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大单元学习任务中涵养核心素养
2020-01-01张美华贺千红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
张美华 贺千红/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
历史解释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养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能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历史解释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养成。核心问题驱动下的大单元学习,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问题化,并将问题任务化,以任务链的形式推进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涵养历史解释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例,谈谈一线教师如何通过大单元学习任务的实施,在解决真实问题中促进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地。
教材该单元叙述了石器时代至东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基本定位在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上。因此,为了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同,我们将本单元核心问题设计为:中华文明何以从满天星斗走向多元一体?
针对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认知困惑,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对核心问题进行分解,形成一组逐层递进的任务链:
任务1: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任务2:分析中华文明何以从满天星斗走向多元一体。
任务3:阐释大一统国家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任务4:如何认识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趋势。
解决这些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在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中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了历史解释素养落实的逻辑层次。
课前:建构体系,辨别教材的历史解释
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构建框架体系,提出自己的问题。
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大致了解本单元的内容,完成自学提纲则是全面梳理教材知识,内化、深化学习所获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学生辨别了教科书中关于古代文明的解释,并能概括出:“文明一般指一个社会进入到国家形态。”这就使学习从一开始便围绕“中华文明”这一主线展开。
框架体系的搭建,使学生初步厘清中华文明从起源到秦汉时期的发展脉络,为课上解决学习任务打下了基础。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他们对教材所叙写的历史结论进行思考和分析的体现。
课堂:史论结合,学习全面客观地解释
第一课时(任务1):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标示出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址,培养学生运用“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相关历史术语对早期文明进行初步说明。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从文化遗存的数量和分布区域、所体现的生产生活状况等方面,考察早期文明的分布特点,锻炼学生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
最后,教师出示考古学家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的材料,引导学生就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与统一性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在小组讨论中,不仅发展了学生对问题进行阐释的能力,也使他们从历史的角度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
第二课时(任务2):分析中华文明何以从满天星斗走向多元一体。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教材并结合所学,划分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的发展阶段,并说明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辨关于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历史解释,并尝试综合运用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解读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其次,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并结合教材,从夏、商、西周等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状况、民族交融等方面,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地概括早期国家的主要特征为:以部族国家为基础,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等等。
再次,教师为学生提供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材料,让学生依据材料,尝试着从相互关联的多个角度,分析导致战国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其结果。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从已经学习了的具体知识出发,探究新的抽象问题:从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中,你发现了哪些促使多元走向一体的因素?学生迁移所学,水到渠成地认识到: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文化认同、民族交融等是催生春秋战国时期由多元走向一体的主要因素。
第三课时(任务3):阐释大一统国家建立及巩固的意义。
教师展示材料和秦汉时期疆域示意图,提出四个具有梯度性的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秦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运用秦汉疆域图,明确其疆域四至,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交通等多角度梳理秦汉时期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秦亡汉兴的历史中,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
这四个问题的解决,实质就是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针对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建立和巩固的过程、原因、意义等系列问题,尝试着验证教科书及学者的说法。如,学生经过学习,验证了教科书关于秦朝能够统一天下是多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封建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密切;诸侯兼并,实现局部统一;战乱促使人民渴望统一;商鞅变法为秦统一提供了条件;秦王嬴政吸引各国贤士等。这也让学生体会到: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问题。解决最后一个问题,还训练了学生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高度概括核心要素的思维和能力。
第四课时: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点拨升华。
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或小组的学习成果,呈现出学习中的问题,也生成了一些新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汇集和梳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如,学生提问:“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文明从来没有间断过?”教师指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引导他们加深理解:先秦时期的经济联系、文化认同、民族交融等为后世大一统的局面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国始终能够作为统一国家的共同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
课后:运用所学,尝试提出科学的解释
课后作业(任务4):如何认识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趋势。
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罗马帝国(公元前27 年~1453 年)等许多疆域辽阔的大帝国。但这些靠武力征服建立的帝国虽曾盛极一时,却没有一个能够作为统一国家的共同体而维持下来。而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
结合所学说明,如何认识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趋势?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实际就是通过真实情境与任务的介入,全面梳理教材知识,形成清晰的历史逻辑,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叙述学习所获的过程。
学后反思
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多数学生能够在大单元任务链的推动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历史解释素养。但也有一些学生不大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因此,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需要长时期通过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某种任务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