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负面情绪特征及疏导策略

2019-12-19李韦嫦莫意清梁艳梅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少数民族

李韦嫦 莫意清 梁艳梅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负面情绪的特征主要集中在抑郁、焦虑、恐怖与精神病性等方面,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敌对两个因子上得分更高,由此提出负面情绪自我控制疏导的四个策略:重构认知,树立个人自信;提升效能,构建积极想象;自我暗示,重构积极情绪;强化技能,提升心理品质。

【关键词】少数民族  贫困大学生  负面情绪特征  疏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C-0144-03

负面情绪影响着人类对行为的控制,如导致行为失控而引发攻击行为,严重时甚至引发犯罪行为。临床研究发现,情绪障碍、人格障碍的患者,他们在负面情绪条件下行为控制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辛勇等人在个体反应优势抑制的研究中发现,负面情绪能够减弱个体的行为控制能力,导致个体对优势行为抑制需要更长的时间。可见,负面情绪干扰行为控制,是行为失控的主要诱因。情绪体验具有个体差异也具有群体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研究他们的情绪体验特征、情绪体验与行为的内在联系是开展大学生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

一、人类负面情绪的特点及其与行为的关系

人类负面情绪的产生具有普遍性: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引发焦虑、愤怒、厌恶等负面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负面情绪包括悲伤、愤怒、厌恶、惧怕等。在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负面情绪是心理健康测查的重要维度。

负面情绪与行为抑制关系复杂,负面情绪能够干扰人类的行为抑制能力。行为抑制能力受损和缺失,常常导致冲突及犯罪行为,如物质滥用等成瘾行为,抑郁症、躁狂症等患者的行为失控等。负面情绪稳定性较差,冲动型人格患者、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失控负面情绪的波动变化密切相关。在脑成像研究中,有研究发现,有行为控制障碍的儿童对负面情绪图片的ACC反应显著减弱,说明行为控制障碍与负面情绪活动异常有关。这些研究提示,个体的负面情绪可能对其行为控制产生影响。并且已有研究发现,情绪影响行为抵制的功能脑区主要分布在前额叶抑制控制系统和边缘结构情绪加工系统。

二、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负面情绪与行为特征分析

(一)负面情绪特征。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大多数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这些学生的语言、行为习惯、民族文化有很大的差异,面对大学学业、生活环境、人际交往,他们更容易出现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问题。为探索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负面情绪特征,选取某高职学校1172名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少数民族贫困生304人、少数民族非贫困生434人、汉族对照组学生434人。通过SCL-90问卷调查,该校少数民族贫困生、少数民族非贫困生、汉族对照组学在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的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抑郁(t=0.11,p<0.05)、焦虑(t=0.09,p<0.05)、恐怖(t=0.08,p<0.05)、精神病性(t=0.08,p<0.05)等因子得分高于汉族对照组学生,调查结果提示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抑郁、焦虑、恐怖与精神病性等方面。

(二)不良行为的情绪归因。调查结果发现,与汉族对照组学生相比,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人际敏感(t=0.10,p<0.05)、敌对(t=0.09,p<0.05)两个因子得分偏高(见表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也许更不善于人际交往。个人情绪不佳时更容易导致消极行为,变得暴躁、冲动,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在情绪归因方面,已有研究表明,负面情绪干扰抑制控制的工作效率。比如焦虑情绪损害抑制执行,在一些转换控制的任務中,高焦虑个体的任务成绩更差。有关抑郁的研究表明,抑郁是情绪低落、自责、自我诋毁的综合性情绪体验,是危害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负面情绪是损害行为抑制功能的主要因素,如果行为抑制控制能力缺失会导致很多心理行为问题,如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抑郁)。可见,不良情绪是诱发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应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负面情绪的辅导,及时疏导,避免或减轻因不良情绪的过度积压而导致的不良行为。

三、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负面情绪疏导策略

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负面情绪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控制和疏导其负面情绪,从而调节和控制可能引发的不良行为。

(一)重构认知,树立个人自信。认知重构策略是人们常用的情绪控制策略。当情绪被唤起时,个人的认知评价和解释相当重要,不同的认知评价和解释将导致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人遇见蛇时,情绪的生理反应被唤醒,如果“蛇”被评价为具有威胁的,即产生恐惧情绪。如果构不成威胁,则有可能恐惧不明显或无情绪波动。情绪ABC理论认为,造成人们的情绪的是自己的认知而非刺激本身。刺激或事件(A)不直接导致情绪活动(C),而人们对刺激或事件持有观念和看法(B)才是引起情绪活动的主观原因。不合理的观念往往导致负面的情绪活动。因此,控制和疏导负面情绪时,首先让个人明白认知中的非理性观念是负面情绪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帮助个人重构积极的认知,改变观念和态度,实现对负面情绪的重新认识和领悟。最后,建立自信,明白自己能够处理好负面情绪的干扰,相信自己通过改变认知能缓解和消除负面情绪,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负面情绪的干扰。

(二)提升效能,构建积极想象。身处情绪困扰时,如果过多地体验到调节失败便会降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加重负面情绪体验,导致心理障碍。高情绪效能感可以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想象控制法是一种在放松状态下,通过想象引发负面情绪的情景,然后慢慢地体验克服负面情绪方法。构建积极想象是提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一名少数民族贫困生对民族间文化冲突感到恐惧,他可以通过积极想象帮助其逐步克服恐惧。具体步骤:第一,进行自我放松。通过深呼吸和肢体放松,感受情绪体验紧张缓解和兴奋性降低带来的成就感。深呼吸的步骤是:第一,以舒服的姿势坐好或站直,微闭双眼,心无杂念,用鼻子深吸气;第二,屏住呼吸,默数1、2、3,同时尽量放松身体;第三,缓慢地用口呼气,同时数1、2、3,同时尽量放松身体。第四,重复1至3步骤,直至感到放松。当个人达到一定的放松状态时,就可以进行积极的想象。例如告诉自己:与不同民族文化的同学一起交流,对自己的进步有帮助,没有威胁。想象着当其他民族的同学靠近自己时,并不会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感觉自己没有那么恐惧了。刚开始想象时,即使会体验到一点恐惧,但是相信随着想象的进行,恐惧心理会逐渐弱化,最后摆脱恐惧困扰。

(三)自我暗示,重构积极情绪。积极的自我暗示不仅可以缓解负面情绪,还可以重建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当我们身受负面情绪困扰时,在内心对自己说“别害怕,这是我走向成功的考验,只要我勇敢一点,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获得新快乐和幸福”。这些积极的暗示能够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帮助我们有效地降低对负面情绪的感受。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认为,人们通过将注意、记忆和体验聚焦在积极和希望,可以缓解和抵抗负面情绪。积极心理学理论进一步强调,个人结合自身的优势,肯定自我,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积极情绪。积极的自我暗示,是个体通过告诉自我能够运用的自身优势,并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解决负面情绪的干扰。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帮助个体体验宽恕、感恩和祝福,并且以此培养希望、愉快、幸福的积极情绪。比如当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因为汉语读音错误而受到其他同学指正时,积极自我暗示就是要从“我完了,普通话都讲不好,再也没有机会发展了”的消极观念,转变为“同学指正我是关心我的学习,这是我更好的进步的机會,我要学会感谢同学们的关心”的积极暗示,进而构建积极情绪。

(四)强化技能,提升心理品质。大学阶段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关键期,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生培养健康的心态、提升其心理品质是高校贫困生帮扶的重要任务之一。少数民族贫困生生活在汉族文化为主体的班级和学校中,他们在语言文化、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很大的差异,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焦虑、恐怖与精神病性等潜在负面情绪较为显著。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负面情绪控制和疏导。强化心理技能与提升心理品质,是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生疏导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民族贫困大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技能训练,帮助他们学会有效地对情绪体验、调节方法、情绪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控制,提高情绪调节的效率与效果。事实上,不少人在负面情绪干扰面前感到无能为力,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低,正是心理技能缺乏和心理能力不佳的体现。强化心理技能有利于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生学会如何控制和疏导负面情绪,规划正确的情绪调节行动,提升个人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Shafritz K M,Collins S H,Blumberg H P.The interaction of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neural systems in emotionally guided response inhibition.NeuroImage,2006(31)

[2]Li C R,Huang C,Constable R T,Sinha R.Imaging response inhibition in a stop-signal task:neural correlates independent of signal monitoring and post-response processing.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6(26)

[3]赵绍晨,宫火良,张俊华.情绪调节对行为抑制的影响效果研究[J].心理研究,2014(3)

[4]辛勇,李红,袁加锦.负性情绪干扰行为抵制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心理学报,2010(2)

[5]汪宇.情绪效价对行为抵制控制影响的神经机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6]杨苏勇,黄宇霞,张慧君.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0(4)

[7]高云鹏,艾克热木·艾尔肯,王雪.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8]周雅.情绪唤起对执行功能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3(7)

[9]权方英.恐惧情绪的控制与调节方案[J].教育教学论坛,2011(1)

[10]李亚彤.意象对话技术对贫困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6)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负面情绪干扰行为抑制及其时效性研究”(2018KY1066)

【作者简介】李韦嫦(1984— ),女,广西柳州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心理健康教育;莫意清(1983— ),男,广西宾阳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梁艳梅(1983— ),女,广西合浦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与政治教育。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少数民族环境权保护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和EAP模式下的关困助学新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