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平衡
2020-01-03刘炜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的新鲜血液,他们将是学校未来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是高校最为重视的。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两项主要工作任务,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由于经验少、能力弱等原因对教学和科研的把握很难做到好的平衡,这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这个问题出发,分析了青年教师对待教学与科研的现状及平衡两者关系的重要性,最后以数学教师为例给出了几点建议,帮助青年数学教师及其他学科教师更好地平衡两者关系,良性成长。
【关键词】教学 科研 平衡 青年数学教师
【基金项目】湖北警官学院院级科研项目:一类带有阈值捕获功能型反应函数的捕食-食饵系统的稳定性研究(HJ2020QN0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9-0010-02
在大众的潜意识中,通常将在高等学校工作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及服务人员等统称为大学老师,但严格意义上讲只有教学与研究人员可称之为高校教师。教师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高校教师。高校职能的特殊性要求高校教师区别于中小学教师的最主要特点就是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是学术职业,即高校教师的学术角色定位除了教育者,还包含研究者、服务者和管理者,其中教育者和研究者是高校教师最重要的两个角色。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校将教师分为科研型、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并重型。无论哪一种类型,教学与科研都是高校教师的两大重要任务,只是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我们知道,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源,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是自身专业化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只有将两者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才能快速地成长为高校的中坚力量,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
一、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现状
1.态度上重科研、轻教学
高校教师区别于中小学教师的最大特点是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这使得刚刚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过于重视科研,而忽视了教学工作。教学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通过传授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人生发展的价值。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很多忽视了教学的本质工作,同时由于科研的难度及学校的各项评价体系的要求使得青年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方面,忽视了教学技能、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成果等内容。
2.方法上盲目进行科研
青年教师多数刚刚从高校毕业,作为学生时的研究课题、方向多为导师或实验室的前辈引导,做研究时的方法和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讨论解决。但是进入高校后,学术圈变化了,其他工作占用了部分时间,从课题的参与者变成课题的领导者,这些环境、时间和角色的变化使得青年教师容易一时间出现迷茫状态。但同时需要考虑科研任务的完成而出现了盲目选题,盲从研究的现象。这直接导致科研水平的下降和自我专业成长的延误。
3.结果上流于形式、完成任务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之上,很多青年教师出现了“为教学而教学”、“为科研而科研”的状态。课堂教学照本宣科、流于形式,完成教学任务量即可,忽视了教学方法和效果,更没有注意对学生人格形成和道德价值的培养,一线教师忽视教学的现象会直接导致本科教育的问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急于完成科研任务,盲从科研的情况给青年教师较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完成考核评价的科研任务量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高,这对于一个学者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二、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对高校青年教师的重要性
大学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场所,同时也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文化组织。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分为教学和科研两部分,它们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能盲目重科研、轻教学,这会导致对本科生教育的欠缺,教书育人的目的没有达到,也不能只管教学,不搞科研,高校教师是国家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同时科学研究是教学的基础和动力,让教学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所以,教学与科研两者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
对于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一线教学经验不足,很多是硕士或者博士刚毕业,本科时学的科目的熟悉程度有所下降,对自己教授的科目需要一段时间的熟悉和精心的准备。因此,对于青年教师而言,需要花在备课、试讲、提升教学技能方面的精力就较多。在快速进入教学状态的时候,科研任务有时又会面临不知如何选题,运用什么研究方法,资源少、途径少、指导少的情况也会困扰着青年教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青年教师应该如何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较好地平衡两者关系的教师在学校中会迅速成长起来,并且能以一个良好健康的状态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逐步提升,反之不仅会影响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有时对其心理健康也会有一定影响,这也同样会给系部或学校带来困扰。
三、高校青年数学教师平衡教学与科研的途径方法
在各类地方综合性院校和专业性院校中,高等数学属于公共基础科目,因此青年数学教师是很大的一部分群体。青年数学教师所学专业多为基础或应用数学,进入高校任教后主要担任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公共基础科目的教学工作。但数学教师本科期间所学的科目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因此公共科目的教材對于数学教师而言在结构,深浅等方面不太熟悉,课堂内容讲授到什么程度不好把握,容易出现讲述过于专业化,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在思维方式和数学语言上都非常陌生,在大一的所有公共科目中属于最难的,教师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课堂的深浅和讲授模式就会带来很多的授课困难,这是青年数学教师面临的教学方面的主要问题。无论基础数学还是应用数学都属于基础理论科学,基础科学的理论创新对于青年学者来说非常困难,可突破的论点很少,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在硕士或博士期间完成的课题研究基本均是导师或团队给予的,研究过程也能接受到很多指导和帮助。但当这些青年教师只身一人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科研团队的变化、教学工作的压力会给科研工作带来一些客观困难,同时数学的研究方向虽然很多,可是有价值的新问题却很难提出,即使有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不一定适合,一个问题需要一年或两年的反复演算才能得出结果,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因此青年数学教师极容易出现盲目地科研,这对自身的学术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有研究者表明,高校教师的角色发展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学是唯一的职责;第二阶段,教学与科研的职责;第三阶段,教学、科研和服务混为一体的职责。由此可见,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对于青年教师尤其重要,越早能够适应两项工作的平衡,对于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越有利。以下我给出几点如何平衡两者关系的建议:
1.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作为青年教师,自身应该树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思想。教学是科研的基石,是科研的储备力量,科研又是教学发展进步的源泉,推进教学不断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坚强后盾,他们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辅相成。青年教师应该科学地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合理地分配给予两者的时间和精力,让教学为科研服务,让科研为教学助力,形成良性的互利关系,推动自身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不斷加强,从而也能够提升学校的本科生教育质量、学校知名度,进而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人才。
2.允许青年教师实现多元化发展
很多高校已经从副教授职称开始对教授进行分类,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型,这种分类能够更好地发挥不同学者的长处。青年教师虽然没有明确进行分类,但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结合自身喜好和优势朝着一个目标进行努力。可以以教学为主,在完成科研任务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备课、讲课、磨课,多与学生交流,对教材内容多熟悉,对教学方法多尝试反思,坚持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提升教学综合能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教学好手。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在专业领域发展科研特长,挖掘新观点新理论,与本校团队或其他高校的同专业团队合作交流,积极申请各类科学项目。
3.建立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职称评价体系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所以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就需要既包括科研工作也包括教学工作。职称的评定又是能够直接关切教师个人利益的最直接的评价,所以学校的职称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发展的风向标。目前,虽然已经有很多高校都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工作的特点是具备主观性,因此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正确地评价、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仍是摆在高校面前非常严峻的问题。但是,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从外部帮助教师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于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是迫不及待的事情。
很多学校在职称评价时已经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等,这样的划分是比较科学的。教学型教师的评价侧重点主要在教学上,不仅要考核常规的教学工作量,同时也应该采取多维评价并举的方式,例如采取上级评估、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学常规打分等方式监督教学效果,并且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评价,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弱教学的主观性,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生认为的好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学生群体基数大,评价就更具有客观性。科研型的教师评价比较好量化,但是也需要考虑学科差异,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不同,基础科学和应用型科学不同,项目、文章、专著等难易程度不同,各个期刊的发表难度不同,需要在指定评价标准时反复考量,收集意见,尽可能地制定出较科学公平的打分体系,并且3至5年(一个职称评审周期)进行修订。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优秀的教学成果往往伴随着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教学成果能有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对科研起到辅助作用;学术研究不仅能够让教师的知识得到适时的更新,又能使教学方向始终保持和学术前沿一致,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得到及时补充,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青年教师队伍是高校的中坚力量,是和本科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教师团队,青年教师的发展就是学校的未来,青年数学教师在学科限制下能抓好教学和科研两把刷子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太平主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7:1-24.
[2]宋晶等.基于大学生培养角度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平衡[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7):72.
[3]李彬珏.论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中教学与科研的平衡[J].高教与经济,2011(24):43-45.
作者简介:
刘炜,女,生于1989年10月,理学硕士,助教,从事高等数学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高等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