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教师问题看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滞后的原因
2020-01-03钱福
钱福
【摘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强调: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这说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与这个国家的教育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斷发展,各地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大幅度的提升,但就城乡教育教学质量而言,还切实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差距,虽然近年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一直都在想办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但效果还是不太明显,分析近年来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以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造成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滞后的原因。
【关键词】农村 教学质量 教师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9-0012-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及物质文化的需求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尤其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最近几年里以惊人的速度在向前发展着,国家一方面在教育方面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另一方面对教育经费方面进行了极大的投入,使得我国在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得到了均衡发展,随着国家教育方针的不断推行,各省、市、区地方上的教育措施也在逐步转变,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在改变,教育教学硬件在完善,教学质量也在一点点的提高着,但从总体来讲,就一个地方而言,城乡教育教学质量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尤其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尽管也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城市中小学校相比差距却很大,所以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教育行政部门最为头疼的事情就是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问题,虽然近年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一直都在想办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相应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效果还是不太明显,分析其原因有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教师原因及学生原因等,下面我就以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来谈谈当前造成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滞后的几个原因:
1.优秀教师流失问题
一所学校的兴衰与发展取决于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这个学校内是否有一批年轻、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年轻教师是农村中小学的新鲜血液,他们的变动与存留将直接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在刚参加工作时被分配到农村学校来任教,一开始他们信心十足,工作劲头大,所以成长的也快,很快这部分年轻教师就成长成了农村中小学的骨干力量,他们既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又是教育战线上的主力军,到了这时候也正是他们成家立业的时候,这问题就来了,找对象买房子,都要求到大城市去生活,所以给这部分年青人提出了考验性的问题,在个人生活与自己的事业选择上,他们还是选择了生活,于是当初的宏伟蓝图便有了动摇,进城的念头开始占据了他们的心灵,再加上农村学校上班的老师们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信息交流不畅,文化氛围不浓且生活条件艰苦,每天上下班因路途远而极其不便,迫于生活的压力,所以老师便千方百计调往城区学校工作,以满足他们各方面的生活需求,还有一部分农村工作时间长的中老年教师,为了子女的上学方便,也在城区买了房子,每天完成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后便进城再辅导自己的孩子,在与这部分老教师长期的交流中,年青教师也会想到自己将来也要如此辛苦的上下班,所以更加动摇了扎根农村的初衷。于是这部分年轻教学骨干们通过教师借调进城考试或其它事业单位招考的形式陆续进入了大城市工作,使得农村的教育教学力量大大削弱,所以也就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2.教师老龄化问题
近年来,造成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滞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老龄化问题太严重,那么在农村中小学老龄化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呢?由于年青教师的不断流失,造成了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突出,再加上当地教育局每年都组织农村教师“借调进城”考试,使得农村学校的中坚力量大量流失,中老年教师的比重越来越大,这部分教师的文凭较低,教学方法传统,接收新课改思想落后,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较低,平均年龄较大,有些教学点或“麻雀学校”的教师几乎都是老教师从教,老百姓形象的称这些学校为“养老院”,这些老教师们即便有一颗敬业的心但恐怕是无从教的力了,再加上老教师无论是从精力上还是知识层面上都比不上年轻人,他们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教育设备接受困难,所以导致教学质量教而不上,另外这些老教师在农村任教都已经在30年以上,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而造成了他们这一批人一时难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模式,这也是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因素,这种现象在边远农村或山区的中小学中特别严重,那么在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3.教师专业不对口问题
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边远乡镇的一些中小学,由于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都比较艰苦,当年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一般都不会选择到这些学校任教,即使被分配到这些学校的也没有打算长期扎根农村学校工作的,所以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老师不是年龄较大的,就是新分配的年青教师,大部分学校的中坚力量都外流了,于是造成了农村地区学校教师严重缺编,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师的专业严重失衡,大部分教师一专多用,学语文的教师要带政治或者是历史,学数学的老师一般要带地理或科学,还有英语老师带美术的,物理老师带体育的,化学老师带音乐的,所以在农村中小学老师都是多面手,经常跨学科带课是正常的事,不仅如此,老师们大多数都带双班课程,所以课业负担较重,例如在我们武威市凉州区吴家井镇九年制学校,有625名学生,正式在编教师有42人,其中有2人马上退休,有5人3年后退休,平均年龄42岁,本人就担任七年级和九年级数学课教学,另外担任七年级班主任和学校政教主任的工作,有90%的教师都是双班课程,还要担任班主任,还要分管学校的其它工作,教师的平均课节数为18节以上,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音乐、美术和体育课几乎没有专业老师,都是一些老教师在看管学生,还有些学校纯粹把这些课程安排给了主课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课业负担较重,没有过多的精力去进行课外辅导,所以尽管我们的老师们整天忙于教学,但教学质量却不尽人意,这也是导致农村中小学校教学质量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4.教师职称评定难问题
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是神圣的,教师的工作是光荣的也是平凡的,教师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形容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師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天底下最光荣的事业,这些都是人们对教育的重视是对教师的尊重,但教师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当这个独立的个体生活幸福了,他才可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从事的教育工作当中去,他才可能会热爱他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教师生活最大的保障就是按时评聘职称,教师职称的评定是一个教师自从教以来一直奋斗的目标,也是与教师本人的生活利益最贴近的一个问题,职称评定直接影响着教师本人的工作积极性,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日常生活,然而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职称评定管理得太严,评定条件太苛刻而且多年来一直不变,在农村中小学由于二级教师职称的年青教师进城的多,一级教师职称的老教师退休的少,所以导致农村中小学职称名额几乎年年为零,有些老教师50多岁了还评不上中级职称,还有的教师在农村任教40年到退休了还未评上了中级职称,基本生活都受到了影响,自然在教学中没有多大信心,既是条件够的中青年教师年年盼望年年失望,教学积极性也就随着希望的破灭而越来越低,所以教学质量也就受到了影响。
5.教育职业倦怠问题
教师的职业倦怠也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它是一种教师心理及生理的综合反映,也是一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累积与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工作精力不足、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衰退、对自己的同事表现出冷淡关系及对自我成就感的降低等,这种职业倦怠它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严重影响教师从事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来自社会的压力,由于教师从事的职业常被人们说成是天低下最崇高的职业,再加上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他们把孩子完全交给了学校,学校又把学生交给了老师,所以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老师的身上,这样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负担,此外再加上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社会地位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本人因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出现太大的反差从而出现了职业倦怠。二是来学校组织方面的压力,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对老师生活的关心,学校领导对教师工作分配的合理公正情况,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教师工作的环境都可能出现教师职业倦怠。三是来自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自身方面的压力,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但是他们又不可能把每一种角色都演好,因此在教学中就会出现一些心理冲突,此外在教学中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不上教育教学的改革与社会的发展,从而出现在教学中的一种力不从心,因此产生了职业倦怠现象。四是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压力,近年上级教育部门下发到学校的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太多,教师除教学之外还要做大量的与自己教学之外的资料,而这些资料大都是些虚的东西,但不做还绝对不行,所以这又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倦怠不是不能克服的,一方面我们从心底里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并且不断充实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在教学增强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我们要善于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要找到自己的同事多沟通多谈心或者找一种合理的方式进行释放与宣泄;再一方面就是摆正我们的心态,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以一种宽广的心胸去处理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我们在工作中才能减少或避免职业倦怠的出现。
6.教师师德师风懒散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与文化生活的追求质量也越来越高,一些教师在物欲横流的生活面前,逐渐丧失了作为一个教师基本的师德与师风,将教育的初衷教书育人变成了赚钱为目的,有的教师开始出现敬业精神淡化,工作责任心也逐渐退化,师生关系也由原来的纯洁化变为了现在的庸俗化。有的教师在工作中表现为:不钻研业务,工作方法简单,上课不认真研究教材教法,不分析学生的特点,讲课采取满堂灌,课后从不辅导学生,一天之中只有课堂上能见到本人,课下从不与学生再见面,在教学上专业素质不够,创新意识、质量意识不强,还从不主动进行学习,还有一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自己在教学上采取的教法陈旧,缺少与学生的亲和力,而导致了自己的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低下,从而妨碍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的教师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也不强,面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风云变换,而他们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无动于衷,还是本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无视教学质量的提高,于是极大地造成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滞后。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教育发展的灵魂是教师,师资力量的配备是一个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学校的兴衰主要取决于教学质量的好坏,而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依赖于教师,所以学校要想发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打造一批能打硬仗的师资队伍,另外学校在一心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教职工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样,处处体会到学校带给他们的温暖,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学校领导要想尽办法争取名额,尽可能多地解决青年教师的职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留住年轻教师的心,让他们扎根农村教育,为农村教育事业献出他们应有的力量。也只有这样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才可以真正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事业才能有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