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的校园文化活动评价策略研究

2020-01-02袁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单多选题成绩单

袁莉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206)

1 “第二课堂成绩单”含义及作用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高校共青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深度融入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 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补、 互相促进, 服务学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打造一份课业成绩之外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形成每位学生在校期间的“足迹”记录。(1)第二课堂成绩单将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思想成长8 方面的经历和成果。对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统计和分析有利于记录学生在不同实践活动中的成长和发展轨迹, 从而能在更加清晰直观了解学生优缺点的基础上而引导学生素质拓展的“塑造”转变。 (2)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影响,学校能及时了解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真实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从而逐步促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发展的完善, 为更加精准地实施人才培养、学生未来发展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 “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评价现状调查

笔者于2018年11月向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200 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收回问卷200 份,其中有效问卷198 份。

调查数据如下:(1)关于“你在校内担任哪些职务”,27.5%的学生担任班委,50.3%的学生担任团学成员,没有担任任何职务。(2)关于“你对哪些类型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多选题),27.8%的学生选择“思想成长”、70.0%的学生选择“实践学习”、61.0%的学生选择“志愿公益”、27.9%的选择“创新就业”、62.6%的学生选择“文体活动”、42.1%的学生选择“工作履历”、75.9%的学生选择“技能特长”,3.6%的学生选择“其他”。(3)关于“第二课堂成绩评定方式”(多选题),73.4%的学生选择“学生自评”,81.0%的学生选择“指导教师评价”,43.8%的学生选择“学校管理部门评价”,还有7.9%的学生选择“其他”。(4)关于“第二课堂评价指标”(多选题),92.3%的学生选择“实际参评率”,71.2%的学生选择“指导教师评价成绩”、47.3%的学生选择“竞赛获奖情况”,4.5%的学生选择“其他”。 (5)关于“第二课堂成绩需要与哪些方面挂钩”,45.0%的学生选择“学分”,54.2%的学生选择“学生干部、社团评优”,52.1%的学生选择“奖学金评选”,30.4%的学生选择“不需要挂钩”。(6)关于“你认为哪些项目应该纳入第二课堂体系”(多选题),85.6%的学生选择“权威社会组织发布的活动”,91.0%的学生选择“学校发布的活动”,68.5%的学生选择“社团发布的活动”,18.7%的学生选择“非权威社会发布的活动”,20.9%的学生选择“个人发布的活动”。(7)关于“第二课堂体系里的项目应该如何赋分”(多选题),70.2%的学生选择“根据项目的级别(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进行分类赋分”,45.2%的学生选择“根据项目开展的时长进行分类赋分”,72.3%的学生选择 “根据项目的类型(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等)进行分类赋分”,2.5%的学生选择“其他”。 (8)关于“第二课堂的活动参与应该如何考核”(多选题),44.6%的学生选择“纸质版签到”,51.2%的学生选择“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电子打卡”,34.2%的学生选择 “利用手机APP 进行电子打卡”,23.3%的学生选择“指纹签到”,18.2%的学生选择“安排特定座位”,25.2%的学生选择 “不需要考核”,2.3%的学生选择“其他”。(9)关于“第二课堂活动作用”(多选题),35.1%的学生选择“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77.1%的学生选择“学习到了自身发展和成长所需的知识和技能”,52.1%的学生选择“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坚定了自己的理想”,47.1%的学生选择“对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等更加理解”,71.1%的学生选择 “交到了更多的朋友”,43.7%的学生选择“身心愉悦”,59.9%的学生选择“加强了对身边事物的关注程度”,42.3%的学生选择 “加强了锻炼, 强身健体”,3.1%的学生选择“没有作用”。(10)关于“学校应该更好地开展第二课堂”(多选题),65.4%的学生选择“开放校内实训基地”,52.1%的学生选择“激活图书馆利用价值”,32.1%的学生选择“开设系列讲座”,65.6%的学生选择“整合社团活动”,46.7%的学生选择“组织各种竞赛”,74.3%的学生选择“开展社会实践”,33.6%的学生选择“利用宿舍文化”。(11)关于“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的必要性”,70.6%的学生选择“有必要性”,29.5%的学生选择“没必要性”。(12)关于“为什么认为第二课堂体系的构建和成绩的评定有必要性”(多选题),73.4%的学生选择“能够方便学生及时了解校内外的活动,积极参与”,69.8%的学生选择“能够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知道自己擅长哪方面”,62.8%的学生选择“能够方便学校各单位了解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整与改进,提高活动质量”,30.6%的学生选择“第二课堂成绩单比较有说服力, 方便以后求职”,3.0%的学生选择“其他”。(13)关于“为什么认为第二课堂体系的构建和成绩评定没有必要性”(多选题),43.5%的学生选择“活动种类太多,分类不明确”,42.3%的学生选择“与学习成绩评定体系差别不大”,30.9%的学生选择“第二课堂成绩单不够说服力, 没有含金量”,83.3%的学生选择“担心以后学校会利用第二课堂来强制学生参与某些活动”。

从调查结果来看, 大部分学生觉得对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评价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但是评价体系存在着问题。现有的评价体制缺乏真实性。评价主体是学校团委和辅导员,缺乏专业的评价团队。对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进行评价的教师由于自身对学生的实践项目缺乏了解, 从而无法真实地依据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情况而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 这样导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 从而忽视积极参与和贡献突出学生的实践成果, 并最终实践成果缺乏可信度而得不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

3 构建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校园文化活动的科学评价策略

3.1 评价主体多元化

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评价主体要突破教师评价的单一性,而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1)评价主体有学生、学校和社会。 学生评价以个人需求、参与体验及能力提升为参考,学校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社会评价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中心。 (2)学生、学校和社会共同协商制定可量化的评价标准,并依据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而实行不同的评价方案,将学生的能力、 学校教学实践活动有效实施与社会发展及企业就业相结合, 从而真实地反映第二课堂实施情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用人要求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3.2 评价方式多元化

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评价体系要依据“互联网+”时代的各种网络和数据等技术,掌握学生发展规律,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如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活动现场观摩评价、走访调研等。在评价过程中要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学时和学分进行合理的挂钩, 量化学生在第二课堂各种文化中的表现, 科学合理记录进入学生的第二课堂成绩单。 同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团委和辅导员等第二课堂管理部门,并积极思考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

3.3 评价内容多元化

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校园活动评价内容应当随实践活动的差异而不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个性、把握需求,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搭建学生个性化展示的平台。 (1)评价内容要涵盖学生的满意度、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学生的参与度、各种学校校内外活动或竞赛参加情况、 学生获奖情况、 专业技能拓展、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实践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工作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评估。 (2)要从学生知识、能力、 素质等多个方面来评价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质量,同时结合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标准,促进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评价内容全面化, 加强评价信息的科学性,从而提高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校园文化活动评价体系的合理, 以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与可持续性能力拓展和延伸。

4 结语

“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有利于更加精准地促进学生的各方面成长, 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可持续能力拓展做好铺垫。作为高校教师,要积极面对新时代的变化,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改变“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形式化和空泛化, 而从评价主体、 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方面,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真正落到实处,为开展有意义的、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成绩单多选题成绩单
多选题解题策略
2018上半年纠“四风”成绩单
晒晒全面深改成绩单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情况研究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
浅析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意义
成绩单的妙用
糟糕的成绩单
EpiData和SPSS在调查问卷多选题处理中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