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学习目标的动态调适

2020-01-01史建筑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说集学情论语

史建筑/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

学习目标,既是一个单元的出发点,也是目的地,学习过程由此展开,又以此为达成目的。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和实际学情,由此细化至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等。所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虽有先期预设,但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在动态调适中。

目标的前调适

所谓目标的前调适,也就是单元学习正式开始之前的目标完善。教师在综合考量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和学习资源等要素的基础之上,通过前测、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制定出适切的学习目标。

例如,高一上学期《论语》单元学习目标1,最初确定为——能够通过阅读《论语》,形成对其主要思想的初步理解。目标确定后,问题来了,站在学生的角度会提出若干问题:就“目标1”而言,高一上学期的学生如何阅读整本《论语》?阅读切入点在哪里?什么是“初步理解” ……总之,初定的“目标1”存在的问题是,难以操作、管控和评估。

遇到此类问题,一般要回溯到课程标准和实际学情中去寻求答案。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中找到依据:“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和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然后结合本学习单元的核心任务“搭建我的《论语》思想盒子”,以及高一上学期学生难以独立阅读理解的实际学情,最后将学习目标1 完善为——“能够根据傅佩荣、李零、鲍鹏山、陈来等人对《论语》的解读,形成自己对于《论语》主要思想的理解。”

这样的学习目标,就具备了可操作性,我们还把以上专家、学者的书籍论文等学习资料纳入学科教室,如《人能弘道》《丧家狗》《孔子传》等书籍、《〈论语〉的德行伦理体系》等论文,都放在了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这样在多样选择中,实现了不同储备的学生对于《论语》的阅读与理解。

目标的过程调适

在目标的前期制定中,即使教师认为目标已经足够合理,也不一定完全适合接下来的真实学习过程。仍以上面提到的《论语》单元目标为例,本单元初定的目标2 为——

能够通过举例子、引名言、打比方、编故事等方式,实现对《论语》主要思想的初步理解。这样设计的出发点是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表达自己对《论语》的理解,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一旦对主要思想的理解有了偏失,那些间接证明自己理解的“举例子、引名言、打比方、编故事”等,也随之出现偏失,因为毕竟论据与论点要追求一致。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调整目标开始,也就是学生要把自己对于理解的“直接阐释”作为首要目标,然后再辅以“间接证明”,这样才是对于理解的充分表达。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针对这一目标,专门为学生研发了“直接阐释”的工具,即如何解释观点、分析观点和运用观点。最后将学习目标2 完善为——

能够通过“直接阐释”和举例子、引名言、打比方、编故事等“间接证明”的方式,实现对《论语》主要思想的理解。

对这一目标的完善,就属于过程性调适,也就是说在单元预设环节,尚未发现学习目标存在的问题,而是在学生进入真实学习状态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收集问题,评估问题,并迅速作出调整。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虽有先期预设,但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在动态调适中。

基于核心任务的目标逆向调适

这种调适,一般也属于学习目标的“前调适”,但因逆向调适的特殊性,在此单独介绍一下。

学习任务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载体,因为目标自身是难以达成的,一定是通过媒介、手段等来实现,因此设计出适切的学习任务是教师的要务,而适切的任务反过来又会促进目标的完善。

例如,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单元学习,初定目标为:

1.能够分析作品布局谋篇的方法和人物刻画的技巧;

2.能够结合现实,理解鲁迅作品深刻的主题。

最初设计的核心任务是——为《呐喊》的再版写一篇《读者序》。这一任务可以涉及对《呐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另外,为“再版”而写,也具有一定的任务内驱力,但有两个问题难以解决:一是学生要完成的这篇《读者序》与作品原有的《〈呐喊〉自序》之间是什么关系?二是这一核心任务如何驱动学生对一本小说集的阅读?

鉴于以上两个问题,又重新设计了本单元的核心任务,既要突出《呐喊》中14个单篇的阅读,又要兼顾《呐喊》小说集的特点,还要有一定的学习内驱力,最后确定了这样一个核心任务——为《呐喊》小说篇目排出“TOP5”,这一任务能很好地聚焦目标1 和目标2,分析单篇在布局谋篇和人物刻画等方面的匠心,又能够制定标准,进行横向比较,进而实现对整本小说集内容形式的全面掌握。

但问题又来了,这一特别有创意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了初定的学习目标,并且还实现了作为小说集的群文阅读,所以需要从任务逆向回溯,重新审视并完善学习目标,经过适当的整合调适后,《呐喊》学习单元的目标确定为:

1.能够分析作品布局谋篇的方法和人物刻画的技巧;

2.能够结合现实,理解鲁迅作品深刻的主题;

3.能够分辨并比较类似的情节、人物等元素,在同一作家不同作品中的呈现。

以上目标就很好地兼顾了《呐喊》的单篇阅读与群文比较阅读,并且实现了目标与任务的严密对接。从理论上讲,一个学习单元肯定是先有目标再有任务,但在实际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时常需要我们“叩其两端”来推演,以求整体的完善。

凡事都是原则很少,而技巧很多。学习目标的制定与完善亦是如此,依据课程标准、尊重学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等都是原则,但具体细化、随时生成等又是技巧。因此,教师既要遵循原则,又要灵活应变,以追求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小说集学情论语
评晓苏最新小说集《老婆上树》
塑造藏族文化的现代主体性人格——评梅卓小说集《麝香之爱》
如何读懂《论语》?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关注民生的深层次报告——浅析吕翼小说集《风过杨树村》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