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9-12-23林燕明

中外医疗 2019年28期
关键词:超声造影诊断

林燕明

[摘要] 目的 探索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方便选取117例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超声造影和多普勒超声诊断和引导。 结果 该次研究中,诊断正确率最高的为联合诊断,其次为超声造影,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65,P<0.05),从单方面诊断结果相比,超声造影敏感性(86.00%)、特异性(70.59%)高于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对病灶大小诊断总正确率(86.00%)、对疾病类型诊断总正确率(86.00%)均高于多普勒超声(χ2=15.265、16.325,P<0.05)。 结论 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价值性更高,但通过联合诊断,更能够降低失误率和漏诊率。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10(a)-018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oppler ultrasound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the biopsy of hepatic space-occupying lesions. Methods A total of 117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hepatic space-occupying lesions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7, and were diagnosed and guided b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Doppler ultrasound. Results In this study, the highest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the combined diagnosis, followed b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χ2=15.265,P<0.05). Compared with the unilateral diagnosis, the contrast sensitivity was (86.00%), specificity(70.59%) was higher than Doppler ultrasound; the total correct rate of diagnosis of lesion size by ultrasound contrast (86.00%) and the total correct rate of disease type diagnosis (86.00%) were higher than Doppler ultrasound(χ2=15.265, 16.325,P<0.05). Conclusion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s more valuable in hepatic space-occupying lesion biopsy, but combined diagnosis can reduce the rate of missed and missed diagnosis.

[Key words] Doppler ultrasou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Liver occupying lesions; Needle biopsy; Diagnosis

肝臟占位性病变具有种类繁多、发病率高、预后差、难治愈等特点,属于临床常见病,为了尽早控制病情恶化,还需加强影像学检查,从而为治疗方案拟定提供依据[1]。早期常选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其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性、无辐射等优势,但由于肝脏占位性病变存在多发小结节样改变,导致周围血管、病灶组织难以分辨,增加临床误诊率[2]。随着诊断技术的完善和进步,超声造影开始广泛推广于临床,其不仅能够对病灶大小、性质、位置进行定位,了解血流灌注信息,准确分辨小病灶,且更方便取材,进而提高穿刺活检确诊率和成功率[3]。对117例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进行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检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117例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男性65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55.98±3.26)岁。入选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齐全;②患者均存在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临床症状;③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④患者均无抵触情绪。排除标准:①排除年龄超过80岁患者;②排除对造影剂过敏患者;③排除存在重要脏器受损或功能不全患者;④排除凝血功能异常患者;⑤该次研究所选病例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多普勒超声:该次使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用美国GE公司提供Logiq7 PRO型号,探头频率为5.0~5.5 MHz,选用腹部凸型探头,首先对肝脏和病变部位进行常规扫描,了解肝内病变所在部位,检查病灶边界是否存在异常以及病灶大小、形态、回声等情况,观察周围血管、器质特征,观察病变区域的血流信号[4]。

超声造影:仪器:该次使用的超声诊断仪选用ACUSON SEQUOUIA 512型号,配有实时超声造影成像软件CPS,探头选择4V-1S。检查方法:首先对肝脏进行灰阶超声检查,记录病灶回声特征、边界、大小、位置,启动CPS技术,正常情况下机械指数为0.12~0.18(在特殊情况下,还需根据病灶距探头距离和患者体型,选择相应指数)。该次造影剂选择意大利BRACCO公司提供,首先使用5 mL生理盐水进行溶解冻干粉(造影剂),充分摇匀后抽出2.4 mL,经肘静脉注射,随后紧接注射5 mL生理盐水,并观察病灶不同区域的回声强度变化和灌注过程,加以记录,观察病灶内造影剂增强方式、消退情况、分布、强度等情况[5]。

穿刺活检方式:在活检前,还需进行局麻(1%利多卡因),常规消毒、铺巾,在穿刺时,根据不同超声方案进行相应操作原则,在引导过程中,需避开邻近器官和血管,取2~3条组织,并将病变组织放于甲醛溶液(10%)中,并送往实验室检测。

1.3  观察指标

分析各项诊断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

对比各项诊断方式对疾病类型、病灶大小的诊断正确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对疾病类型、病灶大小的诊断正确率以及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采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各项诊断方式的价值性

117例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确诊的有100例(以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联合(超声造影+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性最高,而超声造影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多普勒超声(P<0.05)。见表1。

2.2  对比各项诊断方式在病灶大小诊断中正确率

100例患者中,通过活检,可发现14例病灶≥5 cm,39例病灶3~4 cm,37例病灶1~2 cm,10例病灶<1 cm,联合诊断正确率高于单方面诊断结果,而超声造影对病灶大小诊断中正确率高于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對比各项诊断方式对疾病类型的诊断正确率

100例确诊的,10例为局灶增生结节,10例为转移性肝癌,49例为肝血管瘤,31例为原发性肝癌,其中诊断正确率最高的为联合诊断,其次为超声造影,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属于目前常用的一项诊断方式,随着相关报道证实和探索,可作为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金标准[6],且不仅能够对多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取材,还能够实时动态显示病灶大小、位置、性质,诊断正确率较高,利用价值较高,但穿刺活检创伤性较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此还需配合超声引导工作[7],为了探索安全、有效、简便的超声方案,该文分别进行了超声造影和多普勒超声引导[8-9]。

多普勒超声具有重复性高、价格低廉、操作方法简单等优势,能够对病灶位置、大小进行定位,虽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对微小病灶可产生误诊、漏诊[7,10-11]。富叶[12]学者在《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研究》一文中,超声造影诊断正确率为86.23%,通过联合诊断正确率为96.53%,与确诊结果有差异性,而分析该次结果,超声造影对病灶大小(86.00%)、病变类型的诊断正确率(86.00%)均高于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P<0.05),由此说明,超声造影与多普勒超声相比,利用价值更高,能够克服传统多普勒超声的局限性,对微小病灶进行观察、定位。同时以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联合(超声造影+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性最高,而超声造影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多普勒超声(P<0.05),由此说明,联合扫描对疾病检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可避免对微小结构造成遗漏。同时超声造影检查可通过注射造影剂后,准确显示病灶血流情况,且不对机体造成任何损伤,无需经过肝肾代谢,安全性更高,可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超声造影在检查过程中,运用实时成像技术,能够观察实质组织的微血管结构,提高检出血流信号的信噪比,显示动态的病变增强类型,而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更能够了解血管、组织、解剖结构,减轻对周围组织损伤,快速完成检查工作。虽然利用价值较高,但该次研究中,仍存在漏诊、误诊现象,因此可进行联合诊断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为了避免呼吸造成的移动现象,还需嘱咐患者短暂屏气,切忌不可随意搅动穿刺针;②对于较大肿瘤,且伴有液化现象患者,还需避免在病灶内部缺血坏死区域取材,尽可能在周围边缘取材,从而提高检出率;③在穿刺前做好禁忌证排查工作,以免影响穿刺成功率。

综上所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患者运用超声造影,能够顺利完成此项操作,但通过联合多普勒超声,能够降低误诊率,及时为治疗方案拟定提供科学、全面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琳丽,张红,刘莉,等.用超声造影检查联合穿刺活检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22(9):29-30.

[2]  王雅婕.超声造影辅助肝脏穿刺活检在肝内多发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15,44(16):2256-2258.

[3]  刘伟.超声造影与增强CT扫描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22(11):56-58.

[4]  冯少阳,石彦斌.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2015,26(9):1292-1294.

[5]  张宏春,耿喆.增强CT扫描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6):696-699.

[6]  杨洁,张学兰.超声造影与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6):518-520.

[7]  周成香, 袁媛. 超声造影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应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2):170-171.

[8]  戴戈扬,戴琳,刘志,等.虚拟导航超声造影指导常规超声不能检出肝脏小占位病灶微波消融术的精准定位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1):3643-3646.

[9]  王润.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2):43-44.

[10]  王君东, 陈松旺, 卢晓莉.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 23(18):121-122.

[11]  黎娉,马钦风,高莉,等.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价值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4):631-632.

[12]  富叶. 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15(3):456-462.

(收稿日期:2019-07-08)

猜你喜欢

超声造影诊断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对比研究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超声腔内造影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