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树发新枝:东四南历史街区的创新治理与更新
——访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

2020-01-03采访吴春花

建筑技艺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史家胡同街道

采访 吴春花

《建筑技艺》杂志(AT)

很早听闻史家胡同的大名,也听说朝阳门街道治理工作大有声色。11月1日终于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如约见到了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骑着老自行车、夹着报纸,俨然一副想象中街道主任的样子。从2012年来到朝阳门街道至今已是7个年头,应该说李哲对街道的每一个胡同、每一条巷子,哪怕每一个门楼都能如数家珍,也是带着对老北京、老胡同的热爱,细心耕耘在这片地方。没有文化空间的街区,是令人窒息的街区。而没有活化利用的空间,则是窒息的街区上一副副徒然的摆设。此次,让我们慢慢走进这个充满氤氲人文气息与鲜活市井味儿的街区。

1 走进朝阳门街道

AT:在网上搜索“朝阳门街道”,最多的字眼是“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首家胡同博物馆”“首家历史街区治理创新平台”“院落提升计划”……,请您介绍一下朝阳门街道?

李哲:朝阳门街道,尤其史家胡同片区,历史上名人辈出,历史保护建筑众多。其实,翻翻这片区域的历史就知道了。朝阳门街道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朝阳门内,具体就是南边的干面胡同往北一直到朝阳门内大街,西边的东四南大街一直到东二环,整个区域被中间的朝阳门南小街分为东、西两个街区。朝阳门南小街以东的区域是回迁区,而以西的胡同格局完整、风貌保护得非常好,得以全部保留下来,也就成为今天的东四南历史文化保护区(以下简称“东四南文保区”)。

东四南一带自古就是皇家文化与市井文化交汇之地,是元大都的骨架、明清的内城,也是老北京人杰地灵、四通八达的繁华之地。东四南大街明代有著名的“四大恒”金店、合芳楼糕点铺及米市、灯市(即现在的灯市口)、驴市(即现在的礼士大街)等。这一带还有礼士胡同的刘墉故宅、灯草胡同的大学士阿桂故宅、内务部街39号的梁实秋故宅、史家胡同47号的荣毅仁故宅、史家胡同24号的凌叔华宅院等等。这就是东四南,层层叠叠都是历史,街街巷巷全是故事。

自确定为文保区开始,东四南片区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工作自然就被提上日程。从街道管理者的角度,一贯的工作更多是自上而下的落实,同时我们也一直在考虑如何能集合各方的专业力量,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协力提升社区环境,做好社区营造,实现上下贯通,多元融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句话就是“走好群众路线”。

2 从“史家胡同博物馆”开始

AT:作为街道管理者,上有政府/区域的要求,下有基层居民的诉求,“走好群众路线”并非易事。东四南文保区的街区治理以文化为切入点,请谈谈当时是怎样考虑的?

1 东四南历史街区区位图

李哲:东四南文保区的美,就在于它原汁原味的传统街区,以及生活在胡同里的人们。原本我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胡同保护者,但是慢慢认识到如果只谈保护,不问发展,没有适宜的方式,古老的街区就会慢慢失去它的韵味,逐渐衰败。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打通不同专业机构、各方力量合作的路径,进行由点到面的整体布局;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以文化为切入点,做好公众参与和社区营造,寻求古老街区的宜居和善治,最终实现老树新枝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就是我们以文化切入的第一步棋。这个史家胡同24号院,曾是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凌叔华的花园宅院,当时这里因经常举办画家名流的聚会而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泰戈尔、齐白石、胡适、徐志摩、沈从文曾是座上宾。不仅如此,历史上的史家胡同,曾是清朝左翼宗学和游美学务处的所在。史家胡同20号院更是成为北京人艺的摇篮,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朱旭、蓝天野等老一辈话剧艺术家都是从这个院里走出来的。可以说,史家胡同有着老北京的魂儿,也是老北京活着的记忆,这些都成为博物馆今天要讲述给大家的故事。2010~2013年,在名城保护资金和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中国)的支持下,我们共同对博物馆进行了修缮,并没有全部翻新,而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老砖铺就的地面、挂着白灰的旧瓦、民国时期的装饰和展厅里的老物件、130个院落微缩模型,还有收录的老北京商贩的叫卖吆喝声,不知不觉中把人们带回到了老胡同的时光里。

2013年10月18日博物馆对外开放,2014年我们街道联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和史家社区成立了“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以博物馆为依托组织了一系列展览和活动,如2015~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朝阳门分会场“为人民设计”系列活动、“回家串门”展览、“京城回眸——东四地区老照片”展览,“口述史”工作坊、“微花园景观社造”论坛、与居民制定东四南公约等等,使得博物馆真正发挥起“文化展示厅、社区议事厅、居民会客厅”的作用。

2 史家胡同130 个院落微缩模型展

3 史家胡同博物馆“京城回眸——东四地区老照片展”

4 史家胡同博物馆“回家·串门儿”展览

5 史家胡同博物馆“回家·过年”展览

今年以北京国际设计周为契机,我们将自2014年开始五年间收集的街区口述史在博物馆进行了展览和分享,来自朝阳门地区居民和博物馆会员们的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口述故事拉近了彼此,勾起了大家往昔的记忆。现在,周边居民们每天来博物馆遛弯纳凉拉家常,探访者也络绎不绝,有背包客,有团体,也有搬出胡同的老北京们,博物馆志愿者会为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解胡同历史,甚至还有每月一次相声票友组团奉上的精彩相声,博物馆俨然成为了史家胡同的文化祠堂。

从街道来说,史家胡同博物馆已经成为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东四南活态博物馆保护的落脚点。作为一家社区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从社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发掘着眼,转化为带动居民参与、集合社会力量的富有社区特色的展览和活动,让文化、艺术真正走进社区,一点一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是最让我们欣慰和自豪的。

3 “小院公约”“咱们的院子”“微花园”系列

AT:有了史家胡同博物馆为依托,在“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平台之上,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责任规划师团队设计力量的加入,共同谋划了哪些街区更新的好点子?

李哲:从我们街道来讲,更多的是为大家搭建好一个平台,史家胡同博物馆这一人文空间是共同开辟的,还可以继续共同谋划很多事,一来更好地服务居民,二来也是让北规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其他更多机构力量能够真正扎根社区。

前面提到,我们依托史家胡同博物馆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一个很有趣的是“东四南公约”。2015年,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联合史家社区一起以“胡同茶馆”的形式推动居民制定《史家社区公约》。历时6个月,共计500余人次的参与,就文化传承、风貌保护、生活起居、服务管理、环境治安等多个问题进行探讨,确定草案后广泛征求居民和社区单位的意见,最终一起制定出了23条行为准则、共计900余字的中英文对照版《史家社区公约》。这个“胡同茶馆”是我们自创的一种以开放空间的形式引导居民讨论社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活动,以自愿参加为原则,辖区居民、在校学生、辖区单位及商家等均可参加。这也是史家社区党委联合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积极探索的社区协商民主形式,使社区建设力量从单一动力向复合动力提升,形成社区问题由社区成员共同协商的社区治理多元参与模式。由于每次话题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参加活动的朋友都很有积极性,也能有话说,一起来讨论社区里的“大事儿小情”,同时也勾起了难忘的老北京胡同生活记忆,参与讨论的人群年龄从20岁跨度到了80岁。2015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上,在史家胡同博物馆里展示了最终版《史家社区公约》,并举办签约仪式,在各方的见证下,辖区居民、单位代表在公约上庄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一起郑重承诺遵守公约,保护家园。史家社区还与居民一同制作了《史家社区公约》宣传片,由50多位社区居民出演。公约制定的过程,同时也是社区居民一起达成共识的过程,增强了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也形成了生活在社区中的人都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准则,凝聚了大家一起保护家园的意识、决心和动力。

让大家一起人心齐、爱家园是首要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就是要改善既有社区空间环境,为此我们开始了院落提升计划。2016年“咱们的院子1.0”,由OSO Studio、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A2设计所B平台、中央美术学院、Crossboundaries、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组成志愿者设计团队,深入我们的胡同,其中既有“锦上添花”型保护状况较好的院落,也有“雪中送炭”型的大杂院,经过实地走访踏勘,获得居民许可和支持后,选取了内务部街、前柺棒胡同、礼士胡同、灯草胡同、本司胡同、史家胡同、演乐胡同共7个试点院落。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每一个院落都严格遵循“前期踏勘、参与式设计、实施准备、动工实施、后期维护”5个环节全过程公众参与的项目流程。数十次的入院交流,在关键节点召开居民参与会议,以及设计方案居民签字表决的方式,协会和设计师都竭尽所能了解并满足居民切实的需求,将院落空间真正打造成为属于居民的“咱们的院子”。这里“参与式设计”就是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除了入院与居民深入沟通外,协会还定期组织召开设计师例会、开展设计工作营论坛和展览,在设计的各个阶段与居民讨论交流,把控设计方向。在正式施工前,协会组织开展实施准备工作,一方面招标施工单位制作工程预算,同时召开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实施动员会,在各方共同认可下确定最终实施方案。动工实施过程中,施工方正式入驻并按图施工,出现矛盾问题或需要临时调整方案的情况下,规划师、社区、设计师、居民、施工队随时召开现场协调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方案调整。项目施工完毕后,协会组织开展了项目总结会,回顾项目开展全过程,征求居民对改造效果和工作组织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意见。同时,开展启动了试点院落的长期维护机制,通过居民协商拟定各自的“小院公约”,涵盖邻里关系、院落环境、设施维护等,配合“小院管家”机制,由居民自发认可遵从。协会还协助设立了“后期维护基金”,经费由居民和协会共同募集,即居民出资30%,协会负责筹集另外的70%,统一交由社区保管,在院内设施需要更换和修理时,由居民申请提取使用,这就为后续院内的硬件维护提供了资金保障。

“咱们的院子1.0”项目历时近两年,在各方的不懈努力和院内居民的全力配合下,第一批院落的改造实施进展顺利,不但切实改善了街区风貌及居住民生,还积累了推动社区自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工作机制与实施经验。2019年,我们继续推进了“咱们的院子2.0”,为了更好地吸取第一批试点院落的实践经验,以进行第二批院落的改造更新,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回访了这几处院落。原先每每下雨就倒灌的低洼院子平整了,乱堆的杂物都收纳进了统一设计的储物柜,废旧陶瓷洗手池转身变成了亮丽的花池……小院公共空间改善了,邻里氛围自然融洽了。

6 居民参与制定史家社区公约

7 居民参与制定内务社区公约

8 史家胡同15 号院微花园改造

9 史家胡同15 号院微花园改造

10 史家胡同54 号胡同墙根儿花园改造前后对比

11 史家胡同54 号胡同墙根儿花园改造前后对比

12 2018 年史家胡同无车日

13 朝阳门Walk&Talk-新鲜胡同

14 口述史——居民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15 史家胡同文创社

16 史家胡同文创社

17 史家胡同文创社-社区艺术家

与院落提升改造并行的,2018年9月举办了首届“微花园”景观设造论坛和设计工作坊“平民的景观——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生态的老城区景观”,探讨在当下社会和时代背景下老城区景观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关注平民的景观、百姓的生活。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高校的老师和同学,以及史家胡同社区的居民,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参加了第一届微花园设计工作坊。同学们与胡同居民面对面交流沟通,从实际情况出发共同探讨微花园的现状和未来,替居民们出谋划策。

随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的联合团队,在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和史家社区的大力支持下,对史家社区5户居民位于胡同院落公共、半公共空间的微花园进行了在地提升和微更新改造,通过发现社区需求、居民自发报名、参与式设计、展览策划、参与式实施等环节,开展自下而上、全过程参与的社区培育,循序渐进孵化微花园实践落地。空中雨水花园、记录时光的花园、狭长胡同里的墙根儿花园……原汁原味地保留着老城居民的绿色生活方式,营造出多样化、各具特色的北京老城区普通百姓的微花园景观,更重要的是引导居民们发现美、共同营造美。

今年7月,我们与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委会、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中社社区培育基金持续举办了第二届“微花园景观社造”论坛,来自北京、上海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了他们基于日常生活和社区营造的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方面的成功经验。这里要说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街区更新的队伍中来,流水的学生,铁打的合作,不仅满足了长期的科研教学,而且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设计最重要的是关注人的有血有肉的生活及其与场地的关联,而不是高高在上或者千篇一律的生搬硬套。

4 培育“新居民”,带动“老居民”

AT:正如您讲到的,街区更新治理需要多方专业力量的加入,目前高校、设计院/设计机构组成责任规划师团队长期扎根社区、激活社区。除此之外,朝阳门街道还引入了哪些其他的机构团队?

李哲:要想让更多的机构进入社区,扎根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我们认为不能是简单的一次性合作,而是要长期培育,那么就要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对于我们街道来说,就是要做好适当的引导,进来的机构一方面要服务于街道、社区,另一方面可以市场化运作,但前提是要能够服务于当地的居民,或者对居民有一定的优惠。

事实上,史家胡同博物馆自2017年转由北规院来负责运营,既作为责任规划师工作的一个平台,也为持续深入社区、服务居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整个朝阳门街道9个社区中,我们还引入了其他多家机构——史家胡同文创社、朝西工坊、礼士传习馆、内务部街27号院的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都是由原有的办公用房、报刊发送点、水站和荒废的小屋改造而成。

史家胡同文创社以文创为载体,深度挖掘胡同特色文化,经过三年的摸索,策划了“朝阳门社区艺术家”计划,与广大居民群众一起群策群力开发、设计和制作出了一系列深入民心的文创产品,包括明信片、书签、笔记本、鼠标垫、帆布包等众多品类,涵盖党建文创、廉政文创、百街千巷文创、社区建设文创、北京胡同文创等众多系列,探索出一条“文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新模式。基于此,在街道、居民与专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集合社区文创平台、社区艺术家平台、文创惠民平台、社区善治平台的史家胡同文化社共享平台的建立,不仅开发了具有史家胡同历史和朝阳门特色文化的原创产品,还孵化了汇集社区手工艺人和社区书画家的“朝阳门社区艺术家计划”,以史家胡同的瓦片画史家胡同为一大亮点的“瓦片画”更是吸引了居民和小朋友们。

内务部街27号院的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我们称“27院儿”,是由几个海归青年组成的北京ONE艺术创意团队自2016年开始运营,他们引入了艺术社区的概念,通过“文化磁石”的吸引力进行在地活化和可持续探索,为社区居民乃至全城的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分享交流、寓教于乐的空间和平台,导向文化创生,同时也向公众传播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是一个集公共艺术、社区营造、公共文化研究、社会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文化中心。比如,从老年人生活所需出发,做了“老好使shop”;聚焦青年与老年的对话关系,发起了“当我像你一样”的互动体验活动,也是引发年轻群体对老年群体生活状态的关注、思考,这些都深受老人们的喜欢。

礼士传习馆是2017年礼士社区礼士胡同“百街千巷”胡同提升、空间腾退后创办的,由北京红创空间运营,主要是将胡同文化挖掘与社区全面建设相结合,寻找社区传习人,还打造了礼士社区党建品牌“礼享征程”、演乐社区党建品牌“乐衍薪传”等活动,探索建设集红色创意、传统文化、趣味活动、学习教育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同样,朝西工坊也是致力于工艺、美术、戏曲曲艺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活化,2018年12月刚刚创立,已经组建了专业人士与居民组成戏曲曲艺团队,并组织表演、知识普及讲座等。

18 朝内头条社区“潮起剧社”话剧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展演

19 朝西工坊组织街坊开展制作扎染方巾与抱枕活动

20 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当我像你一样”2.0

22 朝阳门文化联合体交流

23 礼士传习馆元宵节制作廉洁宫灯

24 Lan Talk 史家胡同,以文化带动街区微更新

25 演乐茶香悦读会

可以说,街道拿出空间,引入第三方扎根街区,通过市场化运作,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活化空间,培育“新居民”来带动“老居民”。如果没有多方共同探索、彼此合作,这些是无从实现的。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这片古老街区的热爱和服务社会的情怀,没有这些,连探索的第一步都不会迈出。这样的探索需要合作共生、战略协同、彼此信任,以及由点及面的布局,统筹保障的机制,还有不功利、渐进式的坚持,不能是空谈。今天,这些空间已形成了联合体,并在不断吸纳新的在地空间,散发出特有的人文魅力和生命活力,凝聚共识,润泽人心,渐渐地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共同体、一个连接古今的街区共同体。

5 苦练内功,深耕细作

AT:2018年,朝阳门街道成立了“东四南文化精华区治理创新平台”,成为北京市首家致力于历史街区发展创新和基层治理的专业平台,请您谈谈平台成立后有哪些更多的设想?

李哲:“东四南文化精华区治理创新平台”,是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确定的十三片文化精华区基础上,我们街道独创的平台,主要面向街道全域进行综合协调服务,旨在为东四南文化精华区内的职能部门、在地机构、社区提供技术支持、资源对接、项目孵化、宣传推广等服务,为风貌保护、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社区营造与资源汇聚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可以说,在这个平台之下,史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以及不同的机构,都可以更加有序地开展工作,更顺畅地与街道及各部门对接,实现了街区治理更新多方力量的共建、共治、共享。当前,城市的规划建设进入精细化时代,同样街道的治理也进入了精细化运作的时期。东四南片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与史家胡同博物馆的运营、责任规划师团队的扎根都是自发成长起来的,他们与居民、街区、街道的关系也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只有编织出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才能更深入地推进工作,从根本上进行街区的治理更新。

基于平台,我们组织了“朝阳门WALK&TALK”活动,带领不同领域的人士通过WALK共同探访某一地区或场所来发现问题,再通过TALK来探讨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目前,朝阳门WALK&TALK形成了从媒体宣传、社会资源汇聚到文化探访、推动保护的孵化式项目,不断加强各类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以历史文化探访为契机推动文物单位的腾退、修缮和利用,解决街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价值。

另外,平台通过前期深度调研,了解到东四南范围内的演乐社区和在地机构茶社合作的契机,推动孵化了“演乐茶香悦读会”,并借此建立了居民自组织。悦读会以演乐胡同在地机构对“读书会”感兴趣为切入点,以社区中对书画诗词感兴趣的居民为对象,以推进社区与在地机构合作为目的,定期举办悦读会活动,通过共同的爱好来凝聚社区力量。在孵化读书会过程中,居民由最初被动受邀参加逐步变为主动报名,开始自发分工协助读书会组织,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在平台和社区的帮助下探讨建立读书会机制,保障读书会正常运转,是悦读会向自我发展、自我组织迈出的重要一步;社区挖掘居民能人,使悦读会成员队伍不断壮大,并积极提供活动场地;平台不断引入专业社工、阅读机构等资源,扶持悦读会的稳步发展。随着悦读会成型,平台逐渐退出,由组织者转变为支持者,社区居民则成为主力军,悦读会目前已由居民自组织,开始正常运转。

今年,我们向北京市发改委申请的专项资金已经到位,将用于街道13个微空间提升计划,主要利用规划范围内胡同边角空间、腾退空间及部分临胡同开放院落,营造满足居民驻留、活动、交往等日常使用需求的胡同微小空间节点,形成覆盖整个街区的微空间网络。前期已由北京工业大学惠晓曦团队完成了选址和设计,改造内容包括微空间节点、小微空间(胡同家具)及智慧空间(信息化)。

在朝阳门和东四南片区,未来仍需要长远的战略规划,继续苦练内功,深耕细作。依托东四南文化精华区治理创新平台,我们要做好微空间提升和设计周活动,尤其对于历史街区尝试从文化切入,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街区更新和文化挖掘。同时,总结东四南治理模式,统筹文化联合体及外部资源,同街道重点工作相结合,以共建共享方式探索空间活化、项目孵化,让居民直接参与、直接获益,创新做好街区综合整治与共同治理。

猜你喜欢

史家胡同街道
劳动最光荣 史家胡同小学绘画作品展
身边雷锋
热闹的街道
重建“史家”眼光下的作家作品艺术分析维度
街道生活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风居住的街道
东明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