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教学模式在针法灸法课程中的应用

2019-12-22王钦敏林丹丹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灸法针法模块化

张 蕴,王钦敏,林 晶,林丹丹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针法灸法是三年制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实践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在学习专业技能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前期经络腧穴学的进一步应用,也是后续课程针灸治疗学的基础,直接关系着针刺操作的临床疗效。传统的针法灸法教学模式是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开,理论知识点多而散,实践技能点杂而乱,缺乏逻辑清晰的模块化教学点。本文就针法灸法的特点,按照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1],将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整合,并依据教学大纲所制订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要求,将课程分解为一系列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模块化内容,使得教学方法更为灵活、教学效果更为突出。

1 原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分析

根据三年制针灸推拿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针法灸法的总学时是64学时,周学时是4学时,现阶段针法灸法的教学模式是理论结合实训交替进行,选用“十三五”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刘茜主编,第4版),按照概述、毫针刺法、古代刺法、拔罐、三棱针、皮肤针、耳针、头针等内容依次进行。

在按照上述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易将各个章节的内容混淆,比如行针的辅助手法包括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部分学生会将古代针刺手法中的复式针刺手法飞经走气四法归为行针的辅助手法。另外,在实训操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后期容易出现疲乏、学习积极性较差的状态。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理论部分内容多而杂,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及条理性;二是实训内容缺乏以岗位工作技能为导向的项目式引领;三是针刺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导致部分学生心理紧张、惧针等;四是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基于以上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设计行之有效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尤为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将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至针法灸法课程中。

2 模块化教学模式设计

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等的特点,越来越受各类职业院校的重视。课程模块化,即将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功能分解为若干部分相互独立,但又有一定联系的课程单元[2]。在模块化教学的构建中,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3],结合针法灸法的课程特点,将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分解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根据不同的模块实施针对性教学和考核。下面笔者将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考核3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1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根据三年制针灸推拿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以临床岗位技能的培养为核心,将针法灸法的教学内容划分为3个模块,一是针刺训练模块;二是针刺操作模块;三是特色疗法模块。

(1)针刺训练模块:主要包括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古代刺法,进针法包括单手进针、双手进针、进针的角度及方向和深度;行针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补泻法包括徐疾补泻、提插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古代刺法主要是《内经》中的经典刺法和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中的复式针刺手法。通过针刺训练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学会针刺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手法。

(2)针刺操作模块:主要包括头针、耳针、三棱针、皮肤针等。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头针、耳针、三棱针、皮肤针的相关知识点,并学会各种针具的操作,知道各种针具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3)特色疗法模块:主要包括艾灸、拔罐、刮痧等。对于艾灸疗法无论是基于临床治疗,还是出于预防保健,都是针推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包括艾灸的分类、各类灸法的操作、灸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需要让学生掌握艾灸的分类,并对各类灸法能够熟练进行操作,且在临床中会根据具体的疾病辨证加减。对于拔罐疗法,包括罐的种类、拔罐的方法、拔罐的作用、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要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拔罐法的操作,并应用于常见病症的治疗。对于刮痧疗法,包括刮痧的方法、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学生要学会不同部位刮痧的操作。

2.2 教学实施的模块化

刺法灸法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是将课程的内容重新进行分解,重在培养学生的临床岗位技能,理论知识部分主要阐述各个技法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将重难点提炼出来,直接服务于实训的操作,实训操作部分直接对接临床岗位技能,严格按照临床技能的测试标准分步骤进行。

(1)制定教学大纲。根据针法灸法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内容,需重新制订新的教学大纲,设置每个模块的教学时数,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相结合,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常用的针灸技术和操作技能,具备各种技法的应用能力,热爱中医针灸事业等。

(2)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理论课学时有所减少,实训学时有所增加,总学时没有变,教学要求和目标也有所提高,因此,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①应用病例导入法。在每个教学模块设置一系列病案分析题,然后根据每次课堂的教学内容围绕一个病案去分析具体的操作,这样针对性较强。②合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针刺训练模块,很多操作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例如针刺的深度、角度等,如何更加深刻形象地阐述其中的内容,则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具体的操作过程制作成可动态显示的图像。③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训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5人,相互之间以同学为模特进行实体操作,各小组在操作的过程中若遇见问题,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帮助,也可以寻求教师的指点。

(3)加强课后辅导。针法灸法是一门实操性较强专业技能课,单靠课堂的时间难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后我们会开放实训室,专业教师轮流进行辅导,针对课堂中操作较为生硬的项目加强练习。

2.3 教学考核的模块化

考试内容由针刺训练模块、针刺操作模块、特色疗法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均有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的考核。理论考核利用蓝墨云班课在线测试,实训考核采用“随时考”系统进行在线评分。3个模块的理论分值均是10分,实训分值分别是30分、20分、20分。

3 结语

本文基于针法灸法的课程特点,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出发,设置了一套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将课程分为3个模块,即针刺训练模块、针刺操作模块、特色疗法模块,并根据不同的模块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实施和进行模块化考核等。在毕业考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操作能力明显提高,理论知识掌握得较为熟练,及格率达到了95%以上,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此可见,基于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实施和考核更加有效,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灸法针法模块化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模块化住宅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浅析
针灸结合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
浅析温针灸的治疗机理及温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