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中“同形类义语”意义的异同
——以误用分析为中心

2021-01-18韩惠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国语日语语义

韩惠龄

(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广州 510450)

在日中两国交流的历史当中,产生了许多同形语。这些同形语对两国的交流形成了多种影响,有助于两国更加容易理解对方,但是另一方面也在理解上成为“陷阱”。这两个正相反的性质引起了学者们的注目,至今已有许多研究书籍,现在已成为语言学的一个专业领域[1]。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同形类义语”,特别是这一研究中的由词性导致的“同形类义语”的误用分析还留有很大的探究余地。

该篇论文的结构将根据同形类义语的语义范围大致分为3 部分,分别列举出对应的词语,进行误用分析。另外,关于“同形类义语”的词性出现不同这一情况,也将根据词性产生的不同进行误用分析。

笔者认为“同形类义语”的详细的误用分类与分析,对于防止日中两语言的学习者出现误用也可提供参考[2]。

1 “语义范围的不同”所导致的同形类义语的误用

同形类义语就是,形态相同,日中两国语的意思中都有共通的部分,但是某一国的词语又拥有其他的意思。意思从重叠范围来看,可以细分为以下3 类。

同形语意思的一部分日中两国语有重叠,但日语的“语义范围”比汉语广的(见图1)。

同形语意思的一部分日中两国语有重叠,但汉语的“语义范围”比日语广的(见图2)。

同形语意思的一部分日中两国语有重叠,但日中两国语的词语各自拥有其他意思的同形类义语(见图3)。

图1日语“语义范围”广

图2 汉语 “语义范围”广

图3 各有其他意思

下面将列举出这3 种类型所对应的同形语,进行误用分析。

1.1日语意思更多的同形类义语

例1:“大事/大事”。

如表1 所示,汉语的“大事”只单指“重要的某事或某物”,但在日语中,在这之上还有“珍惜、要紧、重要”的意思。这个意思是汉语的“大事”所没有的。

表1 “大事/大事”意思对比

例如:

①自分の体を大事にしてください。/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

②いちばん大事なのはプロジェクトの完成である。/最要紧的是项目的完成。

因为汉语中的“大事”没有这个意思,所以在这里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出现的误用案例很多。

例2:“现金/現金”。

如表2 所示,日语和汉语中都有“在账目上指货币能兑换成现金的支票、汇票和银行票据等”这一共通的意思。但是,日语一方还有“根据利害关系轻易改变主张或态度的现象”这一意思。因为汉语当中没有这个意思,所以容易让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们混乱。

表2 “现金/現金”的意思对比

例如:

①彼は現金な人である。/他是一个势力的人。

这时“现金”表达的意义与货币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翻译成汉语时应当翻译成“势力”。

到此,作为日语一方语义更广的“同形类义语”的例子,列举了“大事”“现金”并进行了误用分析,但是,除此之外还有“性质”“教室”“天气”“公式”“试验”“抵抗”“蒸发”“会计”“现役”“性格”“无理”“爱情”等具有同样问题的“同形类义语”[3]。

1.2 汉语的语义更广的同形类义语

例1:“容易/容易”。

如表3 所示,中日两国语的“容易”都有“简易的,简单的事”这一意思。但是,汉语的“容易”除此之外还有“引起变化的可能性很大”这一意思。

例如:

①这条路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この道で交通事故が起きる可能性が大きい。

表3 “容易/容易的意思对比

当把汉语翻译成日语时,如果把句子中的“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翻译成“簡単に事故が起きる”的话,与原文原本的意思相差就会过大。

例2:“对象/対象”。

如表4 所示,日中两国语共同的意思是“行动时作为目标或目的的意识、感觉、行动”。但是,因为汉语的“对象”的语义更加广泛,还有“与其恋爱的另一方的人”的意思,所以汉语中的“对象”还有单单指“恋爱对象”的情况。

表4 “对象/対象”的意思对比

例如:

①这个人是小赵的对象。/この人は趙さんの彼女(恋人)である。

这一例句的情况也是,在句子中只是出现了“对象”这个词,但是指的却是“恋人”。

至此,作为汉语的语义范围更广的“同形类义语”列举了“容易”“对象”并进行了误用分析,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如 “紧张”“最近”“分配”“寝室”“培养”“一定”“栽培”“精神”“道路”“成分”“解决”“保险”等这种类型的同形类义语。

1.3 在共同语义之上,日中两国语各自还有其他语义的同形类义语

例1:“机关/機関”。

如表5 所示,日中两国语的“机关”都有“活动装置是配备的物体”和“发挥功能的要紧区域”这两个共通的意思。但是汉语一方有“策略,陷阱”这样语义,而日语的“機関”却没有这个意思[4]。另一方面,日语的“機関”有汉语的“机关”中没有的,“通过把各种能转换成机械的力或机械运动用于做功的机械”和“个人或者是团体以达成某种目的而建立的组织”这两个意思。

表5 “机关/機関”的意思对比

例如:

①小心! 前面有机关。/気を付けて! 前に落とし穴がある。

②ガソリン機関。/汽油机。

③金融機関。/金融组织。

例如,如果把“机关/機関”误解成同一意思,把“小心! 前面有机关”翻译成“気を付けて! 前に機関がある。”时,这句话到底是在表达什么,会让人无法判断。

例2:“是非/是非”。

如表6 所示,日中两国语都有“讨论好与坏”的意思。但是,汉语一方有“人与人之间,引起纠纷,惹麻烦”的意思。与此相对,日语一方却有“表示在实行或实现一件事上的强烈的心情”和汉语的“是非”完全不同的意思。

表6 “是非/是非”的意思对比

例如:

①这个人经常是非不分。/この人はいつも是非の区別がつかない。

②来週の送別会、ぜひ来てください。/请一定要来参加下周的送别会。

这种类型的同形类义语除了“机关”“是非”,还有“意见”“得意”“地方”“规律”“动员”“集中”“交际”“单位”“把握”等。

2 “词性的差异”所引起的同形类义语的误用

“同形异义语”出现误用,不仅是由于语义范围的差异,还有受到词性的影响。这是因为两种语言在使用汉字这一共通的文字时,由于语法体系完全不同所产生的。中国人在学习日语时,从不同的语法体系中产生的不同词性所导致的误用不在少数[5]。在这章中,将词性的不同将分为3 类,列举对应的词语并进行误用分析。

2.1日语为名词,汉语为动词

这个类型的日中同形语,日中两国语中都有动词的词性,但是日语在这之上还有名词的词性。

例1:“增加/増加”。

如表7 所示,日语的“増加”有名词和动词两个词性的用法。但是,汉语的“增加”因为没有名词的用法,像“六割の増加である。”这样的日语句子就不能翻译成“六成的增加”。

表7 “增加/増加”的意思对比

例2:“担当/担当”。

如表8 所示,日语的“担当”可以作为名词和动词使用。但是汉语的“担当”没有名词的用法,如像“それはわたしの担当だ”这样的日语翻译成中文时不能翻译成“这是我的担当”。

表8 “担当/担当”的意思对比

例3:“注意/注意”。

如表9 所示,日语的“注意”有名词和动词的用法。但是,汉语的“注意”只有动词的用法。

表9 “注意/注意”的意思对比

在日语中像动词和形容词这样有活用的词,因为活用词尾是用平假名接在汉字熟语后,所以仅用汉字构成的词语就被认为是名词。关于在这之中带有动作性意义的熟语,在后面会加上活用词尾“する”将其变成动词[6]。汉语中所有带有词性的词都是由汉字组成的,日语却与这一点不同,这就是日中两国语词性出现不同的很大的一个原因。

2.2日语是名词和动词、汉语是名词和形容词

这个类型的日中同形语是日中两国语都具有名词的词性,但是日语在这之上还有动词的词性,另一方面,汉语是还有形容词的词性。

例1:“疲劳/疲労”。

如表10 所示,日中两国语中的“疲劳”都可以使用名词的用法。但是,另一方面,日语的“疲労”如果加上词尾“する”就可以变成动词[7]。与此相反,汉语的“疲劳”本身有形容词的用法,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从中文的句子中来判断词语的词性翻译成准确的日语可能会有难度。

例2:“混乱/混乱”。

如表11 所示,“混乱”这一词语,日中两国语中都有名词的用法。汉语的“混乱”的形容词用法在翻译成日语时,表示结果的状态必须要使用“て形”这一文体。在这种情况下,日中两国词语的词性不相同,但是有必要注意在语义的表达上是同一内容。

表11 “混乱/混乱”的意思对比

例3:“紧张/緊張”。

如表12 所示,日语的“緊張”有名词和动词的用法,汉语的“紧张”有名词和形容词的用法。但是,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不会考虑到汉语和日语在词性上的差别,而是凭直觉来选择,会直接无视只存在于日语一方的词性。

表12 “紧张/緊張”的意思对比

2.3日语只有名词性,汉语有动词和名词性

这一类型的日中同形语是日中两国语都有名词性,对于日语一方来说,这是词语唯一的词性。而汉语一方在这之上还有动词的词性。

例1:“感觉/感覚”。

如表13 所示,“感觉”这一词语日中两国语都有名词的用法,但是只有汉语一方有动词的用法[8]。但是,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把汉语的“感觉”翻译成日语时,容易翻译成“感覚する”这样原词原本没有的带有动词词性的词语。

表13 “感觉/感覚”的意思对比

例2:“根据/根拠”。

如表14 所示,“根据”这个词语日中两国语都有名词性,所以,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根拠”的名词用法很简单,但是受到母语动词用法的影响,日语也会出现“根拠する”这样作为动词来使用的情况[9]。

表14 “根据/根拠”的意思对比

例3,“需要/需要”。

如表15 所示,“需要”这一词语的用法,在日语和汉语中很相像,不知道只有汉语中有动词用法的日语学习者会出现“需要する”这样作为动词来使用的误用情况,需要注意[10]。

表15 “需要/需要”的意思对比

3 结语

该篇论文对同形类义语的不同语义分别举出例子,并进行了误用分析。分析时也考察了产生误用的原因。

“同形类义语”是日中两国语的语言学领域不可缺少的研究课题。对于日中两国的语言学习者来说,为了准确运用语言了解“同形异义语”的存在,理解意思的不同是很重要的。就这一点对“同形类义语”进行详细分析也是有意义的,也能为日中两国语的学习者提供参考。

该篇论文就容易引起误用的同形类义语,分为“语义范围”和“词性差异”两部分,举出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同形语特别是认为容易发生误用的例子进行分析。并且,也分析了能够预想到的误用情况。

在分类时参考了先行研究,但是也发现没有出现在分类种类里的其他类型的同形语,这将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继续探讨。

猜你喜欢

国语日语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情感形容词‘うっとうしい’、‘わずらわしい’、‘めんどうくさい’的语义分析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妈,你好
日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