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的“吹哨报到”方式
——景山街道基层治理模式探索

2020-01-03冯建国

建筑技艺 2019年11期
关键词:景山街巷风貌

冯建国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

为积极构建统筹协调、部门联动、资源融合、共建共享的区域治理新格局,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在实现城市改造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道”的方式,凝聚起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合力,使城市改造凸显人文之美,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让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1 景山街道辖区的历史方位和现状

景山街道成立于1958年,辖区面积1.62km2,因毗邻景山公园而得名。历史上,景山街道辖区被皇城墙一分为二。西部区域属于皇城,东部区域聚集大量富人。如今的景山街道辖区共有73条胡同,被6条大街穿插分割在三个区域。因历史变迁和城市功能的变化,原来的各类公署衙门、权贵府邸、富家宅院,多已变成混居的大杂院。特别从20世纪开始,传统规整的四合院逐渐成为了“无规则、超负荷、不负责任、任意占用公共空间、破烂上天”的落后居所。疏解整治前,违章建设层叠、开墙打洞密布、交通秩序不畅、架空线凌乱、环境脏乱、人员杂乱等,“大城市病”集中呈现。

2 景山地区老城改造设计中的实践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和中央的安排部署,北京市东城区正式提出并全面推开了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景山街道全力推进相关工作,逐渐修复街巷面貌,让老城街巷得以焕发出新的光彩。在三年行动计划的前两年,已基本完成街巷胡同的整治提升任务。两年来,共拆除了1 173处违法建设,面积28 830.5m2;完成开墙打洞封堵1 053处,面积26 767m2;部分街区实现了生活静下来、环境美起来、文化挖出来、服务优上来的工作目标。

在对街巷进行改造提升过程中,景山街道坚持运用好“吹哨报到”工作机制,把握历史传承性、现实需求性及管理导向性,突出风貌保护、宜人惠民,力求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创造性地推出一套“设计先行、功能匹配、按需织补、综合治理”的街区改造之路,改善人居环境,恢复和保留还未失去的独有的老城风貌,又为居民创造出新的体验,为老旧城区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2.1 吹响“设计哨”使城市提升与风貌保护相结合

对北京老城进行改造,需走出一条新路,既能彰显出首都风范、古都风韵,又能突出时代风貌。北京新总规将首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上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将文化保护拓展到了文化遗产保护,胡同四合院也作为地域文化被纳入历史街区的保护范畴。对于胡同肌理保存较为完好、建筑风格保留历史风貌的景山地区改造提升来说,第一要做的就是对传统风貌进行梳理,恢复街区的色彩,凸显胡同的肌理;做好减法,消除现代设施特别是违法建设、违规开墙打洞、商业招牌、架空线等对风貌的影响。

景山街道在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先立后破”,使规划设计先行,先拿起“哨子”“吹”来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帮助街道一起深入研究街巷格局,梳理历史变迁,对街道片区依照历史风貌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以“明清”为时间坐标,将明清建筑元素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延续城市肌理,展现古都皇城魅力,并依此进行了施工。在施工中,拆除胡同内的违法建设、封堵开墙打洞、移走堆放废弃物,形成规整的整治空间;再以大片青灰色房屋和浓荫绿树为基调,对破损严重的、不符合规制的墙面用干摆、丝缝、淌白等传统工艺进行恢复,对传统街门按照原有形式、结构、材料、做法进行修缮,对街面的门框按照传统规制和风貌进行统一更换,地面铺装在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与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对各类管线统一进行消隐处理,对电表电箱挂放混乱的采取移动位置和整体刷色消隐的方式,空调室外机全部增设符合风貌的外罩,保留民居样式。通过设计提升,拆出了肌理,恢复了乡愁,留下了京味,让老城重现往日风貌和光彩。

2.2 吹响“功能哨”使城市提升与实际利用相结合

1 大佛寺东街整治前人车混杂

2 大佛寺东街整治后秩序井然

3 街道利用拆违后腾退出的空间建立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和巷‘议’站”

4 街道、设计方、施工方及居民代表在和巷“议”站议事

5 沙滩后街架空线挡住人们看蓝天的视线

6 沙滩后街架空线整治后视野开阔

老城保护取得成效的,无一例外都是在原有风貌条件下赋予了新的内涵,建立起一种健康的、自我循环的机制。景山街道的改造不是采用商业化的运作,更多考虑的是原住民的需求、各项服务保障功能的满足,以及对特色建筑的再利用。于是,这次把“哨声”吹向了广大居民群众,建立“和巷‘议’站”,引入了“路见PinStreet”小程序,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让居民参与到自己身边物、身边事的设计中。在胡同内改装了木质的休闲座椅;开辟活动空间,摆放整治中发现的老物件;建立和巷议站,给居民提供参政议政场所。过去搬着小凳围坐大槐树下共进晚餐的融融温情,如今变成大家看着老物件,甩着京片子,畅想胡同发展大计的别样风情。保存较完好的建筑也有了新的功能,如原北京大学数学楼,1990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达1 400余平方米,在整治以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租给教育公司。随着近年来整治力度的加大,区委利用此地打造了“光辉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东城”主题展览,使老建筑焕发出新活力,也使区域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得以彰显。

2.3 吹响“需求哨”使城市提升与宜居便民相结合

7 经广泛征求意见,街道将拆违腾退后的空间打造成便民生活服务体

8 设计师上门对门窗改造情况征求居民意见

9 居民在街道公众参与平台意见本上留言

10 在沙滩后街55 号举办“光辉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东城”展览

11 在沙滩后街55 号举办“光辉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东城”展览

12 在沙滩后街55 号举办“光辉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东城”展览

老城区的改造,离不开居民的支持。景山辖区是典型的老城区,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该区域都普遍存在,如背街小巷环境秩序混乱,胡同风貌破坏严重,院内坑洼不平、排水不畅、雨季雨水倒灌,房间外杂物成堆、环境脏乱等。街道整治提升中,在充分考虑居民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分别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征求意见,再次用哨声“吹”来了规划设计师,由他们结合百姓需求和区域功能匹配进行全面分析,按相关度高低进行分类,把相关度高的作为优先考虑的功能织补项,把方便居民生活作为优先解决的方面。利用腾退房屋打造便民服务综合体,整洁规范且便利的消费环境让居民在家门口立享“一站式”便民服务,同时也对个别居民“三岁孩子就能出门打酱油”的生活习惯进行引导。利用综合整治,开挖地下综合管廊,疏通下水管道,实现架空线入地,院内院外环境都有较大提升。环境改善了,生活便利了,一些以房养房的原住民也搬回来了。

2.4 吹响“治理哨”使城市提升与方便管理相结合

便于管理也应该是设计提升的应有之义,景山街道在发展中也遇到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大佛寺东街南北向路段全长不足300m,分布着菜市场、学校、垃圾站,道路宽度不足、人车混行严重、绿化占道等情况更加剧了交通拥堵情况。为此,街道在对问题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吹哨”的方式,请来了城管、工商、交通、绿化、设计、学校负责人等集体对标、对表,对大佛寺东街进行重新规划设计。街道和城管负责拆除街面上的违章建设、封堵开墙打洞、清理道路两侧占道台基;工商负责联系菜市场错时上货,尽量减少在胡同内停留的时间;交通负责安装隔离护栏,强制实现人车分流、机非分离,缓解行人与车辆矛盾;绿化负责清除低矮行道树,设计负责规划拓宽人行便道,抬高马路牙;学校负责安排好家长接送学生的时间,并做好胡同单行的宣传。正是因为有了各部门的各负其责,共建共融,才有效实现了对胡同的规范管理、秩序井然。

3 对景山地区进一步改造设计的探索

经过两年的改造提升工作,景山地区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要想让百姓生活空间变得更美,生活品质变得更高,整个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还需要按照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强化设计,统筹考虑。

3.1 从整体上把握

老城的更新不能追求一蹴而就,更不能顾此失彼。第一,要做到凸显古都风貌和景山特色。按照不同特色进行规划,坚持集中连片,统筹兼顾,将点、线、面相结合。第二,要做到适度现代化改造。做好整体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精华区建设有机衔接,努力破解老城区历史风貌保护与民生改善难题。第三,要做到新旧相得益彰。老城的改造需要将“修旧”和“创新”结合起来,为老建筑嫁接新功能,做到不是“破坏”,而是以镶嵌和植入的方式更新。

3.2 强调文化传承

留住文化载体,将文化传播弘扬出去,是老城保护的重要方面。第一,在整治中传承。借助环境整治工作,将文化遗产整理并展露出来,重新焕发出遗产活力。第二,在展示中传承。结合已有文化资源与特点,让多彩的文化内容与多样的文化展示相辅相成,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第三,在创新中传承。继续挖掘每一条胡同的文化底蕴,展示地区特色,将景山地区打造成一个实体博物馆。

3.3 推进街巷活化

城市的改造不应该是改死,而应该是改活。第一,充分使用现有资源。在提升改造中要注意让设计与街区功能定位相匹配。第二,合理拓展载体功能。创造性地推出“和巷文化”,带动地区百姓积极念好“和”字诀,建设和谐街巷,赋予老街巷以新活力。第三,营造灵动的生活氛围。大力推进“留白增绿”“见缝插绿”,为青砖灰瓦的老胡同点缀生机。第四,实现更自由的流动。推进居民之间文化和生活习惯的认同,让居住在街巷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接受并认同街巷理念,共同营造和谐、宽容的街巷氛围。

3.4 重视未来发展

对街道来说,必须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在研读、把握新总规基础上,认真考虑街道未来的产业发展,以“扮演好彰显北京文化中心特色、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中的景山角色,打造景山特色文化街区博物馆、百姓美好生活示范街区”为工作目标,提升辖区业态,推动地区文化复兴。

猜你喜欢

景山街巷风貌
王纬华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包裹的一切
边走边唱
功亏于溃
专注
雨中的街巷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