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0-01-03宋创锋李子良陈晨
宋创锋 李子良 陈晨
【摘要】目的 分析在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治疗中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男性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参照组患者行电切鏡冷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膀胱痉挛次数、碎石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5.29±3.56)ml、膀胱痉挛次数(1.28±0.10)次均少于参照组的(25.57±3.09)ml、(1.79±0.261次,碎石时间(19.44±1.57)min、手术时间(35.20±1.14)min均短于参照组的(43.57±1.85)、(54.21±1.55)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参照组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治疗中应用经输尿管激光术,不仅临床疗效确切,而且术中出血量少、碎石与手术用时短。
【关键词】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尿道狭窄;尿道结石;临床效果
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20.16.025
尿道狭窄是一种以排尿不尽、尿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常见泌尿外科疾病,而尿道结石是发生于输尿管、尿道等部位的结石[1]。以上两种疾病若是同时发生,不仅会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且可促进治疗难度的提高。虽然,大部分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经电切镜冷刀术治疗后病情会得到一定改善,但冷刀止血效果欠佳,易增加术中出血量,使手术安全性降低。而经尿管镜狄激光术是通过脉冲激光开展切割、碎石等操作,并且术中可在输尿管镜的直视作用下对尿道狭窄与结石情况进行观察,有利于实现准确切割与彻底碎石的过程,从而提高碎石效果[2]。基于此,对本院收治的82例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应用以上两种手术,现对比分析两种手术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男性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参照组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2.14±9.96)岁;尿道结石直径0.6-2.8cm,平均尿道结石直径(1.40±0.47)cm;狭窄长度0.5-2.0cm,平均狭窄长度(1.49±0.34)cm;尿道狭窄部位:前列腺部尿道14例,膜部尿道14例,前尿道13例。研究组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3.30±9.57)岁;尿道结石直径0.6-2.7Cm,平均尿道结石直径(1.35±0.46)cm;狭窄长度0.5-2.0Cm,平均狭窄长度(1.56±0.34)cm;尿道狭窄部位:前列腺部尿道16例,膜部尿道13例,前尿道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后经骨盆X线片与B超等检查确诊为尿道结石,且尿道狭窄部位与长度等情况已经尿道造影检查明确;②患者自愿加入研究,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急性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者;②不存在手术治疗指征者。
1. 2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行电切镜冷刀术治疗,方法:术前予以患者与硬膜外麻醉,随后取膀胱截石位,在患者尿道狭窄处远端通过逆方向的方式置人Wolf尿道电切镜,同时使用水流对尿道狭窄处进行冲洗。在冲洗结束后,对孔样通道进行探视,并放置F4输尿管导管。最后,采用冷刀以放射状的方式切开4、8、12点部位瘢痕组织,在膀胱中置入尿道镜,以便使用电切镜对硬质瘢痕组织做切除处理。此外,应用经尿道膀胱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粉碎患者的尿道结石。
研究组患者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方法:术前予以患者与硬膜外麻醉,随后取膀胱截石位。借助输尿管镜(Hawk,型号:Y1430A)的直视与指导作用在患者尿道狭窄段远端放置输尿管镜,同时加入550μm钬激光,并调整治疗参数:能量0.4-3.0J、功率60-80W、频率为10-30Hz。使用输尿管镜观察患者尿道狭窄部位与长度等情况,若观察过程中可见患者狭窄部位且无闭锁发生,则在膀胱中插入输尿管导管与导丝,并放置输尿管镜;若无法将输尿管导管与导丝插入患者膀胱中或狭窄部位无空洞,则插入尿道探子至尿道远端,并通过窥视作用在膀胱中放置输尿管镜,将输尿管导管与导丝同时插入。最后,在输尿管镜退出后不拔除导丝,而是放置输尿管镜与钬激光治疗机光纤(广州市普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型号:HZ-D)。观察导丝方向,并沿着该方向切割膜部狭窄段,确保输尿管镜顺利的通过狭窄段进入患者膀胱中。针对尿道完全闭锁患者,则经患者膀胱造瘘口放人金属尿道探子直至闭锁段上方,对尿道探子进行轻轻摇动,并做钬激光点状切开处理,以减少输尿管镜放置的阻碍。同时,通过不断修整与切开处理将管腔调整为单轴线,再次在狭窄部位放置输尿管镜,并对尿道结石进行观察。设置钬激光功率为15W,于直视作用下做碎石处理,确保患者尿道管道处于畅通状态。最后,依据顺序将输尿管镜退出后,对碎石进行冲洗,放置F20双腔导尿管,完成手术治疗。术后,予以两组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膀胱痉挛次数、碎石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治疗后排尿通畅且临床症状已消失,其中包括排尿不尽与尿频等,检查结果提示尿道结石彻底清除、尿道狭窄已消失;②有效:患者排尿通畅但时有痛感,排尿不尽与尿频等症状显著改善,狭窄、结石基本消失、清除;③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狭窄与结石无改善,或加重[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膀胱痉挛次数均少于参照组,碎石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考虑到药物治疗无法保证结石的彻底清除,或是开放性手术易对患者尿道造成损伤。目前,临床上主张应用电切镜冷刀术与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为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此次研究,本院对以上两种手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观察,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参照组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的疗效显著优于电切镜冷刀术,分析是因为电切镜冷刀术的外鞘相对较粗,术中易对患者尿道黏膜造成损伤,无法保证疗效。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可有效结合钬激光、输尿管镜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脉冲式激光效果,并借助钬激光光纤的穿刺作用粉碎复杂且细小的结石,有效缩短碎石与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尿道狭窄程度的改善以及结石的彻底清除[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术中出血量(15.29±3.56)ml、膀胱痉挛次数(1.28±0.10)次均少于参照组的(25.57±3.09)ml、(1.79±0.26)次,碎石时间(19.44±1.57)min、手术时间(35.20±1.14)min均短于参照组的(43.57±1.85)、(54.21±1.55)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结果进行分析,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操作过程中,钬激光的热导作用有利于手术医师汽化切割患者的疤痕组织,避免手术操作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或刺激而引发尿道痉挛[5]。同时,患者在术中出血后钬激光可迅速发挥凝固止血效果,避免出血量过多影响碎石操作或延长手术时间,为结石的清除效果提供保障。此外,借助输尿管镜的直视与引导作用开展手术治疗,手术医师能够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切割,以保证切割的准确性与碎石操作的有效性,加之术中脉冲时间相对较短,切除组织与创面并不会出现焦灼的现象,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6—8]。
总之,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为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疗效,且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
参考文献
[1]王健宁,胡宗阳,陶朝发,等.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局解手术学杂志,2018,27(1):44-46.
[2]蒋立桂,孟峻嵩,王美才,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经皮肾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三种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照研究.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8,38(6):941.
[3]韦广飞.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6):66.
[4]杨银涛,马宁杰,张殿锋,等.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2):52-53.
[5]马瑞峰,陈向荣,张海珠,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7):102-103.
[6]任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60例.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6):214-215.
[7]陈勇杰,张贤生.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比较.山东医药,2016, 56(37):87-89.
[8]陈楚红,龚曼,胡巍,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对照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09-111.
[收稿日期:2019-12-18]
作者单位:221000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海医院泌尿外科
通讯作者:鲁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