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综述

2020-01-01余新培韦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管理型会计师框架

余新培,韦馨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

当前,会计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管理型会计人才成为社会需要的热门。重视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既是大力推动管理会计工作的需要,也是深化高校等会计人才培养单位教育改革的需要。

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是管理型会计人才所应具备知识及能力结构标准的科学概括,可为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目标定位,也为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选用提供评判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有关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尚未有普遍接受的成果,而是观点纷呈,该文将对此进行梳理。

1 国外研究现状

1.1 关于会计人才能力评判方法的研究

Hager, Gonczi 和Oliver (1990) 认为可以通过三种方法来分析会计人才是否有可以胜任该项工作的品质。这3 种方法分别是:(1)从工作角色、任务入手分析;(2)从会计人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着手分析;(3)具体在实际工作任务环境中分析知识、技能和态度。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其2001年5月发布的《职业会计师的预备及工作:以能力为基础的方法》(征求意见稿)中曾对当时使用的两种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两种方法分别是主要有功能分析法(也称产出法)(Function Analysis Approach/Performance Outcomes Approach)和能力要素法(也称投入法)(Capabilities Approach)。IFAC 认为:功能分析法重点关注会计人才的工作结果,这些结果体现在分析会计人才的角色与任务最终的完成度方面;能力要素法则是关注会计人才的具体投入,以此分析出会计人才应该拥有的素质、专业技能、职业价值等。2003年4月,IFAC 发布了IEP-2《成为胜任的会计师》,提出可将两种方法相融合,这样可同时兼顾会计人才的能力投入和工作结果。

1.2 关于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较早开展对于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其于1967年发布的《职业能力框架》,对注册会计师必备知识的范围及能力要求做出规定,而1999年发布的《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则列举了普遍适用于会计行业的能力。

AICPA 对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成果对全世界会计人才教育方面都起着巨大的引领作用,此后,各国会计职业团体竞相开展相关研究。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AS)于1986年展开对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探究工作,2000年发布了《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澳大利亚的特许会计师协会(ICAA)和注册会计师协会 (ASCPA)联合新西兰特许会计师协会(ICANZ)于1993年发布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职业会计师基于胜任能力的标准》;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ACCA)于1998年发布了《职能图:胜任能力框架与会员胜任能力》;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于2003年提出《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上述职业团体对职业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能力做出了要求,其内容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ACCA 与IFAC 提出的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它为后来的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提出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1.3 关于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

学者方面,黄培(2014)认为,会计人才根据岗位层次不同,对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他提出我国管理型会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框架由七个方面构成,分别为:财务基础工作能力、财务管理及规划能力、税收筹划能力、预算管理能力、参与决策能力、非财务分析能力、内部控制及风险管控能力。熊磊(2015)探讨了我国管理型会计能力框架的构建及实施,提出管理型会计人才包括四大核心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决策支撑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统筹协同能力,并提出了管理型会计人才可分为三个等级,即初级、中级、高级。罗文(2017)借鉴了国外构建能力框架的经验,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共性和特点,研究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能力框架的构建。

(4)不同物流绩效水平国家的物流绩效指数对中国机械运输设备价格边际影响程度不同,低水平物流绩效国家的物流绩效对中国机械运输设备的价格拉动并不明显。因此,中国机械运输设备企业要做好 “一带一路”市场的分工工作,因为物流绩效偏高的发达经济体更偏向于消费高质量的产品,所以应注重新产品的培育和产品的质量,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发展;而物流绩效水平偏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物美价廉”仍然是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所以更偏好于传统必需品,应优先考虑提高老产品和传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关于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

我国对于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起步较晚,而且研究对象基本上是关于传统核算型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有些学者,专门研究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如秦荣生等 人(2002)、刘玉廷(2004)、曲晓辉(2005)、郭永清(2008)、李良敏(2011)等。也有学者根据对会计人才培养框架的研究成果,反观会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如陈小悦和刘霄仑(2004)、周宏等(2007)、吴兆旋(2009)、臧建玲(2014)等。上述研究虽然关于会计人才,但对后来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江小琴(2017)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应如何构建,提出我国管理型会计人才应具有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决策能力。王海洪、肖洋洋(2018)对大智移云技术对会计影响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发现随着大智移云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人才必将由财务会计人才转为管理型会计人才,并对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出挑战会计人才需要学习更多管理决策、数据分析方面的知识。乌婷、乔引花(2017)从管理会计思维能力、数据挖掘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会计业务综合处理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建设管理会计职业能力,即制定管理会计发展战略、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措施。

2.2 关于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

(2)产生二进制和四进制基带信号,设置计算6种调制识别信号用的误码率变量,存入6个数组。产生二进制格式的基带信号使用randint函数,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表示多少行,第二个参数是多少列,第三个参数是多少进制。实现二进制信号的方式为:d2 = randint(1,nSymb,2); %nSymb = 500;实现四进制信号的方式为:d4 = randint(1,nSymb,4);%nSymb = 500;产生基带信号以后,还要实现调制信号。调制信号由实部和虚部组成。在Matlab中有专门的产生调制信号的函数,如pskmod,fskmod函数,可以把基带信号调制到较高的频率上去。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于2014年6月组织了部分高校及企业的管理会计专家在北京召开管理会计能力框架专家研讨会,参与会议的专家认为管理会计能力框架应当包括价值创造能力、决策支撑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协调服务能力、考核评价能力。2019年,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等系列文件为依据,经过了一系列的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汲取国内管理型会计研究和实践成果、国外权威经验并听取社会各方面专家意见,编制了最新的《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该框架提出管理会计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两大类。专业能力包括财务会计能力和管理控制能力,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管理会计的职业能力框架的构建应该建立在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基础之上,《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是对不同等级管理型会计职业能力水平的描述,适应于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

FMAC 是隶属于IFAC 的财务和管理型会计委员会,曾在2002年发布《管理会计实务及管理会计师的胜任能力档案》,该研究报告界定了管理会计师所需的能力及胜任能力的相关概念,并对什么是有能力的管理会计师进行了阐述,但未提出一个完整的管理会计师能力框架。英国特许管理师公会(CIMA)主导、联合AICPA 在2014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管理会计师能力框架——《CGMA 能力框架》。该框架以道德、诚信、专业基础作为根基,认为管理会计师能力应该从技术能力、经营能力、人际能力、领导能力4 个维度构建,4个维度下分看23 个能力细项,每个细项又分为基础、中级、高级、专家级4 个等级,并赋予每个等级相应的技能水准要求。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紧随其后于2016 发布了世界上第二个管理会计能力框架——《IMA 管理会计能力框架》,该框架以领导力为核心,通过规划与报告、决策、科技、营运、领导力5 个方面对能力框架进行全面构建;2019年,IMA 再次发布最新的管理会计能力框架,新版能力框架提出管理会计人才所需必备的六大核心知识、素质和能力模块,这六大模块分别是战略、规划和绩效、报告和控制、技术和分析、商业敏锐度和运营、领导力、职业道德和价值观,这六大模块下又细分了每个模块需要的不同能力。

2.3 关于新信息技术对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影响方面的研究

(3)大数据技术是核心,现代化感知设备是基础,大数据技术与现代化感知设备的有机组合,才能实现生产的智能化,智能化选矿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老福若有所思地对陈律师说:“对于她的失踪,我的感觉很不好,我一直很相信我的直觉。我想知道你们处理遗产的细节,有可能帮助我们找到小宋的线索。”

3 文献评述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1)中外学界、业界都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其关注点则主要是体现在对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上,国外一些职业团体对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甚至持续了几十年的时间。(2)整体而言,国外研究成果高于国内研究成果,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状况是吻合的。(3)国外在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方面,研究方法较为科学,既有关于能力框架研究方法的研究,又有较为深入的调研分析,更有长期的关注;我国的研究则基本上以学习、吸收为主,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关于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方法。

具体到我国的研究,我们研究的一个特点是没有止步于能力框架的研究,而是希望在能力框架研究成果的指导下,马上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手段等的改革进行研究,体现了务实精神。我们有很多关于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更新等的研究,但由于对能力框架的研究并未有权威的、能为各界普遍接受的成果,导致这些研究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基本上是“百家争鸣”状态。我国对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1)高档次成果不多,目前研究管理型会计能力框架的文献比较多,但真正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多,有创新观点的文献就更少。(2)研究对象单一,当前我们关注的能力框架主要是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员为研究对象、构建适合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基本没有。(3)对新技术影响的研究不深入,目前虽然有较多信息技术对管理会计的影响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缺乏通过新技术深入的学理分析之后形成的严密推理,基本上只是对一些现象的简单罗列,也很少通过真正大样本的调查问卷得到的研究成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是一个管理会计的时代,为真正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必须培养好管理型会计人才,而培养好管理型会计人才,必须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目标定位非常清晰。为此,我们要深入研究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根据现有研究状况,我们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成果,将之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避免走弯路;同时,应该把管理型会计人才框架建设当做一项动态工作来看待,目前,尤应该关注新技术、新环境对管理型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与影响,并将之迅速体现在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后,鉴于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步伐加快,政府及事业单位也应讲求效率和成本管理,所以,我们还应充分关注事业和机关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

猜你喜欢

管理型会计师框架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战略管理型模式下的产业闭环管理体系建设
财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探究
会计电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