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以《认识图形》案例分析为例

2020-01-06包添炜

科学咨询 2020年37期
关键词:主人翁钉子长方体

包添炜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北校区 江苏南京 210019)

案例分析:对图形的认识意味着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步迈入了几何数学问题的大门,从此以后他们将会接触到更深层次的图形知识。认识图形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深入挖掘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以及围一围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对图形产生直观的印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学习活动的举办,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积极参与到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探索图形的特征。

一、案例描述:

小学数学《认识图形》

课程内容:《认识图形》这一课程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圆等基本的几何图形,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一些比较简单的操作活动来分析图形的基本特征。这一模块的内容不仅是让学生初步学习图形知识,也是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锻炼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意识,我拿起一盒粉笔,依次向学生展现长方体的每一个面,让学生仔细观察长方体一共具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是否一样,并鼓励学生亲自上前摸一摸粉笔盒的几个面,对长方体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同时,我让孩子们动一动脑筋,选择他们重点观察的一个面在纸上画下来,孩子们为这样的一次绘画体验感到惊奇,于是分别通过自己的视角画出了粉笔盒的一个面。其后,我让学生们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内进行比较和交流,看看大家都分别画出了什么样的图形。最后,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了教科书上所列举的几种图形,鼓励学生们想象生活中以及教室中相应形状的物体,比如说一张白纸是长方形的、黑板也是长方形的,而大家的课本也都是长方形的,然后,当学生对这些图形形成了一个直观的概念以后,我又继续随机列举了教师中的一些常规物体,比如说飘扬的五星红旗、鲜艳的红领巾、教室前的时钟,并向学生们提问,上述物体哪些是长方形的。学生们基本都能做到对图形的正确回答,说明学生对于图形基础问题的掌握已经比较全面。这时,我鼓励学生闭上眼睛,对刚刚所看到的图形再次回想,最终系统地介绍长方形的相关知识。

当学生对长方形的知识已经领悟之后,我继续进行正方形的介绍与讲解,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利用学习长方形的方法来对比学习正方形,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我只是鼓励学生按照他们的知识经验去主动地认识正方形,深化学习方法。

当讲解到圆的知识时,我选择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方法的回顾,思考如何用认识图形的方法去认识圆,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使学生形成主人翁意识。具体来说,我首先向学生提问“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的正方形,那么大家看从老师手上这个圆柱体中能够认识什么新的图形呢?”随后将圆柱形的底面对准学生们,学生们就会将他们眼中看到的形状画下来,“同学们知道大家画在纸上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有一些知道答案的学生做出了正确回答。最后我又继续提问“同学们知道圆柱还有哪个面上也是圆吗,能不能给老师指指看呢?当老师正面放置圆柱形的时候,大家又看到了什么形状呢?”这样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就能够被初步开发,对于学生的后期几何内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当课程开展到最后,我又组织班级上的学生用积木还有一些包括七巧板、钉子板在内的游戏教学装置亲自来拼接出或者为出今天所学到的图形,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来深化所学习的图形知识,拓宽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案例反思:

(一)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从小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成为课堂教学的被支配者。所以,在本节课程中,我并没有直接照本宣科地为学生直接讲解几种图形的概念,而是让每一名学生都将他们所见到的直观图形画在白纸上,让他们经历了一个画一画、想一想的实践思考过程,这样每一名学生都成功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引领学生迈入几何世界的大门。

(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举一反三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随着学生的学习知识面愈加广阔,有更多的知识领域需要他们自己去探索,因此只有了解到数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才能够举一反三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知识领域。所以,在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中,我着重要求学生自己借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方式,了解圆形,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思维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对圆形成全面的感知,掌握认识图形的能力。

(三)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我组织班级学生借助比较简易的钉子板和橡皮筋开展教学活动。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钉子板和橡皮筋的游戏规则,鼓励学生们大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出一个今天学过的图形,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而我在一旁观察孩子的行为,并鼓励孩子们将所围出的图形进行简要的介绍。同时,我还鼓励学生们将围成的正方形改成长方形,长方形改成正方形,要让学生们思考能否在钉子板上围出圆形以及为什么,增加孩子们的课堂参与程度。

所谓认识图形,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获知各种基础图形的概念,而是希望学生能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树立课堂主人翁意识。在本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均被调动起来,达成了预期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主人翁钉子长方体
当钉子邂逅毛线
拆拼长方体
少了颗钉子
钉子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小区治理如何跳出“泥淖”——“主人翁”意识是必备药物
抓不变量巧解题
已来的主人翁
主人翁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