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地的传统“天灾防治”文化及其价值观研究

2020-01-02周山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天灾价值观念精神

周山华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

所谓的吴地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吴国疆域,以苏州吴地为中心的吴文化区和吴方言区,即苏州、无锡、常州、浙北、皖南局地等太湖流域的吴文化区,以及苏州、无锡、海门、启东、常州、丹阳、高淳和浙江中北部地区的吴语区[1]。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挖掘和弘扬吴地“地域精神”,树立地域价值观念,继承传统吴地传统天灾的防治文化以及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代吴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

一个城市和地域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始终与其特定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在吴地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吴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对于现代城市的经济发展、价值观念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针对吴地人们自古所经历的天灾类型以及抗灾、防灾中所呈现的传统文化、形成的传统智慧以及价值观的研究,对于新时代人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树立良好的抗灾防灾意识、弘扬良好的抗灾防灾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吴地历史上经历的天灾的种类及防治文化

常见的天灾主要有地震、洪水、暴风雨、龙卷风、山洪、瘟疫等非人为灾难,由于吴地良好的地理环境优势,所发生的天灾主要集中在水患、虫灾和疾病等方面,尽管人们在天灾面前是那么的渺小和微弱,但是吴地人民在天灾的抗争和防治中形成了独具吴地特色的防治文化。

1.1 吴地水患天灾与防治文化

经过长期的考古发掘和对地表淤泥土层结构的判断,地处长江的下流流域和环太湖流域的吴地一直以来就是洪水频发的时期,并不适合人类在此定居。太湖就是吴地人们与洪水抗争的漫长历程中逐渐演变形成的,就连被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称赞不已的虎丘山,在春秋时代之前也常常遭受海水倒灌的危险。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和地域环境的变化,吴地逐渐成为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温度湿润的好地方,但是也长期经历水患的威胁影响。历代纵横奔腾的河流,汹涌澎湃的海潮,使得江南沿海地区天然地承受着来自水灾的巨大威胁。而始于六朝时期的江南大开发,自古至今水灾始终是江南地区发生频率最高的自然灾害,吴地历史发展几乎全程贯穿着江南人民与水患的抗争历程[2]。

面对洪灾水患的影响,洪水与海潮曾经无数次摧毁了吴地人的家园,但从未冲垮过他们的信心。凭借着永不服输的精神与卓越无穷的智慧,洪水过后,江南总能再现出一片鱼肥水美稻花香的景象。吴地的官员、文人志士和劳动人民,也逐渐总结和形成了一套以“修围、疏浚、设闸”为主的完整的治水理念和宝贵的洪灾防治经验,被吴地沿用至今。在长期的抗洪经验中,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吴地人们在抗洪救灾中的智慧、科学系统的治水方法、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 另一方面水患的危难时刻所迸发出的坚强和勇气,力量和自信,所彰显的吴地人民抗洪救灾的品格和精神,已经积淀在吴地人民的血管里、性格里,天地长存,日月永驻。

1.2 吴地疾病天灾与防治文化

人类生存发展史是一部与自然抗争、与疾病战斗的历史,无论是人类个体的成长,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是始终与疾病为伍的,并且在与疾病天灾的防御、治疗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知识和精神内涵。吴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吴地百姓带来丰裕的物资的同时,也成为霍乱、天花、白喉、斑疹伤寒、猩热红、流脑等疾病容易流行和爆发的地域。自古至今,吴地所发生的较大规模疾病数不胜数,自元康二年(公元前64)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见诸记载的大疫就有60 次,严重威胁着吴地百姓的生命安全。

吴地人民在艰苦的疾病抗争中,一方面为了抵御疫情,吴门医派的温病学应运而生,一批吴中名医,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基础上,著书立说,形成了葛乾孙的《十神药书》、吴有性的《温疫论》、叶天士的《温热论》、唐大烈的《吴艺汇讲》等大量的医学著作,并且形成了以张璐、薛雪、邵登赢等为代表的吴中温病学派,大大推动了吴地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发展。另一方面百姓和民众在疾病防御、治疗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吴地人坚韧不拔的“外柔内刚”的性格特点,团结一致的良好社会风气,以及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地域精神。在吴地经济发展和文明繁荣的背景下,物质经济的不断丰厚,赈灾已经不单单是官方的职责,民间团体、个人都会以不同的名目和方式参加到赈灾活动中。吴地的士绅作为当地的社会精英层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民间成立了似于现在“红十字会”一样的机构,以不同的名目和方式参加到疾病的救治活动中。

1.3 吴地虫患天灾与防治文化

吴地气候湿润,其良好的气候环境为虫灾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让吴地成为著名的“蝗区”,每次虫灾都稻禾蜀黍尽数啃光,农事停顿。针对吴地的“虫患”的防治,虽然政府和民间都组织捕杀,但是由于吴地温润的气候、发达的水系、生长旺盛的农作物为害虫的生存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虫害的防御和治理工作异常艰难。

在古代农业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于虫灾,特别是蝗虫的治理,吴地人们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用各类自然手段进行虫灾的防治,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诱杀火烧蝗虫法、以蝗易粟法、利用蝗虫天敌进行灭蝗、种植预防蝗虫的植物、去除虫卵法等[3]。当然在虫灾防治中,虽然用到了很多的办法,但是依靠人力进行虫灾的防治,所起到的防治效果却收效甚微。基于这种情况,吴地人们期盼各种威武的将军来充当庇佑庄家的“福神”,在春秋季节进行两祭,以此来防御虫灾。如《灵泉笔记》记载:“南宋景定四年,封刘锜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敕书除蝗。”,抗金名将刘锜成为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来作为抗击和防治蝗灾的精神寄托。总之,不管百姓寄托除蝗的猛将原型是何人,但是这确与苏州地区鱼米之乡有着密切的重要关系.

2 吴地的天灾防治文化

吴地人在长期的天灾防治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吴地人们因势而谋、驭势而成的机遇意识,奋进拼搏、善作善成的实干担当精神,追求卓越、不甘平庸的进取精神。吴地人民在面对各类天灾的预防、抗击和防治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无助和无奈,但是也折射出人类改造自然的价值所在以及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中的民本、民意的诉求和期望,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天灾防治文化,以及吴地人民在天灾防治中所形成的精神内涵的价值观念。

2.1 对自然敬畏的环保意识

吴地先民在几千年的水灾、虫灾、疾病等天灾的防治中,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所形成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都充分体现了历代吴地人民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一方面在与无情肆虐的灾害不断抗争,不断努力地改造自然,不断趋利避害地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但是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时,更多是因势利导、顺应自然发展趋势而进行疏导,比如,在水灾来临时候,往往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河流湖泊的水流情况等进行挖河修渠,以疏导为主,而并非是一味地堵截。另一方面在与天灾抗争的过程中,会产生对自然产生敬畏的集体意识,并形成了系统的文化思想,在士大夫、民众中广泛流传,深刻影响着吴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比如,人们对山林的保护意识、对渔猎适可而止的集体约束“契约”精神、形成了系统完善的自然环境保护法令等,并且在古代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相互作用,诞生了自然保护意识。

2.2 对英雄崇拜的集体意识

从历史文献、碑刻资料等显示来看,几千年来吴地的天灾防治历史可并非是吴地百姓或者个别政府官员的单打独斗,而是官民协作、集体努力的结果,因此在天灾的防治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如除了朝廷、官府在天灾防治过程中的协调、组织作用以外,民间一些具有一定财力和影响力的商家、乡绅等也用于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成立了一些公益性的民间组织,充分发挥民众和集体在天灾防治中作用,实现天灾防治效果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吴地百姓的集体意识,认识到集体作用的强大。

另外,吴地遭受自然灾害的同时,民生遭到极大的破坏,百姓苦不堪言之时,往往会有一些英雄式的领军人物出现,带领大家克服困难,一起战胜天灾,甚至凭借一己之力在天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各类天灾降临或者防治中,人们也往往会寄希望于时代英雄的出现,来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中。比如治水的大禹、治瘟疫的张仲景、治蝗虫的刘猛将等时代英雄人物,都是吴地人民在天灾防治中英雄人物作用的重要体现。

2.3 以民为本的天灾防治理念

在面对巨大天灾时,能最客观真实的反映人类不同文化文明体系的综合能力大小,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好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吴地人民在面对各类天灾时,这种“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主义观念,不仅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体现,也一直是支撑其天灾防治成功的观念所在。植根于中国深厚文化基础之上的以民为本的天灾防治理念,与千百年的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把人民看作国家的基石,看作“人心向背”的关键所在,看作“天命”最实质的内容,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坏是决定国之命运的大事,“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4]。

3 吴地的“天灾防治”文化对现代价值观的影响

吴地人民在几千年的各类自然灾害的防治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的共有的精神追求,不仅传承了吴地文化的精神品格,反映了兼容并蓄的精神气质,海纳百川胸怀博采众长的开放姿态以及建设和谐幸福美丽新家园的精神追求,并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与人和谐中迈向更高境界的目标愿景,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

3.1 自然环保的价值理念

吴地天灾的防治文化中充分体现对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理念,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防治各类天灾的重要方法,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天文资料、自然灾害研究成果等,结合自然规律的变化以及与时俱进的技术更新,为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

3.2 甘于奉献的价值观念

在吴地传统的天灾防治文化中,各类天灾防治中所凸显的英雄人物以及所体现的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是吴地人民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是忠诚卫士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必须具备的品格,是吴地人民精神的“筋骨”,这要求每一个吴地人都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得与失、生与死的关系,牢固树立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形成爱岗敬业,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观念,以及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真诚自愿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主动付出的精神状态[5]。比如,1998年吴地水灾以及2020年7月在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浙江等地所发生的洪涝灾害,在洪水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对于表现突出的武警官兵、官员干部以及百姓等树立典型,充分发挥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提升参与救灾人员和普通百姓的集体意识、爱国主义和甘于奉献的价值观念,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 以民为本的价值观念

通过吴地人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和做法,不仅为现代灾难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对现代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警示和提升作用,特别是在现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避免因私废公、损人利己[6]。“以民为本”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执政理念紧密相关,树立亲民、爱民、重民、利民的公仆形象,在社会发展、天灾防治中都要以“以民为本”,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吴地人民在面对洪水、虫患和疾病时所呈现的防治文化,不仅是历代吴地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重要呈现,对现代社会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价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吴地还是中国其他地域在面对各类天灾时都要从吴地传统的天灾防治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以人为本、坚持集体主义、甘于奉献、热爱祖国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天灾价值观念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天灾无情 人间有爱
人在何时最清醒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拿出精神
人祸造“天灾”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