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述评

2019-12-25钱玉琦

文教资料 2019年29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情互联网

钱玉琦

摘    要: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互联网的重要论断为遵循,对近年来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行回顾性综述,并提出一些建议。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结合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新的挑战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观简明具体、内涵丰富、系统性很强,不仅对治国理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平台集成,采用灵活授课的方式;二是资源整合,实现共同育人;三是进行迭代创新,师生之间共享圈群。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学术道德    网络舆情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影响到青年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①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了驱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②。教育部于2018年4月制定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当前,“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些机遇,也给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及网络舆情管控带来挑战,如何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观”,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成为当下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

1.扩大开放: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以往的教育方式通常会在时间、地点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受到限制,以往高校普遍采用单一的教师授课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刘丁慧(2016)指出,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促成了全球性的知识库,使传统的教育方式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壁垒,开放学习弱化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作用,使教育者的权威性被打破③。当知识学习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就可以在任意的时间地点通过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王涛(2018)认为,在此过程中,受众表达的渠道得以充分扩展,话语权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给主流媒体的主导地位带来了威胁,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受到挑战④。“互联网+”时代,知识更迭速度快,面对海量网络信息资源,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强化,选择不再受限。网络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大学生需要提高辨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钱国军(2015)提出,为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出网络、走近学生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增加引导和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如何甄别网络信息”的模块⑤。

2.联结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面临考验。

“互联网+”初次与各行各业融合,思政工作者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当前影响最广泛的“微信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受到极大考验。况琰(2019)指出,如今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有公众号、小程序等,在这样的微信大背景下,如果高校教师不能扩充知识储备、改进教育方法,就难以融入学生群体,更难以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⑥。赵庆寺(2017)认为,“互联网+”不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以互聯网为媒介,以“互联网+”思维带动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新态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塑造和价值引领⑦。

3.重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被冲击。

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有些时候可能会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对立起来,这不利于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性。罗珍(2017)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不是相互对立的、排斥的,而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它们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故步自封,更不能技术为先,舍弃以往的教育方式,应当扬长避短,从而实现二者的融合⑧。互联网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点,这种新态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重塑,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社会交往、生活习惯和议事规则,冲击了社会文明长期形成的稳定性和习惯性,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在不断变化和重构,文化传承性减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和整体性受到冲击⑨。

二、互联网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新导向

1.由“静态单向”变为“动态多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⑩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亟待重建。这种新模式集结了一切可能对其造成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从微观上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包括理论、宣传和日常教育,这三者之间相互勾连,相互作用。从宏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应该由高校承担,而且应当是高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更受当前国际国内社会中的经济、文化、政治及家庭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董杰(2018)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科学世界观教育、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要想做好工作,就需要动员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深入挖掘高校各方面的工作潜能,使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体现立德树人。“这是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展示的新趋向”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时刻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次,依托互联网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积极打通壁垒,实现跨界融合,从单向静态走向实时互通,时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多方力量相互借力的教育系统,最终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近来,学者们对“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性研究不断增多,“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仍有待深入。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这说明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不足之处。3月18日,習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25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社交软件等平台上发表观点,这种具有即时性、共享性的“自由言论”的立场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言者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至关重要。今后高校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设逃脱不开学术道德建设及网络舆情监管两个层面,学术界对此进行的分析考察可以更加细致深入。

总之,在互联网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导入“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同时借助互联网时代技术的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平台,在加强高校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并整合、利用全社会公共资源,借全民、全社会之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服务。此外,更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这才是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选择。

注释: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5.

②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7/04/content_2890264.htm,2015.07.04.

③刘丁慧.“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挑战及应对[J].职业技术教育,2016(14).

④王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7).

⑤钱国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2).

⑥况琰.微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

⑦赵庆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4).

⑧罗珍.习近平互联网思维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27(06).

⑨王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7).

⑩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2016.12.13.

11董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突出要点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学习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6).

12王福胜.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单向灌输型角色预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04).

13王卫国.“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2).

14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N].人民日报,2015-01-20.

15冯淑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7(08).

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人民日报,2010-07-30(15).

17谭建平,吕幸星.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1).

18张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3).

19王萍霞.“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7(04).

20徐俊.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情理互动机制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27(2).

2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8(1).

22傅安洲,阮一帆,彭涛.德国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3刘云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6-24.

24赵庆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4):66-71.

2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2019.03.18.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情互联网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