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路与风景

2020-01-01梁梓庭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二年级学生

未来教育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二氧化硫辩论所学

梁梓庭/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二年级学生

回顾走过的高中两年,化学的学习最为充实。我们联系课本与单元活动,迁移所学、灵活运用。我们重视教材求知若渴,望登高而瞰。学习方式的灵活变化,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收获。

我常在想:我们从课本上能学到什么?我们从课本外又能学到什么?第一个问题不言而喻,课本为所学基础,如始流根本,课本构建起我们的学科知识结构,并加以色彩,引发兴趣。第二个问题似乎更加微妙。所谓“从课本之外”,莫不是以另一种视角获取知识?

在进行元素化学的学习时,于秋红老师就“硫元素”设计了名为“硫元素记”的单元学习。课程开始时,老师下发了记录卡片和评价量规,引导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对含硫的典型物质仿照《史记》进行传记书写。不同于硬性知识的梳理记忆,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横向比对的平台。开始我们对于二氧化硫、硫酸孰为“本纪”孰为“世家”这个问题有些犹豫。于是,我们查询了大量资料,对其生成及转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此外,后续组织的关于“二氧化硫利弊”的辩论也是妙趣横生。形式采取两方辩论,除了辩手需准备论据资料外,观众也需在辩论过程中进行记录、思考,并提出问题。涉及二氧化硫的系列反应,包括制备、除杂,并引入了很多时事案例,紧跟时代。

单元学习结束后,我蓦然发现,课本的内容已然被课程涵盖,而且以巧妙的方法将其串联,令我更加记忆深刻。以新的形态学习,我感觉掌握了“源流”与“归处”。这或许是潜移默化,又或许称得上“学会”。

化学仿佛自成世界,而我得以如此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得以看过这个世界令人惊艳的风景。若非亲自编排绘画,我或许永远不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绝妙行列,无法体会门捷列夫梦中偶得的惊为神迹;若非亲手用软陶泥堆建晶体的微观结构,我也无法以见微知著的视角窥得其性质概况;若非亲笔为硫元素撰写“传记”,我也无法系统看过一个元素“世家”的相关相成,各领风骚。

步入高中,面对着卷帙浩繁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目,我常久久出神,恍惚于为何而学。随着视角的开阔、平台的扩大,我们仿佛不愿再简单地为成绩而学。视线所及,是诸多学科世界的异彩纷呈,是我们基于前人脚步得以有幸亲身感知的精粹所在,何其快哉!

新冠疫情爆发后,我们开始了居家学习的时光。紧跟时代、联系生活,我们云上相守的第一个单元便是“疫情中的化学”。相较于模块化的学习,疫情单元更是综合化地向我们展开。分报部门,拟出疫情相关的主题,再由同学撰写、编辑,到最后发布。化学以另一种形式展开,而我们又以生活的平台运用所学。我选择的是编辑部,负责审阅、编辑有关特效药的问题。我曾费解于“瑞德西韦”的制备流程,因部分从未接触过的有机合成方法而困惑,也有过对于所学无用的怀疑。但当我再次翻开课本,以所学的角度看待每步合成,发现所做之事,的确不外乎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而所做的目的,也不外乎增减基团,保护基团。我可以用自己所学去解释专业的合成流程,联系生活,已然足矣。而那些偏杂的催化剂、反应机理,我可以有所选择,有所了解。

此外,就疫情中的热门话题我们也进行了探究学习。我们看过了84 消毒液与酒精的“恩怨纠葛”,剖析了各种口罩的防护原理,评析了各式消毒液的性能与适用范围。通过学习,我们以“知识口罩”武装自我。疫情,让我蓦然自觉,原来所学种种,不出于生活,但存于身侧。

化学的学习过程,也引发了我对于当下所学的更多思考。我们有幸处于当下之繁盛,有古往今来的创举,伟大而深邃;有全球性的时事成就,及时而多元;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平台,指引着方向。当下之学,我们有更长远的路,有浩如烟海的精粹,璀璨惊艳的风景,任诸君自取,极目可见。

猜你喜欢

二氧化硫辩论所学
煤中硫的赋存形态及加热时二氧化硫生成规律研究
酸碱滴定法测定香菇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非所学
非所学
进入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容易聚集场所有哪些较大危险因素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