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沅州府志》中的端午习俗研究

2020-01-01刘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龙舟竞渡州府雄黄酒

刘霞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67)

1 《沅州府志》概况

(同治)《沅州府志》是清朝张官五、吴嗣仲等修纂,分上、下两册,共四十二卷。上册主要包括星野、沿革、疆域、山川、坛庙、风俗、物产等内容,下册主要是人物、列女、古迹、寺观、艺文、拾遗等内容。沅州,因沅水而得名,地处湘黔孔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代当局者都十分注重志书的编纂。湖南历史上曾经有五个沅州,该书记载的是乾隆元年至民国二年 (1913 的沅州,是乾隆五十五年《沅州府志》的续修之作。沅自州跻为府,只有以前的旧志。但是转瞬间已过数十百年,天时人事的迁流变更,黔苗侵犯边陲杀掠人民,芷黔麻的上游深受其害。当朝皇上派兵平叛,沅是攻守的重要乡镇,当地的勇士、节妇、义夫等人以沅为家乡对其具有深厚的感情,圣上催修当地府志进行记载。(同治)《沅州府志》中有关经济民生的内容更加丰富,其中所记录的风俗是当地淳朴民风的重要见证。另外,此书从不同角度保存了大量的沅州民族关系与军事的史料;并且因其处在通往贵州与云南的官道上,驿递活动频繁,有其他志书所罕见的驿递邮传史料。

2 《沅州府志》中的端午习俗记述解析

2.1 《沅州府志》中端午俗信民俗

关于“俗信”一词的概念,乌丙安教授认为,“俗信原指原始信仰或迷信的事项,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迷信事项在流传中逐渐失去了原来的神异色彩,而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中找出了这些事项的一定合理性,形成一种传统的习惯,并得以保留下来,直接间接用于生活目的,这就是俗信。”学者陶思炎在文中提到,“俗信指与巫术、宗教相联系,但在长期的传习中与已融入风俗习惯的信仰。而且,在宋代时已出现俗与信二字连用之例。”通俗来讲,“俗信”就是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将具有相对合理性的信仰活动保留下来代代相传,并希望用此实现生活所需。“俗信”具有一定的功利性,《沅州府志》中的端午俗信民俗显现出了求吉避凶、防病除灾的功利性特征。

2.1.1 求吉避凶的民俗活动

(1)悬蒲艾。

在古代,人们相信菖蒲、艾叶具有辟邪、延年益寿的功用。黄石《端午礼俗史》载:“蒲象征斩妖剑,艾是治病圣药,配合使用,可收双管齐下之用。”[3]《越谚》中的一副对联写道:“菖蒲作剑斩八节之妖魔,艾叶为旗召四时之吉庆。”菖蒲形状似剑,正如俗谚中所说,人们认为其可以斩各方妖魔。此外,人们认为将艾叶挂在门前,可以为家庭带来吉祥和乐。《沅州府志》载“五月五日端午节人家悬蒲艾于门。”端午节时,沅州府的人们同时将菖蒲与艾叶悬挂于门上,是希望将邪祟与灾难挡于门外,确保家人的健康平安,为家人招揽福气。菖蒲和艾草是沅州地区草之属的重要物产,贯穿于沅州端午习俗活动之中,是制作百草汤和饮用酒的重要材料之一。它们使用与当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朴实智慧的展现。

(2)贴灵符。

古代农业社会科技落后,人们的认知水平较低,把不可抵抗物(疑难杂症等)日趋妖魔化。因此,随之也会出现可以与其对抗的神化事物,灵符就是其中的代表事物之一。所以,人们的观念中灵符具有降妖镇魔的作用。端午节贴灵符辟毒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汉代人们贴桃符的做法。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端午》亦云:“道宫法院,多送佩带符。”《沅州府志》载:“端午节时,人们研朱书灵符贴之。”从记载可以看出,朱砂是制作灵符的主要材料。它的产地在湖南、贵州、重庆等南方地区。沅州作为朱砂的产地之一,原材料丰富,端午节时当地人用朱砂写灵符的基础条件得到满足。又因人们认为灵符具有祛除邪魅的作用,所以端午时人们研朱砂,写灵符,贴灵符的行为,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合理的防护措施。在不可抗力的情况下,人们希望借助外物实现心灵的慰藉。

2.1.2 防病除灾的民俗活动

(1)季长命。

长命缕在汉时就有文献可考,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绍,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此习俗不断沿袭,到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以五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上述记载中,端午节时,人们将有不同象征意义的丝线季在手臂上,望其辟邪防病、维护身体健康。清《沅州府志》中也有相关记载:“小儿系长命缕与臂”。长命缕是一种吉祥物,系长命缕是人们祈求身体健康的一种方式。长命缕作为一种表达美好愿望的符号,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于不同的地区。除湘西地区外,东北、山西、河南、江苏、湖北等地都有端午系长命缕的习俗。沅州地区五月天气炎热、虫蛇众多、疾病流行,小孩儿身体柔弱易受到伤害,因此父母将长命缕系于其的手臂,希望其免除瘟病、健康长寿。从侧面看,此行为也是中国人重视子孙后代的一种表现。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后代是一个家庭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又是血脉的延续。

(2)涂雄黄、洒墙壁。

雄黄的药用价值,在医学经典《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雄黄的主要功效是治疗发热恶寒、淋巴结核、毒疮、痔疮等病症;它亦可驱除邪气、防蔽虫毒。在道教经典《抱朴子》中载,“今带武都雄黄,色如鸡冠者五两以上,以入山林草木,则不畏蛇。蛇若中人,以少许雄黄末内疮中,亦登时愈也。”人们带着雄黄进入山林之中,就不惧怕蛇的靠近。如果被蛇咬伤,将少量的雄黄末抹在伤口处,伤口可立即痊愈。由此可见,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沅州府志》中:“……以雄黄未至涂耳鼻……捣菖蒲蒜,雄黄和汁,洒墙壁间。云:辟百毒。”沅州地区,五月多虫蛇出没,人们将菖蒲雄黄和汁撒在墙壁上可以防止其靠近房屋,防止被虫蛇咬伤。汨罗地区亦有将雄黄酒涂额头,撒于房前屋后防蛇蝎的习俗。而湖北秭归地区人们亦用雄黄酒抹儿童额头或在额头上画“王”字,一是为了防蚊虫叮咬,同时又是为了起镇邪的作用。端午节时,人们用雄黄辟毒妨害的行为流传于许多地区。雄黄本身具有的药用价值,显示出此种行为的医学合理性。在没有先进的技术农业社会,人们亦可以运用身边有用的资源,维护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3)浴百草汤。

沅州地区五月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生病;又有蛇虫繁殖,人们易被咬伤。因此,人们端午浴百草汤治疗蚊虫叮咬。最初,《夏小正》记载:“蓄兰,为沐浴也。”而端午节与兰汤沐浴相联系的最早记载是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其中载:“仲夏五日重午节,又曰浴兰令节。”兰浴源起于祭祀,其目的是祛除身上的污秽、远离邪祟。后来逐渐演变出端午煎百草沐浴的习俗。兰汤原以兰草为原料,后因其珍贵人们就用蒲、艾等香草代替。《沅州府志》中载:“……采百草煎汤浴之以治疥。”端午节时,湘西地区的苗族也会用百草汤洗浴,并且流传有“端午百草汤,一年不生疮”的俗语。从功能主义出发,浴百草汤既具有防虫治病功效,又是人们避邪驱秽愿望的依托。

昨天,我们进行了一年一度的队委竞选。开始,我的心里并不紧张,因为我并没有交自荐表,所以估计不能参加竞选。可进行到中间,看到同学们都积极发言的时候,我开始想竞选了,想到自己没有资格参加,我很失落……

总之,在古代社会,《沅州府志》中记载的悬蒲艾、贴灵符、季长命等活动常见于端午节,人们沿袭先人的传统,以生活中的实物为寄托,祈求身体康健,平安顺遂。这些习俗看似存在着浓郁的俗信色彩,但又是劳动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所得出的经验。虽然它带有功利性的目的,但又彰显着人们的质朴与务实。

2.2 《沅州府志》中端午饮食民俗

饮食民俗是先人在生活中形成的饮食习惯,被后人不断继承改善流传至今。不同地域的人们因受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饮食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南米北面、南甜北咸等。节日食俗是饮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饮食文化的重要展示。粽子和雄黄酒是端午节的标志性食物。人们以粽子为礼物互相馈赠,维系彼此之间的感情。雄黄酒则是人们祈福防病的重要饮品。

(1)赠粽。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粽子的最早记载,即《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从简单的字义解释就可知包粽子的主要食材是大米和芦叶。关于粽子的起源,学术者们各抒己见。学者蔡利民认为,“粽子起源于南方,并且与吴地的稻作生产有关。”沅州府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水稻是主要的农作物,且靠近沅水亦可提供芦叶,所以便于人们取得制作粽子的原材料。粽子最初是祭祀食品,到晋代才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唐宋时成为人们相互馈赠的礼物。《沅州府志》载:“作粽相馈馕。”湖南郴州的《来阳县志》(八卷,清光绪十一年刻本)的记载有“亲友以角黍、香囊相馈遗”。湖北荆州的《松滋县志》(十二卷,清同治八年刻本)的记载中有“咦角黍,更相馈遗”。可见,端午节相互馈赠粽子的习惯出现在不同的地区。此行为从侧面展现出当地人们友好交往,展现出中华民族团结亲朋邻里,爱好和睦的优良传统。由此可见,端午节时,粽子是人们的社会交往的不可或缺之物。

(2)饮酒。

古代,端午饮酒之风盛行,不只限于雄黄酒、朱砂酒。文中记载:“……又切菖蒲作茉入雄黄末于酒,饮之。”《神农本草经》载:“雄黄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可见,雄黄具有解毒杀虫,除湿祛痰,防治疟疾的功效。因当地气候潮湿、蛇虫众多,端午节时,人们饮雄黄酒是为了除潮驱虫。但有学者指出,端午节时,人们摆雄黄酒宴的目的是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雄黄可食用的种类稀少,且有用量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及防害意识不断加强,饮雄黄酒的习俗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2.3 《沅州府志》中端午娱乐竞技民俗

2.3.1 《沅州府志》中龙舟竞渡的记载

《沅州府志》载:“……沿河有龙舟竞渡之戏。”又引《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士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歌曰:‘何由得渡湖? ’因而鼓櫂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辑齐驰,櫂歌乱响,宣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4]沅州府有沅水流经,优良自然环境为人们龙舟竞渡之戏提供了便利自然条件。当地人们依托远水生产生活为其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当地人相信龙舟竞渡之戏与屈原有关,认同其起源于“屈原五月五日汨罗赴死,士人追到洞庭湖人就不见了,只有小船停在岸边,于是自己登船争相寻找。”的说法。而沅陵地区的苗族则认为,“划龙舟最先是为了寻找祖先盘瓠的尸体,后来才形成了竞渡的习俗。”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从隋唐时期一直传袭到明清时期,《沅州府志》里的记载可以证明这一点。人们对龙舟竞渡活动的传承,不只是传其形式,更传其内涵的团结奋进精神。龙舟竞渡作为团体性竞技项目,是人们相互之间联系感情的重要渠道。随着社会的进步,龙舟竞渡活动形成了相应的龙舟文化。通过龙舟竞渡文化的分析,可以了解当地人们的精神信仰及生产生活方式。

刘禹锡的《竞渡曲》明确地描述了一次沅江的龙舟赛活动: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从其描述中可以想象出龙舟竞渡的场景。五月沅江的水位与江岸的堤坝持平,同乡的人相继将五颜六色的龙舟停放在江面上。不知道哪一年人们歌唱屈原活动已经停止,而是自此时起以哀伤的歌谣惋惜他,以划龙舟的形式纪念他。人们划龙舟的场景非常壮阔,鼓手们击鼓的声音如雷鸣般轰鸣,龙舟在水中滑行的发出巨大的声响,并且如蛟龙遇雨般以非常快的速度齐头并进。刺史在江边的帷帐中观赛,举竿命令分出伯仲。竞渡结束,先到的人获得了奖励,没有到达终点的只能满脸沮丧。从这首诗歌所描写的内容来看,龙舟竞渡习俗在此地盛行,人们对屈原具有深刻的怀念之情。龙舟竞渡活动不只是当地村民自发举办,还有朝廷官员的加入,参与人员构成由单一民众向官民结合转变。另外,划龙舟由单纯的纪念活动变为一种娱乐竞技活动。它成为人们平淡生活的调剂品,又是团结一致、奋勇拼搏精神的体现。

2.4 《沅州府志》中湘西独特的端午习俗

《沅州府志》载:“乡间又以十五日为大端午,夏至日咬生果以防疟痢。”可见,沅州府有大、小端午之分。大、小端午是湖南的沅州府、辰州府、永顺府等地特有的习俗。沅州府下属的黔阳县,其县志中有详细的记载:“沿江有龙舟竞渡之戏……有自五月初十日起者,有自十三起者,至十五日止。……乡间又以十五日为大端午。……乡里皆以十五日为正节。”相传大端午的习俗与将领伏波有关,他在五日当天进攻五溪蛮,士兵因不能过端午而面露难过,他劝慰士兵这只是小端午,战后将士们可以过大端午。取得胜利后,将士们一起在十五那日庆祝端午。此记载反映了当地人们对端午节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端午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如《沅州府志》中记载的端午俗信、饮食、娱乐、习俗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些民俗活动反映了当时人们健康长寿、求吉避凶的心理诉求,彰显了人们为适应自然环境所做出的努力和人们具有的伟大智慧。

猜你喜欢

龙舟竞渡州府雄黄酒
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龙舟竞渡的传承研究
从方志看明代广东地震的时期分布
从州府到乡村 这里走出过云南大学的首任校长辉煌之后的寂寥 云龙宝丰村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雄黄酒
我们用雄黄酒互证清白(外二首)
湖南汨罗江龙舟竞渡的发展研究
喝雄黄酒过端午
婴儿的眼泪
切莫乱饮雄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