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云开见月明
2020-01-01李鹤瑶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二年级学生
李鹤瑶/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二年级学生
我接触新的语文学习方式已经两年了,谈起这种学习方式,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这种自主式单元学习不像传统的学习方式那样,先学知识再去解决问题,而是带着一个核心问题去学习、去探讨,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成长。回顾这两年在适应新型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不少挑战。
首先,把握不好单元学习的节奏,无法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任务。传统的学习模式中,一般每篇文章都相对独立,我们只需要跟着老师安排的节奏走便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所有任务;但新的语文学习是以单元形式进行的,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在单元主题这一大框架下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前一个任务的内容往往为后面的任务埋下铺垫,任务之间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如果一项任务没有设计合理,就会影响后续任务的完成情况。
还记得在“唐诗游学项目策划书”这一单元中,我就因为任务分配不太合理而十分被动。这是一个把唐诗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的任务,让我们以唐诗为根据,策划一次游学活动。任务一是确定游学主题,设计游学路线;任务二是编写导游解说,凸显游学主题;任务三是强化游客体验,总结情感模型。由于当时刚进行返校检测,且任务一看起来十分简单,我便没在此花费多少心思,草率地选择了五首抒发壮志难酬之意的诗歌作为学习资源。可是看到后面的任务时,我犯难了:几首诗的情感太过接近,内容因较为重复无意义,我只好重新选题。但后续的任务量较大而时间又很紧张,我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投入这个项目学习,却仍然没有按时完成任务。
有了这次经历,我便长了记性。在单元学习开始前,一定要通读任务书,对单元学习目标、任务量和任务内容都有清晰的了解。在完成前一项任务时,也要顾及后续任务,提前预想后面的任务大致如何完成。同时,要根据任务量和自己的时间做出一份详尽的单元学习规划。
其次,对任务书的理解常常出现偏差。之前,我们总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而现在老师讲解得少了,需要我们自己摸索的多了,学习变成了主动求解。但当有了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时,我们也会出现自己设想的内容不符合单元训练目标而需要反复修改的情况。如在学习人物传记单元“超时空名家大师进校园”时,任务一要求我们以主持人的身份介绍所阅读书目的传主,我所选择的书目是《梵高传——渴望生活》。读完这本传记后,我完全被梵高丰富而坎坷的经历震撼了,所以在介绍时主要关注他的生平经历,还涵盖了许多细节。这时老师提醒我对照量规自查,我才发现自己写的主持词的缺点是“人物事迹不够精练,并且缺乏人物典型性格的评析”,导致最后写出来的开场词像是网上搜索的人物生平介绍,对听众来讲缺少吸引力。
完成此次任务之后,我开始认真对待量规。量规是衡量任务完成情况最直接的工具,量规就像无声的老师,能帮助我们自查任务完成的优劣。量规往往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都对应着不同的标准。纵向阅读,便能清楚地了解优秀作业需要达到的标准;横向阅读,便能对不同等级的作业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了解这些要点后,再把重要的或容易忘记的标记出来,在写作时就能有明确的目标,有效防止内容偏离任务中心,以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我们的语文自主学习方式对学习者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但毫无疑问,对于能力的提升也是显著的。在适应了新的学习方式后,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在考试中也能更好地安排每部分时间,并能准确抓住试题的关键信息。同时,大量阅读拓宽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小组分工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成果展示环节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两年的语文学习,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大胆面对,不断反思,积极改进,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