合起来。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青年人要自觉克服这个局限。

五四运动时的进步是激烈反传统的。这是当时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估。为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要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冲击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这当然不是我们今天说说那么轻而易举的。我们个人的旧习惯往往很难改变,社会的旧风俗当然更加难以冲破。没有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在中国得到那么快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也不可能那么快完成改天换地的伟大历史变革。今天的进步则必须重新肯定传统文化的价值,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表明,倒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是非常愚蠢的。五四运动时曾经有人认为汉字落后,要走拼音化的道路。而在今天数字化时代,简化字成为先进的文字。我们的文化自信应该包含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符号是我们割不断的文化纽带。我们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更多符合进步潮流的文化元素,在民族复兴过程中把它们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奋斗。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1939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历史表明,奋斗也要在民主、科学的指导下才能事半功倍,奋斗要减少牺牲、避免无谓的牺牲不能不寻求民主、科学的指导。青年在成长中总是希望师长耐心说服帮助,不要简单粗暴。青年大多数处于学习阶段,一定要确立科学精神,努力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大力提高科学素养特别是科学理论素养。这样的青年才充满蓬勃朝气,才能拥有美好未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三、时代新人要练就过硬本领,不负伟大时代

现实中许多问题是可以从价值审视的角度去看的。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可以看作是国家对区域价值的重新考量。

时代新人是新价值的主体。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正视自身弱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六个要”可以归结为过硬本领,本领应该不限于具体的能力,可以泛指理想情怀、责任意识、奋斗精神、品德修养等。

“六个要”是指引青年进步的灯塔。青年朋友们可以作为镜子,对照检查自己有哪些欠缺。不可否认,有些青年缺乏远大理想,有些人的青春岁月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他们必须升华人生境界,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融入新时代的广阔新天地!广大青年的主流是爱国的,但是也有极少数人受到敌对势力、分裂势力的影响,迷失自我。祖国好才是个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缺乏国家认同就是最大的迷失。青年人的锐气是攻坚克难的可贵力量,在国家一些重大攻关项目中,有些青年人已经挑起了重担,例如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但是,也有人视探索尝试为畏途、把负重前行当吃亏,这些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难以真正获得人生快乐的。国家需要青年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

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前所未有好了,但是有些青年人不想吃苦、不能吃苦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奋斗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

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才能走得更远。广大青年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那些被“套路贷”的大学生也要反思自己的问题。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对一些青年思想上的一时冲动或偏激要多教育引导,能包容要包容,多给他们一点提高自我认识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过于苛责”。

青年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全社会都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努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把握历史机遇,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四、新时代“三个有利于”促进共建世界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扩大开放“是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这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

我们党提出“三个有利于”的丰富表述,最初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时提出的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指的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后来被视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调研期间对国企改革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视野更宽、站位更高,完全可以成为新时代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

(一)要高质量发展,不是目光短浅的不可持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宪法修改已经增加了这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具有重大引领意义。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这“六个坚持”可以说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中介环节。五大发展理念是理论层面的认识,要在实践工作中贯彻下去,必须经过“六个坚持”的实践中介环节。

坚持科学发展才能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用科学发展的标准衡量,才产生创新发展的需要。因为不科学发展的后果日益显现,我们才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解决以前发展不够科学的问题,必须依靠创新。也只有用科学发展的标准衡量,才能知道创新发展的效果如何。

坚持深化改革才能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只有坚持深化改革,才能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家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协调发展。不能形而上学地理解协调,以为协调了就是没有矛盾了,其实协调只是暂时的处于相对平衡状况的矛盾关系的反映,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协调总是在这种不断的矛盾运动中走向更高的水平。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的改革过程。

坚持依法治国才能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人们通常以为,绿色发展强调的主要是发展的生态条件。这不错,但是不够。我们所说的绿色发展还有对人文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历史条件、现实国情以及国际条件的特定要求,如要“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人文环境的优化包括正确对待本国传统,根据本国实际选择发展道路,确保社会公平,消除腐败,保持稳定。依法治国不限于绿色发展,但是在顺畅呼吸都成为问题的今天,得到清洁的空气更迫切需要依法治国。扩大的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人文生态也是自然而然的,腐败的社会生态不可能真正保护环境。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才能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再片面与世界接轨,我们要逐步参与世界规则的制定。中国的发展对于推动世界的发展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成就必将进一步改变世界的旧格局、旧结构。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时代,社会主义中国要打破这个体系,必须有所选择,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开放融入中有所坚持,从片面与世界接轨发展到主动参与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更好利用国际资源与市场,充分发挥国际影响力。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人民主体地位是共享发展的出发点,这是首先要坚持的发展原则。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为此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党的领导是共享发展的支柱,也是全部发展原则的定盘星。没有党的领导,有利于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制度可能就坚持不下去,整个社会可能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抑制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新发展理念也要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习近平主席强调:“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二)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是一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治“贫”的任务接近完成,绝大多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对生态环境、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继续攻坚,尽量满足这样的需要。

为此我们要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增长潜力巨大。为增加消费者选择和福利,我们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不断开大中国市场大门,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高质量产品。

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略上,提出人与自然构成生命共同体,不尊重、不顺应、不保护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开发利用自然必将走上弯路。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要高度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高度重视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就像对待生命一样,要系统协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上,促进经济生产发展,实现人民生活富裕,构建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努力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在国家制度层面,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提供可靠保障,依靠制度解决生态问题。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和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加强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科学构建一个多元环境治理体系,其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支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在全球生态安全和生态治理层面,以构建美丽中国为纽带,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起来,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最终实现美丽世界的全球生态理想。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也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目标,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三)要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不是独享发展成果

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更加密不可分。世界更加需要中国这个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提出的具体方案,是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有机联系的现实途径。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因此,“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首届高峰论坛的各项成果顺利落实,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东盟、非盟、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和合作规划对接,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

我们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把大家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我们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坚持一切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

我们要在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我们真诚希望世界各国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平等对待中国企业、留学生和学者,为他们正常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活动提供公平友善的环境。

一马当先还要万马奔腾。只有世界各国携手同行,真诚合作,各国人民才会更加幸福,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时代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